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拾遺物語十年前,朴樹說「生如夏花般絢爛」。十年後,朴樹說「平凡才是唯一答案」。你有了故事,才能聽懂朴樹要講的故事。你讀懂了朴樹,就讀懂了心裡那個傲嬌的自己。01很多人不知道,濮樹父母是北大教授。北大家屬院的孩子幾乎都有一個固化成長軌跡: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出國留學。但濮樹在北大附小升北大附中時出了個岔子。北大附中錄取線是173.5分,他考了173分。父親濮祖蔭為此奔走了一個月,未果。這個意外,讓濮祖蔭見人就覺得「臉紅」,他一直覺得濮樹是個聽話的乖孩子,卻不曾想到濮樹「從小就不是正常孩子」。「表面上我是一個乖孩子,國小當了六年班代、中隊長,但我偷偷摸摸逃學,誰都不知道。數學奧校兩年,我都是逃過來的。」濮樹說。沒考上北大附中,就是對他「不乖」的懲罰。而這個懲罰,徹底改變了濮樹的人生軌跡。02濮樹哥哥叫濮石,喜歡彈吉他。那年聯考,濮石考上了西安交大。拿到通知書時,濮祖蔭正在德國講學。濮石寫信給父親:「我想要一把吉他。」濮祖蔭花了300馬克,託人買了一把。9月開學,濮石背著吉他準備赴西安,卻被父親叫住:「這麼貴的東西,你帶到學校去,弄丟了怎麼辦?留家裡吧,等你回來再彈。」吉他,就這樣留在了家裡。而它,也這樣成了弟弟濮樹的「玩伴」。沒考上北大附中,學習就沒那麼緊了。濮樹就這樣因「禍」而得了「福」。1980年代末,正是校園民謠滋滋發芽的年代。濮樹眼睛里,全是跳動的民謠音符。一天,他對父親說:「音樂比我的生命還重要。」「哦。」濮祖蔭根本就沒當回事。幾天後,濮樹把父親給自己的遊戲機賣了,然後用這筆錢報了一個吉他培訓班。濮祖蔭這才意識到:「他這次是玩真的了。」03濮樹的國中就這樣混過來了。高中時,他更離譜——組了個樂隊。每天晚上跟一幫人去北大草坪彈琴。高二時,他對父親說:「我不考大學了。」濮祖蔭氣得全身發抖:「北大教授的兒子不考大學?」1993年,濮樹豁命讀了幾個月書。最終,還是考上了首都師範大學。拿到通知書,濮樹說:「這是為你們考的,不去了啊!」母親劉萍一跺腳:「你想氣死你爸啊!」濮樹還是去了首師,可上了一年他就攤牌了:「打死我,我也不會再去了。」濮祖蔭不死心,找人給他保留了一年學籍。可無效,濮樹至今還是高中學歷。退了學,每晚10點半,濮樹就帶著吉他去小運河邊彈琴唱歌,第二天早上4點回來,風雨無阻。04就這樣「瞎折騰」了兩年後,母親有天問他:「你要不要出去端盤子?」濮樹這才意識到:「應該賺點錢了。」他抱著吉他去找高曉松,想賣歌。多年後,高曉松回憶當時的場景:「我這輩子從來沒見過宋柯哭過,但是20年前當濮樹抱著把吉他,唱了自己寫的《那些花兒》時,宋柯第一次哭了……沒過幾天,濮樹又來了。這次,他唱的是《白樺林》,宋柯一聽,又哭得跟鬼似的。」濮樹原本只是想單純地賣歌掙點小錢,卻不料宋柯問:「你為什麼不自己唱?」1996年,濮樹就這樣加入了高曉松和宋柯的麥田。簽約時,高曉松沒問他是哪個「PU」,就這麼把「朴樹」給宣傳出去了。濮樹覺得這名挺好,便從此叫了「朴樹」。051999年,朴樹推出專輯《我去2000》。《白樺林》《那些花兒》等歌火得一塌糊塗。2003年,朴樹推出專輯《生如夏花》。又火得一塌糊塗,橫掃國內各大獎項。他的演出身價,躍居國內前三名。別人一紅,就拚命「包裝自己」和「商演撈金」。只要如此,朴樹成為天王那是很簡單的事。只要如此,朴樹成為億萬富豪也是簡單的事。但他很奇葩:厭惡宣傳、厭惡商演、厭惡包裝。經紀人鄧小建跟他的對話通常是這樣:小建:「他們下周六想約你演出,行嗎?」朴樹:「不行,我下周六可能有病。」小建:「我靠,這你都能預料?!」06「朴樹和所有我見過的歌手都不一樣,事實上,他和我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他純真得不像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小建說。一個少年,剛認識朴樹沒幾天,就向他借了30萬,然後蒸發了。一年後,小建才知道這事,通過警察朋友查到這位少年。少年正在做搬運工,30萬已花完。朴樹只傻傻說了一句:「以後別來見我。」一個偶然,他認識了一位「養生大師」。過了沒幾天,「大師」打來電話:「我買房,差25萬,能不能借我墊用一下?」朴樹給了錢,「大師」就消失了。一位做公益的人找到麥田副總張璐:「你們公司有沒有人真正想做點善事的?」張璐想了想:「朴樹吧。」果然,一說,朴樹捐了20萬,在河北某貧困縣建了一所希望國小。但他拒絕公開,更不許用他名字命名。朴樹,簡單純粹得真的就像一棵樹。07他在歌里憤怒地寫道:「你已二十四歲了,生活已經嚴厲得像傳達室李老伯。」「你去手忙腳亂吧,你去勾心鬥角吧,那面無表情的人就是你的未來。」他害怕變成這種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他說:「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他喜歡顧城那句詩——「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他在歌詞里寫道:「命運如刀,就讓我來領教。」他不想向這個操蛋的世界投降。所以拒絕宣傳、拒絕包裝、拒絕商演。082000年,央視春晚導演組,想找四個非主旋律的歌手搞聯唱,他們找到麥田,指名要朴樹。朴樹不去:「特煩這類主旋律。」公司上上下下都勸:「你應該去佔領這個陣地,讓它有點年輕人的東西。」朴樹總算同意了。一綵排,朴樹崩潰了。要說違心的話,要做違心的假唱。「我做不到,我不上了。」他轉身就走。公司老總宋柯也沒勸動他。張璐操起電話就打了過去:「你丫牛逼得不行了!所有人都在為這事付出,你丫知道什麼叫尊重嗎?你不上春晚,公司上上下下都被你傷害了,你把我們的路都給堵死了!」那一晚,朴樹哭了。為了大局,他還是上了春晚。09朴樹被大局裹挾著往前走,接受訪談,不斷通告,各種商演。出了名,賺了錢,他卻覺得無比痛苦。內心裡,他無比排斥和厭惡這種生活,但為了大局,他又不得不接受這種生活。終於,他患上了抑鬱症。他買了輛切諾基,經常連夜開到北戴河,第二天上午再開回來,回家喘口氣,覺得還是無從釋放,就又直奔北戴河。他甚至什麼都不幹,只去坐捷運,從起點坐到終點,再從終點坐到起點。他經常在半夜裡偷哭:「我瞧不起我自己。」10連續幾年,他拒絕再寫歌。製作人張亞東求他:「再發一張專輯吧!」朴樹問:「為什麼要做?」張亞東:「可以賺錢啊。」朴樹問:「為什麼要賺錢?」張亞東只好沉默。朴樹不喜歡寫歌嗎?當然喜歡。他超級喜歡李叔同的《送別》。他說:「如果是我寫的,哪怕就這一首,死了都值得。」高曉松說:「朴樹寫歌,寫的不是生活,而是生命。」可現在,身處嘈雜喧鬧的娛樂圈,他已聽不到內心真正的聲音。所以,他拒絕寫歌。他把吉他擱置了起來。看見它,心裡就絞痛。112007年,朴樹參加了《名聲大震》,他每周頻繁往返於北京和長沙之間。在這檔電視綜藝節目上,我們看到了扮成海盜的朴樹,看到了他格格不入的肢體和笑臉。這檔節目,終於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三個月下來,朴樹徹底崩潰了。錄完最後一場,從湖南回到北京,大病一場,心跳降到一分鐘40幾下。醫生說:「在家門口晒晒太陽,這運動量對你已足夠了。」122009年,朴樹和麥田合約到期,他沒有續約,徹底成了自由人。既然無法改變這個污濁的環境,那還不如選擇沉默,選擇離開。他把北京市內的房子租了出去,然後到機場附近租了一棟房子,把手機關了,過起了隱士一樣的生活。他想認真想清楚一些事情:「我是誰?我該做什麼?生命到底該是什麼樣子?我究竟該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13他怎麼也想不明白,就瘋狂讀書。讀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讀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讀李海鵬的《佛祖在一號線》,讀房龍、里爾克、博爾赫斯、海明威……甚至讀金剛經,「那麼長我都能背下來」。有時,他在日記里憤怒地寫道:「這他媽真是個自大狂的世界,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世界中心。」但第二天冷卻下來,他又反思:「我們誰又不是在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周遭呢?誰又不是活在自己的偏見中呢?那些我指責別人的話,放在我身上,好像也能成立。」在這樣的一次次閱讀和反思中,朴樹開始和這個操蛋的世界慢慢和解。「這個世界並不只是我一個人的。」「這個世界並不是專門為我設計的。」「要接受周圍事物的荒誕性,不把別人的荒唐看得太重。」「既然無法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他終於在外界與自我之間找到了一個平衡:接受與寬容這個操蛋的世界。但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好人。14沉寂4年後,他終於拾起了吉他。然後組建了一個樂隊,開始寫歌。2014年,韓寒找到朴樹,讓他為電影《後會無期》寫首歌。於是,就有了那首《平凡之路》。《後會無期》,朴樹去影院看了兩次。看著看著,他就偷偷涕淚四流:「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只想永遠的離開。」「我曾經問遍這個世界,從來沒得到答案。」「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這首歌,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但很多歌迷不知道,這首歌,朴樹寫的是自己。周國平說:「人生有三次成長:一是發現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時候,二是發現再怎麼努力也無能為力的時候,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並去享受平凡的時候。」朴樹終於接受了這個平凡——和這個操蛋的世界和解,但永遠堅守自己的價值體系。152016年夏天,消失了近十年的朴樹,突然出現北京衛視《跨界歌王》現場,和王子文合唱了一首《那些花兒》。唱完,主持人問:「為什麼來幫唱?」他說話的神情依然純真得像個孩子:「因為我最近,需要一些錢……」是的,他確實缺錢。他養著一個樂隊,正準備出專輯。他懂得了妥協,也接受了商演,但他還是那麼真實、乾淨和純粹。接受採訪,從不虛情假意。16即便再缺錢,朴樹也永遠還是那個朴樹。2013年,樂隊吉他手程鑫臉色不對。幾個月時間,體重下降了50公斤。聖誕節那天,朴樹拖著他去了醫院,這才真相大白:胰腺癌。醫生說:沒必要手術了,就兩三個月。朴樹不信邪,四處託人找中醫。結果得到一樣的答案:也就幾個月的事。小建和朴樹在成都有一段對話:「程鑫幾個月要花掉你幾年收入,請想清楚了。你卡里的錢根本不夠。」「不夠的話,咱不是可以簽公司嗎,先賣身。跟治病救人比合約算什麼。」程鑫沒有給朴樹賣身的機會。2014年2月6日凌晨,他走了。臨走時,朴樹說:「我們哥幾個,保證照顧你媽。」隨後,朴樹每一場演出,都讓小建從他演出費里拿出一千,給程鑫母親寄去,還不讓小建說。有一次,小建說漏了嘴。朴樹大罵:「你這嘴,真他媽碎。」17一個美國汽車品牌拍了個廣告片,想用朴樹的一首歌,開價200萬。朴樹回答就兩字:「不行。」小建問:「為什麼啊」朴樹說:「不喜歡這個品牌。」一個汽車公司,請朴樹唱年會。開了一個非常高的價錢。朴樹回復也兩字:不行!」小建問:「為什麼啊」朴樹說:「不能帶樂隊。」因為他對樂隊說過:「我不會瞞著大家偷偷去接商演。」而對於喜歡的,朴樹卻完全不計報酬。2015年,侯孝賢找他為《聶隱娘》配歌。朴樹爽快答應了,象徵性收了一點點錢。「我喜歡侯孝賢,喜歡他的工作態度。」這就是朴樹,和世界和解,但永遠堅守內心的朴樹。182015年10月,朴樹推出《好好地》。時隔12年,他終於又有了新專輯。於是,朋友圈又被朴樹的歌刷屏。「我們三年不露面,就被別人遺忘了,但朴樹消失了10年,大家依然喜歡他。」「演唱會上,我們忘詞,就是一片噓聲,但朴樹忘詞,歌迷大喊『沒關係』。」…………很多歌星不明白:為何大家那麼喜歡朴樹。歌迷袁佛玉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因為他身上藏著我們都曾擁有但又失去的真。」年少時,我們都曾傲嬌地想對抗這個操蛋的世界,但最終,我們都被這世界所同化,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但朴樹從來沒有變——即便和這個操蛋的世界和解了,他依然活得是他自己並且乾淨。袁佛玉:「與其說大家是在以愛護的方式善待朴樹,不如說大家是在以守護的方式,善待曾經那個真實而傲嬌的自己。」每個人心裡,都曾住過一個朴樹。每個曾經傲嬌的人,都單曲循環過一首朴樹的歌。19推出《好好地》新專輯之前。朴樹發了一篇長微博《十二年》。他在《十二年》里講了一個故事:「某人善畫竹,名滿天下。可老師對他說,你尚未入門。問:如何得入?答:要在心裡覺得你就是竹子。其人乃去,終日站在竹林中。風起,竹搖,其人亦搖。如此十年過去。一日,師往探之,見其在竹林中閉目凝神,隨風搖擺。師視良久說:好了,可這還不夠,你要忘掉你是竹子這件事。又三年。師復探之,曰:汝成矣。」講完故事,朴樹說:「我喜歡這種對待時間的態度。我們是不是非要那麼急迫不可?」人生與作品,不都如此嗎?急不得,需要「慢慢熬」。20所有喜歡朴樹的人,都記得他第一張專輯的封面:他站在一片麥田裡,乾淨短髮,穿一件白T恤,左手放在胸口。單純至極,乾淨徹底。16年後,他在復出新專輯里寫道:「今日歸來不晚,與故人重來,天真作少年。」也許,這也是他想對我們說的話:「何時歸來都不晚,亦可天真作少年。」▼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須經拾遺(ID:shiyi201633)授權,並不得用於微信外平台。法律顧問 | 重慶沁山律師事務所生命中總有一束光足以穿透黑暗徵稿徵集拾遺風格的「人物類」「觀點類」原創稿件,3000一30000元/ 篇(為做好拾遺,拾遺君甘願傾囊而盡,只求好稿)。徵稿郵箱:3452915316@qq.com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