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趣學趣玩總動員:讓育兒生活更有趣陳忻美國康涅狄格大學心理學博士,世界兒童發展研究協會和國際嬰兒研究協會成員。主要研究方向嬰幼兒心理的發展,尤其是嬰幼兒社會性和社會認知的發展。專家在很多人眼中,美國是自由的代名詞。殊不知,在那裡,對於兒童的教育,規則不僅依然存在,而且還有很多。而事實上,規則無他,只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獲得自由。網上有個媽媽說:我希望給孩子美國式的育,即讓孩子像小鳥一樣在藍天中自由飛翔,愉快成長。因此,我從小尊重孩子,不過多約束孩子。結果,當孩子到了三年級的時候,一直很難適應國小的生活,開始上課不聽,作業不做,後來迷上電腦。我很困惑,不知道哪裡做錯了?像這樣對自由的教育存在著誤解,或者是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自由教育中去的父母大有人在。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沒有規則的自由不能稱之為自由。規則是在保護孩子,告訴孩子行為的邊界,給孩子安全感。規則在幹什麼?即便在美國,自由也與這位媽媽所想象的自由相距甚遠。在美國,提倡尊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但是,為孩子設立的規則也是很多的。我們不妨藉由美國的實例,一窺規則的門庭,看看好的規則到底在幹什麼?1在國小低年級階段,老師比較重視行為規範,他們每個星期都會讓孩子把行為成績單拿回家,而學業成績單一個學期才發4次。行為成績單包括:●是否能聽從指令。●是否能和同學一起玩:比如,是否能輪流,遵守秩序;是否會排斥別人/孤立別人;是否會合作。●在小組學習的時候是否會打擾別人:比如打擾老師;不舉手;大聲喊出來/不舉手就脫口喊出來;在別人講話的時候,講話干擾別人。●是否在獨立學習時間產生干擾:比如,學習時間講話或者玩;不好好坐著,在教室里閑逛。●是否能遵守紀律:在教室;在學校走廊;在廁所;在食堂;在別的課上……各個場所的基本規則都一樣。●是否尊重別人……凡此種種,這樣的規則和禮儀,從幼稚園起就一直在不停向孩子傳遞,慢慢訓練,慢慢規範。從教育傳統中走出來的很多父母會反感規則這個詞,希望孩子擁有快樂、自由自在的童年,認為規則就等同於禁止、束縛或者反抗。但是,我並不覺得規則壓制了孩子的個性,或者壓制了孩子的創造力。2老師還非常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如果遇到做作業(assignments)時不聽從指令;不認真做作業/不合理使用時間;作業不整潔;在一個任務過渡到另一個任務時不專心或干擾他人;沒有保管好個人/學校物品等問題,學生是要被扣分的。孩子在這樣的規則要求下,會逐漸培養出好的學習習慣。我的兩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小書包,裡面是他們的個人物品:自己想看的書、本子、文具盒、自己的水杯等。我每次帶他們去拜訪親戚朋友,當要離開的時候,他們就會自己把東西收好了,自己背上。即便出去旅行,他們也會自己背包,管理自己的物品。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的責任。這些習慣都得益於他們從五六歲起在幼稚園的訓練:管理好自己的物品,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通常在下午,孩子們有獨立學習的20分鐘時間,用來複習這一天所學習的內容。這個獨立學習時間由老師事先安排,比如,小寶,你先複習單詞,接下來做數學游戲,然後去圖書館借書,最後寫日記等。在這個時間段,孩子要自己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行為。有些孩子去圖書館,擔心超時,他們會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說,麻煩你給我定時,我需要10分鐘。計時器響了,工作人員就提醒他們回教室。孩子們正是在這樣的訓練中,養成了學習習慣、自我管理的能力和獨立學習的能力。規則如何保護個性?美國國小的教室外面,牆壁上常常貼了孩子們的課堂作業,有寫的文章、做的手工、畫的圖畫等等,我看的時候常常會笑出聲來,因為,我看到的是一個個個性鮮活的個體,他們有不同的個性和興趣,他們自由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所想所感。那為什麼個性沒被規則所磨滅?事實上,我們公認的是:孩子需要一些合適的規則。問題在於,什麼樣的規則是合適的?只有詳細的、具體的規則,孩子才能理解,才能執行。1規則之所以不至於壓制了孩子的個性,是因為這些規則闡述得非常清楚,並且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做到的規則。比如,規則是「上課的時候你不能打擾老師,不能打斷別人講話」,這樣的規則界定清楚了上課的時候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別的事情都是允許的。比如,不要求孩子整節課端正地坐著,因為不打擾別人是6歲孩子可以做到的,整節課端坐,6歲的孩子可能就做不到了。如果要求孩子做他做不到的事情,往往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孩子一方面沒有辦法遵守這樣過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承受了來自老師,甚至是父母的批評,他們的心情可想而知。2只制定具體的規則老師對規則會去詳細地解釋,比如「和同學合作,做作業或者遊戲的時候不孤立同學等」是非常具體的行為規則,而不是「愛同學、團結同學」這樣的抽象規則。只有詳細的、具體的規則,孩子才能理解,才能執行。3不拿規則當魔法棒對於規則老師們需要去解釋,並且不斷提醒孩子。因為遵守規則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而不是魔法棒。不是說,今天孩子入學,我告訴你,這些是規則,從今往後你就必須遵守規則,做不到就要訓斥或者懲罰。我家小寶在美國剛入幼稚園時,我陪了一個星期,每天在他們的教室里觀察一小時。那是2歲小班,有個孩子也是新入學,喜歡推人,用玩具砸人。老師每次都注意到這種情況,耐心地抱住他,說:「我們要友好地對待他人,觸摸別人要友好,輕柔,不能推人,不能打人。玩具是用來玩的,不能砸到別人身上。」每次看到,老師都這麼說,還示範什麼樣的接觸是友好的接觸。過了幾天,我確實發現這個孩子的不良行為減少了。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知道他們需要不斷提醒,而不是像機器人一樣,一旦輸入規則程序,就能毫無差錯地去執行。不斷耐心地糾正,直到這些行為不再出現。留言有禮對於提升孩子的專註力您有什麼好的方法?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我們也將從從留言中選出三個贈送精美禮品一份(點贊前一+內容前二),結果在下周同一時間公布上期獲獎名單:獲獎的小夥伴們記得要將收貨信息發送給趣君哦!格式:領取育兒基本+收貨地址+收件人姓名+手機號碼趣君提示:如果6月22日早上12點前都還沒有將收貨信息發送給趣君的親,就只能視為放棄這次的獎品啦你身邊的育兒好幫手每天一篇專家說,每周一個贈書活動,每月一個曬娃照片大賽和媽媽寫作班培訓,不定期各種線上微課。和你一起做不焦慮媽媽。投稿、轉載、合作:419293254@qq.com文章轉自《父母必讀》雜誌點閱讀原文了解詳情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