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字體 小中大 全台每年6千例截肢!久坐小腿發冷痠麻小心動脈阻塞 有這4生活習慣最危險   年近60的陳先生最近這一兩年來,總覺腳底小腿發冷、痠麻,奇怪的是,腳毛還會脫落,年輕時小腿毛濃的嚇人,現在卻是光禿一片,日前因為走路疼痛、下肢無力,至復健科就醫,但病情不見好轉,被轉介至心臟科,檢查確診為下肢動脈栓塞。   動脈阻塞 出現在肢體周邊血管易忽略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柏森表示,動脈阻塞是指斑塊或血栓堵住動脈血管,影響血液的流通,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血管阻塞等急重症,但也可能出現在肢體周邊血管,且因症狀較輕微,容易被忽略。 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下肢動脈,下肢深層靜脈阻塞症狀為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等現象。下肢動脈阻塞輕者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將導致肢體有傷口、壞疽,甚至必須截肢。   台灣1年有6,000例因動脈阻塞截肢 1年內死亡率高達3成 資料統計,台灣1年約有8,000例截肢手術,其中6,000例為動脈阻塞而截肢,術後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達18%,即使順利出院,1年內死亡率高達34%。 「久坐久站族應注意靜脈血栓栓塞」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洪俊聲說,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為血流較動脈慢,如為淺層靜脈性栓塞,就是常見的靜脈曲張,至於深層靜血栓,相對恐怖,治療棘手。 當靜脈的血流緩滯或被血栓阻塞時,深層靜脈血液積在下肢血管,此時,腳部細胞組織腫脹,造成下肢冰冷、疼痛,且皮膚出現微小的出血紅點,如果組織過度腫脹,阻擋動脈血液灌流,皮膚就會發紫發黑,需緊急就醫,否則恐得面臨截肢厄運。   血管阻塞性疾病年輕化 與4大生活習慣有關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說,以往血管阻塞性疾病被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現象,原因為年輕族群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以致血管容易粥狀硬化,甚至產生血栓。 如何避免下肢深層靜脈栓?陳志成提醒,切勿久坐久站,平常應該多喝水,養成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飲食均衡且清淡,冬天氣溫低,應注意保暖。如覺下肢無力、冰冷,走路不舒服,務必立即就醫。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 延伸閱讀: 為什麼天冷眼睛一直流淚? 醫揭密「背後真相」恐爆4大隱憂 天冷手指凍到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 醫師警告「3種顏色變化」小心會截肢   加入常春月刊LINE@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本文由wwwttvccomtw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