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今天,成都全搜索新聞網報道的一條新聞火了。同時,微博加V認證的網友@貓糧的動畫館同時也在微博上發布了這條新聞。雖然,最終幫助男子找到親生父母的其實是人臉識別系統,但是如果不是那口花椒的舒爽讓男子開始懷疑人生,估計他也不會跑到走失兒童網站把自己的照片傳上去,最後也沒人臉識別什麼事了。這件事也讓愛科學的小編產生了好奇,口味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也是可以遺傳的嗎?孩子口味會隨誰?寶寶會繼承母親的口味在一項關於「嬰兒與父母之間的口感口味的關係」的調查中,結果顯示,寶寶出生后形成的口味與母親的飲食口味比較相似。也就是說母親的口味,會轉嫁給下一代。對於這種現象,專家們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讓我們看看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嬰兒會繼承母親的口味?這種現象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懷孕羊水的影響,另一種是產後哺乳的因素。在懷孕期間,胎兒開始生長發育,身體機能越來越完善,七個月左右就能識別甘苦和其他味道。准媽媽通過胎盤將自己的飲食味道通過羊水傳遞給寶寶,因此形成了「准媽媽吃什麼胎兒吃什麼」的聯繫,所以胎兒易「複製」准媽媽的口味,形成自己的飲食偏好。寶寶出生后,母乳是獲得營養的主要途徑,並從媽媽的飲食中,獲得營養價值,從而寶寶自然地「繼承」給媽媽的口味!不過,也有調查認為,兒童的口味與祖輩的更相似。隔代親 孩子的口味可能更像祖父母據亞洲科學家網站報道,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流行病學和預防醫學系與該校亞洲研究所的學者發現,飲食習慣存在著跨代相關性。研究人員從台灣地區選取了具有廣泛代表性的社區,考察了兒童飲食質量與他們長輩飲食質量之間的關係。學者所採用的數據資料來自台灣地區2400多名年齡在6~13歲之間的兒童和近1800名老年人,還包括他們在健康和營養方面的信息。研究結果顯示:有一系列的因素會顯著影響到兒童的飲食質量,其中包括家庭收入水平、父母的教育程度和兒童看電視的時間等。但當研究人員控制了這些影響因素后發現,與父母相比,兒童的飲食狀況與他們的祖父輩之間存在更多的相似性。研究者認為,雖然祖父母對兒童飲食習慣所造成的影響要強於孩子的父母,但具體的原因還不完全清楚,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由兩個原因造成的:首先,祖父母這一代人會將家族多年積累的飲食文化觀念傳遞給孫輩,讓孩子的口味更加接近自己;其次,這一影響作用也是雙向的,因為祖父母更加寵愛孩子,因而在口味選擇上也會更遷就孩子的選擇,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雙方的口味自然就更加接近。雖然,孩子的口味有可能像媽媽,也有可能像祖父母。不過也表明了,口味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家族遺傳。除了口味可以遺傳,以下這些方面也是會遺傳的。齲齒有遺傳傾向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占蛀牙風險的45%以上,而牙齦問題也有39%的遺傳性。在動物實驗中,成功培育出了對齲敏感和齲免疫的鼠種。在對人類的研究中,通過觀察家族性、雙生子齲患情況,得出了結論:在同一家族中,父母和子女的齲齒髮病情況有顯著關係。若父母的齲齒多,其子女的也不會少。若父母齲齒的發病率低,其子女齲齒的發病率也低。上述這些研究成果表明,齲齒具有遺傳傾向。研究成果還證明,口腔的各個方面均具有遺傳性,如牙釉質結構,牙齒的形態、大小及其牙列、牙弓形態,牙齒咬合面裂溝深淺,口腔唾液含量及其緩衝力,以及弓冠凸度的自潔作用等,它們都與齲齒的發生有關。存在「性格基因」1993年,《科學》雜誌發表了荷蘭奈梅亨大學的遺傳學家漢·布魯納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對一個荷蘭家族進行,該家族的很多男性成員都具有一些奇怪的攻擊性,如裸 露、縱火、強姦等。他們的憤怒閾值似乎非常低,一些常人看來不值一提的挫折和壓力都會激起這些人莫名的瘋狂,甚至會毆打激怒他們的人。對他們進行遺傳分析 后,發現這些男性體內缺少編碼單胺氧化酶的基因。此後,科學家不斷發現基因與性格存在關聯的證據。李新影表示,目前在性格與基因的關聯研究中,研究人員關注的主要是與腦內神經遞質有關的基因。「例如,如果人腦內『5-羥色胺』這種神經遞質較少,人就容易抑鬱,5-羥色胺基因、5-羥色胺轉運 蛋白基因等都與人的抑鬱有關。還有去甲腎上腺素、單胺氧化酶等腦內神經遞質都會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一定影響。」我們也常能聽見人們說某人 身上存在某種基因特質,比如說某人有「冒險基因」「快樂基因」「抑鬱基因」等,對於這種將人的性格特徵與基因直接掛鉤的說法,李新影表示,當前科學界對於 人類性格受哪些基因的影響還未搞清楚,只有粗淺皮毛的認識。但某些基因的確與性格行為有關係。「例如,我們人體內都存在的MAOA基因,也就是所謂的暴力 基因,這種基因與人的攻擊性行為有關,還有5-HTT基因會與快樂感受有關等。」不過,雖說性格與基因遺傳因素有關,但後天環境對其影響更大,性格與家庭和社會環境因素緊密相關。喜歡熬夜的你基因已經變異:還會遺傳一般來說人到晚上就會感到睏乏,進而上床睡眠。但實際生活中卻存在一類人,越到晚上越精神,熬夜也成為他們的日常。對此,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喜歡熬夜是一種因基因突變而導致的特殊體質。研究報告指出,喜歡熬夜的人基本都會被列入醫學上所稱「睡眠相位后移症」的範疇,而人體生物鐘受到一種名為CRY1的基因控制。當CRY1特定位點出現變異后,人體生物鐘就會發生改變。通常情況下,CRY1基因變異的人要比一般人晚睡2到2.5個小時。報告還指出,CRY1基因變異其實並不罕見。研究者調查推算,每75名非芬蘭裔歐洲人中就有一人攜帶CRY1變異基因。而且這種變異還會遺傳,研究者調查了一名美國「睡眠相位后移症」患者的家族成員,結果發現這名患者的5名親屬也有這種變異,且他們都有「睡眠相位后移症」。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