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透過生活大小事‧引領孩子學習 當孩子累積的語詞量夠多,並且有了基本的口說能力,接下來,還要懂得怎麼用才行。因此,特別歸納幾個常發生在小朋友身上的情境,各有相對應的適當方式,不妨可做為教學參考。 情境一:搶話   小明:「我爸爸有帶我和姊姊到動物園……」老師在舉手的小朋友中,請小明分享。【案例】中班的老師:「昨天放假,你們有出去玩嗎?」 小明話未說完,小玉興奮搭腔:「我也有去耶!我們是開車去喔!」 小明只說了開頭,話題全被小玉接過去了。 【改善方法】師長可以平靜的態度向小玉表示:相信她一定也想跟大家分享去玩的經驗,但當小明還在講的時候,請大家先專心聆聽,因為這是種禮貌。   觀察&傾聽的訓練 當孩子會有搶話的情況,可能有幾個原因:其一,孩子的情緒很高亢,迫不及待想要與其他人分享有趣的事情;另一種,王珮怡治療師認為,與家長的行為有關,尤其是「不等著孩子說完就接話」的類型,可能會讓孩子有樣學樣。 針對上述案例,楊琳老師表示,這樣的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觀察」和「傾聽」的心態與技巧。不懂得將心比心,想到其他的小朋友可能也想說、可能沒興趣聽……。因此,周遭的大人(老師或家長)應肩負責任,教導和示範觀察、傾聽的動作,並以身作則讓孩子跟著模仿、學習。   掌握禮貌原則 口語表達進一步延伸,就是雙方對話,於是「人際關係」由此建立。楊琳老師表示,尤其是大一點的孩子(超過兩歲),說話能力趨於成熟,也開始與其他同齡孩子建立關係,彼此間言語互動頻率提高。但只要有互動,就會有「遊戲規則(禮貌)」需要了解和學習,而不能像往常一樣,想到什麼就說出什麼。而在大孩子之間,「插話」就是很常發生的表達禮貌問題,舉例如下。   類似情境:插話 【案例】四歲的小珍與小強正在對話。 小珍:「我昨天有吃水蜜桃霜淇淋喔!」 小強:「真的!」 一旁的小玉突然轉頭表示:「水蜜桃霜淇淋太甜了,我媽媽說牙齒會壞掉。」 小珍與小強對小玉突然的插話,不知要如何回應。 【改善方法】師長可向小玉解釋,當大家在說話時,突然的搭腔除了不禮貌以外,也容易讓人家覺得不舒服。若真的很想加入談話,可以先看著大家、靜靜聽,讓人家感覺到你對話題有興趣,再適時地回應。   情境二:批評論斷 【案例】人潮甚多的賣場,挨在爸媽身邊滿四歲的小裴,被一位身材微胖的婦人擦身碰撞到。 微胖的婦人:「啊!小朋友!對不起,有沒有受傷?」 小裴媽媽:「喔!沒關係?」然後對小裴說:「阿姨是不小心的!」 一直不說話的小裴,在婦人走遠後說:「胖豬!走路沒長眼睛!」 【改善方法】家長當先以同理的思維去體恤孩子,待其情緒平緩後,再曉以大義,使他明白任意地評斷別人,是一種不當與傷害別人的行為。   同理心安撫‧事後討論 針對上述案例,楊琳老師說明,「孩子的評斷與批評,有時是在自我與負向情緒中所產生;尤其自我受傷或損傷時,內心更是充滿不適。」因此,她建議家長在外面碰到類似情況,別氣急敗壞地給孩子一頓罵,畢竟當下孩子的情緒狀況也不是很好;而是應該先冷靜下來,安撫孩子浮躁的心,甚至先給他一些支持,讓他感受到「你和他站在同一條線上」,事後再來討論這件事情的對錯與哪些表達方式才是比較適當的。 用字遣詞的學習 隨著孩子的詞彙量日益豐富、口齒愈來愈清晰,時常會運用生活當下的所見所聞、或最容易想到的形容詞來表達,尤其是物品外觀質地的具象性聯想,如食物的顏色(詳見以下案例)。楊琳老師表示,主要是因為孩子單純考量相像與而忽略用詞是否合宜、合理。   類似情境:用詞禮節 【案例】四歲的小玲與三歲的小健面對服務生遞的一盤咖哩飯。 小健:「咦!這是什麼?」 媽媽:「咖哩飯!黃黃的就是咖哩醬。」 小玲:「唉呀!好像大便!」 【改善方法】媽媽應當即時向孩子解釋與提醒用詞的禮節,勿口無遮欄或隨興所述,以免傷害他人或造成別人的困擾。   情境三:誇張動作 【案例】三歲半的小德與小強自在快樂地在服裝店衣服架之間穿梭,好似躲貓貓的感覺,讓他們玩得興奮又刺激,且開懷大笑。架上陳列的衣服被他們揮來抓去,差一點就將整個衣架給推倒了。 【改善方法】父母應立刻阻止小德與小強的追鬧,並嚴肅地提出告誡與糾正:此地是服裝店,架上的衣服是販售品不是玩具;且他們大笑大叫,不但沒有禮貌,還會吵到別人。   即刻糾正‧約法三章 一出家門,許多孩子就像脫韁的野馬到處探險。這時的他們還沒有成熟的規則概念與自制,大部分的表達行為都是出自於自我,所以會超出公共規範而大聲地表達、甚至搭配誇張的肢體動作,因此影響到他人而不自知。楊琳老師建議,父母除了立即阻止和糾正不佳的行為,最好從出門之前就先跟孩子「約法三章」,告訴他應有的禮節與規範,才能避免這些不適宜的表達方式發生。   穩定情緒的課題 有時會碰到比較敏感的孩子,或許因為某些狀況(如以下情境),感覺到自己有點委屈,而產生較激烈的反應。楊琳老師表示,如果孩子在事件當下所展現的情緒強度過大,「容易致使表達口語的內容結構鬆散,不易傳達要點」,周遭的老師或家長無法即時掌握狀況,也不太能提供合理公正的協助。 因此她建議,周遭的大人應先使孩子平靜,或先帶他到另外空間好好抒發與調適情緒,待身心狀況趨穩後,再讓孩子陳述事發概況。 其他情境:情緒影響表達 【案例】四歲的小芳站起去丟垃圾時,座位被小華給坐了。小芳見狀,迅速衝向小華,握拳並大哭地說:「你……你……你,我先……我的……嗚嗚……嗚嗚!」   【改善方法】小芳激動的表現,不易讓人理解事情的始末。建議大人可先請小華講述一下事發前的情況,再告訴小芳,她的大哭無法讓人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她需要停止哭泣,再好好說出發生的事情,否則大人無法瞭解與幫助她。 文‧整理/郭盈秀 採訪諮詢/馬偕醫院耳鼻喉科語言治療師王珮怡‧才華幼兒園園長陳玉淑‧長庚技術學院幼保系暨康寧專校幼保科兼任講師楊琳(依內文出現順序排列)攝影‧化妝髮型/Bingo Bunny賓果邦尼 演出/蔡洛儀&棠棠‧黃雅俐&馬利 #育兒 #口語表達 #嬰兒哺餵 #幼兒照顧 #幼兒生活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母乳 #瓶餵 #家庭吃喝玩樂

本文由wwwmombaby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