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有一位朋友曾經跟我抱怨:「每次看你們小兒科,醫生只會講三句話:喉嚨發炎,觀察幾天,有發燒再回診。難道沒有別的台詞了嗎?」 我認真地回答他:「別小看這三句話,人家兒科醫師專業的診斷,就濃縮在這三句話裡面!」 朋友挑了一下眉毛,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樣。 「不然這樣,你告訴我,什麼叫做喉嚨發炎?」我挑戰他。 「喉嚨發炎就是一種感冒吧,」朋友解釋,「要吃消炎藥治療。」 「你看吧!大錯特錯,」我得意的指著他鼻子,「這其中學問可大了!」 小兒科醫師必備的其中一項工具,就是壓舌板,可以把孩子口腔的視野擴大,看清楚喉嚨的完整情況。觀察的重點有上顎、後咽、扁桃腺、舌頭、口腔壁,還有牙齦等等。 這裡要賣弄一下英文。在醫學檢查裡有兩個詞,一個叫做symptom ,中文譯成「症狀」,另一個叫做sign,中文譯成「癥兆」。症狀是病人自己主觀的感受,比如說「喉嚨好痛!」;而癥兆則是醫生所觀察到的外在表現,比如說「喉嚨發炎」。 每當醫生用壓舌板看過孩子的咽喉之後,說「喉嚨有點發炎」,這不是一個症狀,而只是一個癥兆(sign),是醫生觀察到的結果。所以,很多時候家長會跟我說:「寶寶因為『喉嚨發炎』去看過醫生」,我都會馬上糾正:「不對,這不是正確的描述。您帶孩子去看醫生,是因為別的原因,可能是發燒,也可能是咳嗽,而喉嚨發炎是看過病之後醫生告訴您他所看到的,不是您自己的觀察。」 各位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小事情,因為如果家長在敘述病情上,把前一位醫生的判斷融合在自己的觀察之中,很有可能就會誤導下一位醫生的思考邏輯。當然我們很樂意將之前醫生的診斷內容作為參考,但您所提供的第一手資料其實才是更加寶貴的。 本文由《親子天下》出版社提供,摘錄自《唉唷!這些惱人的小麻煩》一書,原著為黃瑽寧醫師。

本文由wwwtop1health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