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暑假的正確打開方式,莫過於晚間能和家人一起啃著西瓜,吹著空調,看著電視,享受炎炎夏日難得的家人團聚的時光。是的,電視就是這樣的一種媒介,它能夠打造一個場景,將大家拉到客廳,聊聊家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電視媒介要如何在這樣的場景中加強對於家庭文化的強調?帶著這樣的思考,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給出了答案。無論你離家多久多遠,總有人會在那個你從小長到大的地方等著你,給你送上最貼心的溫暖,而這不就是「家」的力量?據悉,《兒行千里》由湖南衛視四大金牌團隊共同打造,總導演王琴表示:「節目秉持『兒行千里,家風隨行』的理念,通過每期兩個素人家風故事的分享,傾聽不同家庭背景下的普通人,在成長道路所接受的家教、家風故事。」不同的家庭書寫不同的故事,《兒行千里》渴望傳承的是優良家風在傳媒領域有一個「媒介映射學說」,簡單而言它的意思就是媒體應該要映射某些社會現實,畢竟媒介具有為受眾建立「擬態環境」的功能,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媒介可以完成對受眾的涵化。而在信息空前發達的今天,可以說媒介對於社會傳統尤其是對於文化的「映射功能」變得更為重要。在受眾選擇越來越多的時候,如何讓他們注意到那些基本的卻容易被遺忘的文化精髓?而這也為具有高娛樂性的綜藝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藝節目還可以如何更好的寓教於樂地完成對於受眾的文化傳播?」如果這是一個「天問」的話,《兒行千里》的製作者們彷彿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而這些思考也終於讓《兒行千里》形成了自己的敘事主線——作為最小的社會單位,不同的「小家」匯聚在一起體現的就是這個「大家」的特有氣質與精神。因此,通過不同但都優秀的家風的傳遞,節目在展現樸實情感的同時,也能自然地完成「小家」向「大國」的敘事轉換。具體來說,《兒行千里》所說的故事都很「小」。正如主持人何炅所言:「我們要講述的是非常普通但是又非常珍貴的故事,在這些故事裡面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那些追逐詩和遠方的家庭故事,也解讀那些幸福的家庭向上的密碼。」例如在首期節目中的兩組家庭的故事就截然不同。第一組家庭的主人公是從湖南寧鄉走出的哈佛大學優秀畢業生何江。身披不少榮光——他是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后,近日又入圍了福布斯雜誌在其官網上公布的2017年福布斯30歲以下30位俊傑榜單名單,不禁讓人思考:這個父母都是普通農民的湖南伢子,是在怎樣的家風教育中走出農村成為棟樑?而何江給出的答案就是「陪伴」。「很多農村家庭為了物質生活豐厚一點,父母就出去打工,但是我的爸爸媽媽認為陪伴很重要,因此他們寧願自己辛苦點,多養點豬多種點田也要陪伴我學習。」而如今雖然何江與父母有12小時的時差,卻堅持每天與父母視頻,這樣的淳樸家風不正體現著中華民族堅持到底的精神?第二組家庭是來自陝西三代植樹治沙的張立強家庭,經過張家三代人30多年的堅守,他們完成治沙造林63萬畝,控制流沙面積近100萬畝。「就是憋死騾子累死馬,也要讓萬畝荒山綠起來」的家風家訓讓三代人牢牢堅守在這片土地上,而張立強母親把「訂婚信物」鈴鐺隨身攜帶,耳朵失靈卻依舊能識得鈴聲的故事,也讓人感受到了那最為真摯的情感。而節目最後還設置了一個類似於「專家點評」的環節,其實也就是用專家的意見領袖身份讓這兩個故事的核心精神高度濃縮,從而有利於節目在精神向度的傳播。首期節目錢文忠教授就這樣說到:「我覺得剛才這兩個家庭不一樣,但是兩個家庭有一個共同點,它形成了自己的傳統,形成了自己的傳承。尤其是它們都傳遞出了一種精神叫陪伴,這就是一種心心相印,是生命的貼近。」因此,從節目的角度而言,《兒行千里》中的故事可以讓人清晰的看到不同家庭的不同家風,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傳遞出相應的家風,表達相應的價值觀,普羅大眾在這個過程中也總能收穫些什麼,而這本身實現的就是主流媒體對於文化的映射功能。擺脫嚴肅刻板的訪談,《兒行千里》的一切都很溫馨作為一檔深度訪談類的綜藝節目,《兒行千里》的亮眼之處在於它告別了以往訪談節目的嚴肅刻板,而是用更具「情」的方式講述著每一個家庭的故事。從舞美上來看,《兒行千里》的舞台整體呈半圓形,兩側採用了無數柔和溫暖的環繞式暖黃色小燈,猶如母親張開的雙臂,將孩子緊緊的護在自己的胸膛,寓意不管孩子走的多遠,總有一盞燈在守候你的歸來。除此之外,從舞台頂部和地板特設的一條「路」狀的LED屏群,也可以窺見節目組細節中出真章。比如主持人何炅出場的時候,地板上的「家路」上面有各種不同字體的「家」字,它們從暗到明,也讓何炅驚嘆說:「這是我最想走的路,是回家的路。」當第一位嘉賓何冰出場時,配合他海外求學遊子的身份,這條「家路」又成了「校園之路」,似乎連接著他的家與未來;而第二位治沙人張立強的出場,伴隨著他亮相的則是風沙瀰漫的「沙漠之路」,由此連接著他的家與信念。因此,當每位嘉賓都踏著屬於他自己獨特的「人生之路」亮相《兒行千里》時,這種獨特的舞美設計讓觀眾感到既新鮮又溫暖。「這些不同的路,都是兒行千里的路,每一條不同內容不同材質的路,都是一個人的人生故事,這也是這個節目的創新與用心之處。」總導演王琴如是說。從主持人的角度來看,《兒行千里》的主持人何炅總是被人說成是「何哭哭」,而他溫暖的聲線、暖心的話語也為節目增添了幾分暖意。這些都讓《兒行千里》有了濃濃的「家」的溫馨。故事以情動人,細節的打磨上以精動情,甚至何炅的主持風格都和舞美渾然天成,「節目讓人感覺到溫暖,讓我想家了。」這也許就是《兒行千里》在情感上收穫觀眾的認可與共鳴的秘訣。創新文化綜藝,《兒行千里》正進行一場「家國實驗」2017年文化綜藝風光無限,但是在各種答題、競賽之後,節目製作者們還是需要沉下來思考:除了那樣直白的通過「考核」的方式讓大家記住一些文化知識外,文化這一命題還可以怎樣展現?因此《兒行千里》進行了一次創新的實驗。節目以「家」為切入口,以訪談為節目運作方式,更輔以「家書」這一要素,在淡淡的溫情中進行著「家國實驗」。比如首期節目中,兩組家庭的主人公除了分享自己的家風故事,還給自己未來的孩子寫了一封信。何江的信中這樣說道:「一個人需要走出原有的視野,在未知的世界闖蕩,才能發現和發掘自己的潛能。我慶幸,你們的爺爺奶奶曾讓我通過教育,通過知識,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他們的大愛無私,也讓我時刻銘記著需要感恩和回報這一份情。我也希望,你們也會將這份愛,這份樂天、堅韌和踏實傳承下去,找到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而樂天、堅韌、踏實,不也正是中華民族崇尚的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另一位嘉賓張立強則在信中這樣寫道:「我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也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們用自己的一輩子告訴了我們一個樸素的道理:認定了的事情,就不要怕難,一定要堅持下去,記住了孩子們!」所以,《兒行千里》的節目製作邏輯就是「以點帶面」,先通過「小家」中的故事,傳遞出「小家」的優秀家風,當節目中的眾多「小家」匯聚在一起,構成的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精神的合體。因此,用家風展現文化,這是《兒行千里》對文化綜藝的一種創新,也體現著節目製作者對於文化的深刻理解,畢竟沒有「小家」何來「大國」?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