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近日與友相聚。友A是某外企高管,工作勤勤懇懇,收入頗豐;友B以前也是私企高管,不過五年前就已失業賦閑在家,現如今最大的樂趣就是喝茶旅遊。飯局中自然離不開樓市與股市的話題,可一聊起來,友A卻沉默寡言,反倒是友B滔滔不絕。原來,友A在十年前的2007年開始投身股市,牛市時不斷加碼,熊市時持股不動,又不捨得割肉。翻來覆去,原先投入股市的四五百萬,如今賬面上只剩不到一百萬,損失慘重。更讓他懊惱的是,本來這些錢在當時可以在北京買兩三套房,由於對股市充滿「痴情」和幻想,再加上財經博士畢業出身,自以為能參透的股市,結果把錢幾乎全投入股市當中了。現如今依然蝸居一套五十來平米的房子,為此老婆孩子沒少埋怨。而友B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他一直鍾情於樓市,當年幾乎將全部收入都用來購房,甚至不惜反覆向銀行與親屬貸款。現如今,雖然失業在家,但名下的四五套房子早已價值數千萬,僅房租每月就有三四萬之多,成了名副其實的「包租公」了。這種炒股與炒房的悲喜人生,肯定不止在一兩個人身上上演。從大數據來看,也印證了這種看法。在銀行業協會發布最新發布的《私人銀行行業發展報告》中披露,2016年千萬高凈值人群中只有10%的職業股民,也就是約13萬左右。他們是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專業人士,這部分人群隨著股市的回落,比例下跌至10%。相比炒股炒成富豪,通過炒房致富的概率更高。千萬高凈值人群中炒房者的佔比達15%,這一比例比2015年增加5%。而一線城市的房價猛漲,是這部分人群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房產投資佔到他們總資產的89%,現金及有價證券佔比為6%。事實上,股市與樓市的冰火兩重天,對居民家庭財富的結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經濟日報社經濟趨勢研究院根據對24個省份、435個縣共36000戶家庭的入戶訪問調查數據編製的《家庭財富調查報告(2017)》披露,在全國家庭的人均財富中,房產凈值佔比為65.99%,同時,2016年全國居民的房產凈值增長幅度達17.95%,房產凈值的增長額佔到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68.24%,城鎮居民房產凈值的增長在家庭人均財富增長中的比重更大,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房產凈值的增長額分別佔到了家庭人均財富增長額的75.62%和41.48%。此外,與人均原值相比,房產升值幅度達61% 。由於股市的長期低迷,居民對股票投資的意願也有很大的下降。2016年只有7.35%的家庭參與了股票投資,投資基金的家庭佔全部家庭的4.52%。其中有10.56%的城鎮家庭進行了股票投資,這一比重約是農村家庭的4倍。相比之下,連創新高而且相對比較穩定的美國股市,受到了許多美國家庭的青睞。據統計,目前美國家庭資產配置中股票的比例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股市與樓市同樣作為投資品,為何在會有如此不同的命運,確實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一般認為,貨幣政策是導致股市和樓市波動的主要動力,也是同一核心動力。那為何在相同的貨幣政策下,兩者的表現如此冰火兩重天呢?況且對於樓市的打壓和干預比股市厲害的多,各種「史上最嚴厲」的限購限貸政策滿天飛,可樓市依然難以低下高昂的頭。相比之下,股市僅僅因為IPO問題,就陷入了漫漫熊途。誰強誰弱,一目了然。由此可見,僅從宏觀經濟政策角度來分析股市樓市,恐怕有失偏頗。或許我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找答案才是正途:一個是與政府的利益關係緊密程度。是一個典型的政府干預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但作為「理性人」,政府也有利益最大化的追求。這就意味著,什麼東西與我的利益相關性更強,我就會傾向於積極干預什麼東西。雖然股市樓市與政府都有一定的利益關係,但從政府的角度而言,顯然樓市的關聯性要比股市大得多,也要直接的多。因而我們看到,政府對樓市和股市的態度大相徑庭,樓市稍有下跌,政府就哭聲一片,明著、暗著、偷著救樓市的手法層出不窮。但股市顯然沒有這種待遇。何也?背後利益使然,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上市公司,一旦上市就能直接圈錢套現,股價漲跌與我何干?另外一個就是投資偏好。有些人認為人具有好賭的性格,這用來分析股市樓市也似乎有一定道理,但這並不是解釋問題的全部。應該說,和股市相比,樓市具有三大優勢,使得居民投資樓市的偏好要高於股市:其一是相對於股市而言,樓市不僅可以用來炒作,更為重要的是還具有剛需性質,這是樓市與股市的重大區別。你可以不炒股,但不可沒房住。其二是人的傳統文化使得絕大多數人都有購買自住房的偏好。比如英國滙豐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稱,在其調查覆蓋的人群中,高達70%的「千禧一代」名下有房,比例之高居全球首位。而在法國、美國、英國這些西方國家,這一比例僅分別為41%、35%和31%。畢竟買股票是虛擬的資產,而買房產卻是實實在在的實物資產,再怎麼貶值,也有一套房子在手,不像股票那麼虛無縹緲。其三是股市自身的制度性缺陷。的股市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榨取型股市」,而非「共享型股市」,其制度設計偏向於上市公司、機構投資者或莊家,而對中小投資者非常不利,再加上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各種坐莊操縱內幕交易層出不窮。所以,對於普通中小散戶而言,是「漲也苦、跌更苦」,極容易被當做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而樓市雖然也存在著制度性的缺陷,但相對而言,樓市的信息要比股市的信息透明不少,監管方面也要規範得多,因此發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情雖然也有,但顯然要比股市要少得多。可見,當下流行的「炒房不如炒股」、「做股東不如做房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趨利避害也是本能。雖然管理層再三重申「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要扭轉這種投資偏好,恐怕還需要長期的努力才行。(圖片來自網路)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