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你是否對目前的身材、體重感到不滿?對於坊間流傳的各式減重方式感到猶豫、不敢嘗試?從事減重計畫體重反增不減?上述的狀況是很多有減重需求的民眾常有的困擾。事實上,對於減重屢屢失敗或正準備減重的朋友,在進行減重計畫前,最好先用科學的指標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減重才能事半功倍。 民眾在進行減重計畫前,最好先用科學的指標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出適合自己的減重方式,才能事半功倍。 評估1:真的需要減重嗎? 你是真的肥胖?還是單純想追求紙片人般的身材?判斷肥胖的指標,通常採用身體質量指數、理想體重、腰圍、MRI或CT皮下脂肪厚度及內臟脂肪量測定、體脂總量或體脂率做為評斷的標準。事實上,體脂率並非判斷肥胖與否最準確的方法,僅可作為參考指標。 目前肥胖的診斷標準仍然是以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除以身高m2(平方)的值做為判斷標準,當BMI大於等於24為超重、大於等於28才會被視為肥胖。 若你的BMI大於等於24但小於28,至少維持體重不增加,積極從事體力活動、注重日常飲食。如果BMI大於等於28,則是必需要改變日常飲食、生活方式、降低熱量攝取、加強運動、定期檢查體重,並制定好降低體重5%到10%的「減重計畫」。 評估2:甚麼原因導致發胖? 確定自己確實有過胖、肥胖的問題,有減重的必要後,在開始著手減重計畫前,建議最好能去醫院尋求專業人員協助,評估、找出導致自己肥胖的原因。事實上,除了日常習慣的影響外,許多疾病都可能引起肥胖的發生。最常見的是內分泌系統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症、腦下丘病變、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都是可能造成肥胖的原因。 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肥胖,如皮質激素、胰島素、促胰島素分泌劑、抗憂鬱等精神類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肥胖的發生。 只要這些疾病控制好或治癒後,體重自然就會降下來。另外,某些藥物也可能引起肥胖,如皮質激素、胰島素、促胰島素分泌劑、抗憂鬱等精神類藥物都有可能引起肥胖的發生。一旦病情受到控制、藥物逐漸減少,甚至停藥後,體重自然就會下降。 排除了上述由於疾病或藥物所引起繼發性肥胖外,就是單純性肥胖了,也就是民眾一般所稱的肥胖。肥胖的原因不外乎包括遺傳、環境、精神在內的多種因素,只要入大於出,即無論多食或消耗減少,或兩者兼有,都會引起肥胖的發生。對於單純性肥胖減肥的方法很多,但總的原則就是出大於入,即你消耗的能量要多於你攝入的能量。通俗的說就是少吃多動。 評估3:你是蘋果型身材還是梨型? 此項評估主要是判斷肥胖的狀況對身體的危害有多大,是否有減重的迫切性。一般來說,蘋果型身材的患者,會有明顯的小腹凸出、腹部肥胖的問題。這類型的患者的肥胖多是由於內臟脂肪在腹部大量堆積所導致,罹患慢性病的機率相較於梨型患者大,減肥的迫切性較高。而梨型身材的朋友,脂肪多堆積於臀部,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性雖沒有蘋果型肥胖的患者高,但由於脂肪較頑固不易減掉。 掌握減重法則 有效減重不復胖 很多朋友在進行減重時,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減重不久後,下降的體重又回來,甚至還比減重前更重,是什麼因素造成呢?事實上,若民眾在進行減重後沒有繼續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或是使用錯誤的減重方式,都有造成復胖的可能。 運動減重是最不容易造成後續復胖的減重方式,想保持長久的減重效果,應先養成規律的運動的習慣。 運動減重是最不容易造成後續復胖的減重方式,想保持長久的減重效果,民眾應先養成規律的運動的習慣。運動並不需要到天天進行,最重要的是持之一恒。建議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可以先從最為簡單、強度較低的體能活動開始進行,比如說,跑步、快走等都是不錯的方式。一旦身體適應後,就可以慢慢增加運動量。不過還是要牢記運動減重原則,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至少40分鐘以上,心跳頻率要達到一百三十下,這樣長期堅持下來,就可以達到減重、瘦身的目標、不復胖。 另外,除了要注意運動的時間、頻率外,在減重過程中也要注意飲食習慣的調整,多吃好的油脂,如說魚油、橄欖油等,補足身體代謝所需的營養,這樣才能真正滿足身體所需、再加速體內新陳代謝、增加脂肪燃燒,達到長期的減重效果。 資料來源:39健康網www.39.net 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本文由wwwtop1healthcom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