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編者按:和印度互為重要鄰國,在國際舞台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年來,中印關係取得了巨大進展,雙邊合作也迎來了嶄新的機遇,但兩國學者和公眾之間的交流相對落後。為了推動中印學術交流,中方以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和第一財經牽頭,攜手印度的研究所、《商業標準報》,共同邀請兩國知名學者,就各自關注的重大問題發表文章,為兩國讀者介紹、印度的經濟政治社會局勢。2014年年底,印度推出「印度製造」——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一項標誌性計劃,旨在將印度塑造成全球製造業中心,從根本上增強就業,促進民族繁榮發展。而僅僅過了幾個月,國務院就宣布了國家經濟結構調整戰略下的「製造2025」,該計劃涵蓋八大政策措施,重新明確了製造業的方向。那麼「印度製造」與「製造」是否相互競爭,兩項計劃是否會成為兩國之間的又一隔閡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來細緻理解「印度製造」與「製造」的本質。「印度製造」背後的基本理念,是健全的、完美無缺的。那些早先由農業經濟發展成為製造業大國的國家,經歷了經濟快速增長、就業改善和經濟繁榮。英國工業革命顯然是最佳例證,然而最新的、最具戲劇性的經歷當數的發展。當今印度製造業正處在一個怎樣的水平上.根據2014年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印度製造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度為17%。相比之下,泰國為33%,印度尼西亞為22%,斯里蘭卡為18%。越南、孟加拉國的情況與印度一致,皆為17%。(31%)、韓國(30%)依舊是製造業的領頭羊。的「製造」戰略通過研發、創新、可持續發展、市場與結構改革,正將製造業向高附加值領域轉型。製造業,不只是被無良商家無情壓迫的勞苦工人在一些煙霧瀰漫的工廠里製造小部件,而是一個結合了兩大重要緯度的複合矩陣。一方面,原材料結合人力、技術與智慧,變成可供出售的產品;另一方面,將這些商品推向市場,在那裡有客戶願意為此埋單。因此,「印度製造」要成功,製造業佔GDP比重要想在2020年達到25%,印度就必須要擴大、加強基礎設施、物流、技術人才、創新與研發,並確保其協同合作。最後,還需把握兩大要素,即「輕鬆經營」(消除管理瓶頸)及將印度工廠與(國內外)市場連接的「連通性」。而這正是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眼下,正在進行經濟調整,由投資(面臨巨大的閑置產能,投資回報率低)轉向消費(來確保民眾更高的生活水平)。能將其可觀的外匯儲備投資於何處來獲取比購買美國國債更高的收益.是的,那就是在印度!而另一方面,印度也需要在基礎設施、交通、重工業方面獲得大量的投資——預計未來10~15年內需在這些領域投資約1萬億美元,來支持「印度製造」。如果不是從獲得這些投資資源,還有哪裡可以.進一步說,印度的政治局勢穩定,投資環境良好,也具備必要的監管及法律程序。印度是一個大市場,「印度製造」計劃將進一步為在由於勞動力成本上升無法在本國生產而需轉向印度生產的項目上獲得利潤。「印度製造」並沒有讓印度成為又一個低成本製造商。相反,印度製造業結合了大量勞動力、技術發展、數字化,意在讓印度成為「智能低成本製造」中心。這意味著印度低成本競爭優勢不只在於其廉價的勞動力,數字化應用使其即便在龐大的勞動力市場中也能極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與此同時,可以從印度獲取一些消費需求,例如,是全球出境游大國,而印度市場尚屬遊客有待開墾的「處女地」,且距離不遠、價格便宜、擁有古老的文化及熱情友好的傳統。通過「製造」,意在藉助七大戰略性高科技部門的獨特發展來提升價值鏈。在該領域,或將發現得到全球認可的印度管理及技術技能,將能為其填補空白。事實上,《環球時報》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坦言,忽視了對印度人才庫管理技巧和IT人才的利用來為製造升級助力。由此看來,「印度製造」與「製造」並非相互競爭的,而是相互補充的。印度與需要參與到全面經濟合作中來,包括投資與貿易、旅遊與服務。作為世界第二、第四大經濟體,兩者接觸越多,對兩國來說就將有更大的機會:印度能夠利用投資盈餘,而能利用印度製造業、服務業來提升本國的消費水平。為了子孫後代,兩國必須抓住機遇。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