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年節期間,親友難得相聚,打麻將、玩撲克牌,不僅能試手氣,更是活絡氣氛的好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小賭怡情,若是,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動也不動;恐使「梨狀肌症候群」上身,出現臀部疼痛、小腿發麻,甚至站不起來的惱人窘境。骨科醫師表示,想要改善不適症狀,適度透過2招臀部伸展操來伸展肌肉,就是相當不錯的預防、舒緩方式。
梨狀肌症候群愛找這2類人!久坐不動、動太多都有風險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陳晉瑋表示,「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從薦骨到股骨大轉子的肌肉。主要負責大腿髖關節的外旋運動,舉凡,盤腿、翹腳都會使用到這處肌肉;又因為此部位有主管下肢感覺的坐骨神經經過。因此,一旦梨狀肌受到壓迫變得腫脹,便可能進一步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
常見的「梨狀肌症候群」表現有,臀部劇烈疼痛、大腿後方酸痛,或是,小腿酸麻無力。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臀肌萎縮、鼠蹊痛(會陰神經受到壓迫)、行走不穩,甚至跛行等不適症狀。其中,又以久坐不動的上班族、不愛活動的老年人,以及運動量大的運動員、需久蹲或搬重物的工人最容易好發。
事實上,久坐又坐姿不正、喜歡翹腳,容易導致骨盆歪斜引起梨狀肌緊繃。而熱愛籃球、排球、網球等運動的年輕人或運動員,則因為常需要反覆髖關節外旋動作,經常造成梨狀肌疲勞而發炎肥厚,進而容易刺激坐骨神經導致疼痛。
常見的「梨狀肌症候群」表現有,臀部劇烈疼痛、大腿後方酸痛,或是,小腿酸麻無力。
梨狀肌症候群V.S.坐骨神經痛 骨科醫師教你這樣區分
正由於「梨狀肌症候群」是因黎狀肌腫脹壓迫坐骨神經引起的疼痛問題,因此,在臨床上,常見不少患者將其與坐骨神經痛、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加以混淆。對此,陳晉瑋醫師強調,事實上,3者的成因有很大的區別,在症狀上也不太相似。
「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多為感染或外傷引起,痛感由臀部經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直至腳掌,為持續性的燒灼刺痛,站立時則疼痛減輕。
「坐骨神經痛」:而椎間盤突出、脊椎骨關節炎、脊椎骨腫瘤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則為長期反覆腰背疼痛,坐位時疼痛明顯,臥躺時疼痛可減輕。
「梨狀肌症候群」:患者通常覺得臀部疼痛遠大於腰痛,在床上側躺翻向另一側會痛,嚴重時跛行,臀骨附近會有壓痛點。
年節學會這2招!甩梨狀肌症候群有一套
除了加以分析上述3者症狀的不同外,陳晉瑋醫師提到,梨狀肌症候群在治療上,除了給予消炎止痛藥劑,也可透過物理性治療,如超音波或其他深層熱儀器;並搭配梨狀肌伸展運動,來延展痙攣緊繃的梨狀肌,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推薦大家,年節期間及平時在家中可做2招簡易伸展運動如下:
「坐姿」臀部肌肉伸展,左手抓住右膝推往左肩膀的方向。(圖片/陳晉瑋醫師提供)
第1招/「坐姿」臀部肌肉伸展
左手抓住右膝推往左肩膀的方向。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臥姿」臀部肌肉伸展,患側左腳跨在右膝,右膝往上抬靠近身體, 伸展左臀。(圖片/陳晉瑋醫師提供)
第2招/「臥姿」臀部肌肉伸展
患側左腳跨在右膝,右膝往上抬靠近身體, 伸展左臀。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醫師小叮嚀】:
陳晉瑋醫師也提醒,想要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最重要的還是避免久坐與坐姿不良。上班族最好每坐半小時或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而須久蹲工作的人也要記得定時起身休息與注意臀部保暖。
另外,要特別叮嚀的是,習慣將錢包或手機放置褲後口袋的民眾,也要留意,坐下時務必將東西取出,才能避免梨狀肌受到強力壓迫,造成痠痛不適。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