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每年都會有學生或者青年學者問,新聞傳播學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並希望我推薦。其實不同的人的讀書興趣和研究旨趣是有差異的,因此他們眼中的所謂經典或者代表性著作,也就如同看山看水一樣,見仁見智了。美國著名的新聞傳播刊物《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在1999年冬季號上曾刊登一篇文章,通過調查業內專家,列出了35本「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新聞與傳播學著作」,這些著作包括英尼斯的《傳播的偏向》、李普曼的《公眾輿論》、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等等。網上有一份由香港城市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李金銓(Chin-Chuan Lee)教授2010年推薦閱讀的21本傳播學書單,包括李普曼的《公眾輿論》、施拉姆(第三作者) 等人所著的《報刊的四種理論》、羅格的《創新的擴散》、舒德森的《發現新聞》 塔奇曼的《做新聞》 甘斯《決定何謂新聞》、 凱里:《作為文化的傳播》、吉特林的《全世界都在看》的、 哈林的《未經審查的戰爭》的、 席勒的 《大眾傳播與美利堅帝國》的、波爾的《沒有邊界的技術》的、哈德特的《批判傳播研究》、莫利、陳光興(台灣)、霍爾:《文化研究的批判對話》、 威廉姆斯的《馬克思主義與文學》 、特納:《英國文化研究》、湯林森的《文化帝國主義》、 利比斯、卡茨的《意義的輸出:達拉斯的跨文化解讀》的、湯姆森的《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 賽義德的《解讀伊斯蘭》、 柯倫、格維茨的《大眾媒介與社會》、 柯倫、帕克的《去西方化的媒介研究》、羅伯特 K.莫頓的《大眾勸服》等等。(見下圖)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的社會思想研究所,由每位指導教師推薦兩本,形成了一份研究所必讀的書單,其中包括了Clifford Geertz的《論著與生活:作為作者的人類學家》,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Anthony W. Marx, Faith in Nation :Exclusionary Origins of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負》以及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等等。潘忠黨教授也有一份書單,這份書單後來就是黃旦和他主編的那套"傳播· 文化· 社會" 譯叢的基本書目。其中包括《交流的無奈》、《分割美國:廣告主與新媒介世界》、《話語與社會變遷》、《傳播生態學》、《廣告:艱難的說服》、《意義的輸出》、《作為話語的新聞》、《整個世界都在看》、《媒介效果》、《大眾傳播與社會》、《文化傳播》、《逼近聽眾》等等。 這些書大都正式了中譯本,也有幾本還沒有譯出來。潘忠黨教授在這套譯叢的總序中介紹說:這個譯叢的策劃起於1996年5月在杭州召開的第五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其時有兩個"研討會場",一是白天的正式研討,另一是入夜後的"神侃"。一群尚年輕或尚不太滄桑的朋友相聚,雖天南海北地"侃",卻不離共同從事的學術。大家都頗感慨,覺得自1980年代初以來,"傳播學"在雖有發展,但其學科領域究竟什麼樣,研究怎麼做,仍很朦朧。於是大家"侃"出編一套譯叢的狂想。這想法是系統譯介這麼三類書:(1)理論名著,(2)實證研究經典,(3)全面勾勒學科領域的論著和論文集。這些書要既有學術水準,又有可讀性;既可做專業教科書,又可成為高層次研修類讀物。……我們選「媒介·文化·社會"這麼三個詞命名譯叢,雖有靠近英國傳統的嫌疑(我個人倒更喜歡戴上這嫌疑), 但也說明我們力圖使譯叢不僅反映美國的文獻,而且反映來自其他國家的英語文獻。更主要的,這命名反映我們如下的考慮:第一,譯叢集中反映圍繞傳媒而展開的研究,所選書目主要來自通常稱為"大眾傳播"研究的範疇,而不反映其他傳播研究的領域(如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等);第二,既以媒介為核心,譯叢就應包括研究媒介生產(包括體制、機制、環境和運作)、媒介內容(或文本)以及媒介影響這三大塊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第三,大眾傳播的研究是多學科交叉的領域,因此,譯叢應包括不同學科、不同取向的有影響的著作(如借鑒社會學、人類學、政經分析、歷史研究等取向的研究);第四,大眾傳播的研究應當是社會與行為科學以及人文學知識整體的一部分,是對人類社會的象徵再現(symbolic repesentations)、這一再現的生產過程及其對人的心理、行為之影響的研究,因此,譯叢應具有與其他學科對話的特點,應包括來自其他學科、但其理論影響更重在傳播研究領域的代表性著作;第五,任何對大眾傳播的研究都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展開,有些非常有影響的著作,因局限於對特定社會、歷史事件的分析,不一定有跨文化的"移植"價值。因此,譯叢書目的選擇要看對我們思考大眾傳播現象的啟發意義,不一定僅按美、英的學科形象來確定,不需囊括一切。這些考慮的基本出發點是,大眾傳播研究是一個綜合研究領域(field of study),而尚不成為一個制度化了的獨立學科(discipline)。潘忠黨在總序中還有一段話,提到了其他幾本書。「有些根據以上考慮而應當包括在本譯叢的書,因已有中譯本或正在被其他學者翻譯而沒被包括。這些書有的是某一"學派"(姑且用這個有悖學術精神的名詞)的代表作,如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的社會學》(英國文化研究)和埃夫瑞特·羅傑斯的《創新的擴散》(美國功能主義社會學研究),有的是採用某一取向的經典著作,如約史華·瑪雅維茨的《失去的空間感》(象徵互動理論取向)。和賢托·阿岩加、當那德·金德的《事關重要的新聞》(量化的實證研究取向),還有的是對某一領域的研究可讀性極高的表述,如約翰·費思克的《理論流行文化》和文森特·莫斯科的《傳播的政治經濟學》或是另闢蹊徑、提出了影響其他學科的理論思考的著作,如丹尼爾·戴岩、艾利休·凱茨的《媒介事件》」。我就自己的閱讀體驗,也推薦幾本書,有些與上面幾位大師推薦的相同,不過也有一些不一樣。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目中有一些研究性的專著,也有一些教材性的參考書。有些書如羅傑斯的《創新擴散》、湯林森的《文化帝國主義》等,以及施拉姆和他指定的四大傳播學奠基人的著作,因已經廣泛流傳,就不列入其中了。1、《交流有無奈》作者指出,他其實是研究交流的失敗的的,是不可能的。他要我們放棄交流的幻想,斷言:「我認為,今天的任務就是要放棄交流的夢想,同時又保留它激發出來的好處。我們說,把交流當做心靈共享的觀點是行不通的。」又說,「我們永遠不可能像天使一樣交流,這是一個悲慘的事實,但又是幸運的事實。」他研究的是交流的失敗,所以他說:「交流是兩顆腦袋借精細無誤的符號手段產生的接觸。這本著作以廣泛的跨學科的人文視角,向讀者展現了傳播的觀念史,它不僅闡述了傳播觀念的歷史沿革,而且旁徵博引,論及歷史、哲學、宗教、文化乃至法學與技術史領域,將傳播的視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根本的問題。既體現了傳播學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種通俗大眾的表達方式激發了公眾對傳播學的興趣。該書在2000年榮膺美國傳播學會獎,這是美國傳播學界的較高獎項,並在傳播學界乃至公眾之間激發起廣泛的對話。這本書有兩個中譯本,一本由深圳大學何道寬教授翻譯,一本由復旦大學鄧建國博士翻譯。一本書,兩個中譯本,足見國內傳播學界對這本書的厚愛。2、《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本書著重研究了新的信息流動模式對社會行為的影響。作者繼承了場景理論和媒介理論,提出了將面對面的交往研究與媒介研究聯繫在一起的切入點:社會「場景」結構。作者認為電子媒介影響社會行為的機制是:角色表演的社會舞台進行了重新組合等。3、《傳播學批判研究:美國的傳播、歷史和理論》《傳播學批判研究:美國的傳播、歷史和理論》描繪在具體目標的追求中,思想的力量和專業的力量如何塑造研究興趣並締結聯盟的問題。什麼是傳播學的根基?什麼樣的社會理論使媒介和傳播學言之成理?傳播學經歷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發展過程,其間有吸納,有整合,這個過程是美國實用主義、德國批判理論和英國文化研究理論融合的過程。4、《沉默的螺旋》本書是傳播學領域的經典著作。在這本書中,作者論述了輿論的形成過程和機制。作為傳播學的基礎理論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論是諾依曼最著名的學說,該理論解釋了大眾輿論如何影響個體的意見及行為。這一理論被相關學科廣泛應用並不斷發展。作者在新版本中加進了對輿論學理論最新進展的研究,更加切合實際生活。5、《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在這本著作中,丹·席勒(Dan Schiller)將傳播理論的發展,放置在世界史與社會背景中進行考察。內容涉及美國的生產者共和論、傳播行為研究、從杜威至米爾斯的學說貢獻及缺陷;美國的大眾文化與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工業批判、文化帝國主義,以及文化研究的發展歷程。席勒提綱挈領地勾勒了歐洲大陸的結構、后結構與後現代派別,以及哈貝馬斯與政治經濟學的關係。作者不僅檢視傳播本身,更著墨於「傳播」與「勞動」這個較少在傳播學著作中出現的問題,並主張用「生產性的勞動」(productive labor)克服勞心勞力之分,如此才能建構「文化的勞動理論」。6、《至關重要的新聞:電視與美國民意》這本著作,通過實驗方法探討新聞中議程設置和鋪墊理論對電視受眾影響,研究AGENDA-SETTING的必讀書目。雖然,在社交媒體時代,電視的影響似乎在下降,但作者們的研究發現,頭條新聞對民意具有強大的影響,這一影響獨立於非頭條新聞的影響。每播出一條關於能源問題的頭條新聞,公眾把能源問題列為最重要的國內問題的比例就提高1%研究。作者們進一步的研究指出,電視新聞不僅是一個無人能敵的信息提供者,而且深刻地影響著美國人的政治生活。7、《公眾輿論》沃爾特·李普曼的本著作當之無愧的傳播學奠基之作,它首次對公眾輿論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幾十種文字,至今仍然保持著這個領域中的權威地位。其影響力經久不衰的奧秘在於,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輿論研究中一系列難以迴避的問題.比如輿論從哪裡來,它是怎樣形成的?它能造成什麼樣的結果?誰是公眾?公眾輿論是什麼意思?它是僅僅在公眾中傳播還是由公眾自己形成的?它什麼時候才能成為獨立的力量?它對成見、興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問題做了精闢而深刻的探討,完成了新聞史上對輿論傳播現象的首次全面論述,為後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礎。8、《國際傳播與文化間傳播研究手冊(第二版)》這是一部關於傳播學的實踐和理論研究的重要參考書,也是一部比較文化研究的參考書,同時還是一部介紹這幾個學科學術史的參考書。作為權威工具書,由四十餘位身處學科前沿的學者、專家通力合作,以傳播、文化和比較研究為主線,對跨文化傳播、文化間傳播、國際傳播和發展傳播四個領域的實踐和理論,從發端、發展到現狀進行了系統詳盡的論述。作者認為,同時研究超過兩種文化的傳播問題,以測試文化變異性的維度對傳播的影響,是必要的。絕大多數的跨文化研究,沒有包括某些個體層面的因素,這些因素是所研究的文化維度的影響與個體之間的介質。未來的研究必須將個體層面因素考慮進去。9、《媒介融合:網路傳播、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的三重維度》這本書的作者是丹麥知名教授,延森,明顯具有歐陸學者的氣質:思辨、批判。本書在哲學、符號學、社會學、闡釋學、控制論科學的跨度之大,令人咂舌。在延森看來,媒介融合帶來了研究上的轉向——從作為技術的媒介轉向作為實踐的傳播,後者的一個中心命題是特定的媒介與傳播實踐將對社會組織(從微觀到宏觀)產生何種影響?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解決交流與傳播觀念的理論規範問題,本書就是階段性的成果:基於對交流/傳播觀念史的考察,建構全新的認識論範式,既不同於法蘭克福學派,也區別於政治經濟學派。世界知名傳播學者利文斯通如此評價,「在這本集系統性、思想性和啟發性於一身的著作中,延森既提供給媒介與傳播研究一套激動人心的基本理論,又賦予了我們一套宏大而實用的工具」。10、《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這本書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是本書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繼暢銷書《心理學與生活》之後的又一力作。本書系統地總結了心理學在態度形成和改變方面的研究理論和實踐,從而幫助讀者理解你是如何影響他人,反過來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統性力量所影響的。本書包括了社會影響的所有內容:說服,依從,從眾,認知不協調和自我歸因,條件反射,社會學習,態度與行為的關係,態度的捲入,偏見,非言語交流,甚至閾下影響。11、《帝國之眼:旅行書寫與文化互化》旅行書寫如何為歐洲人生產出一個「歐洲以外的世界」?本書收錄了大量歐洲人18世紀在南美洲、非洲的探險故事,闡釋了旅行書寫在歐洲殖民主義擴張進程中的作用。本書作者既關注帝國主義事業中占支配地位的宗主國文化,也關注從屬的、邊緣的接受端文化,並強調兩者接觸之時產生的互動,讓本書成為旅行書寫研究以及(后)殖民批判領域的開創性著作。12、《麥克尼爾全球史:從史前到21世紀的人類網路》這雖然不能就是一本新聞傳播學的著作,但對我們理解人類的傳播網路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本書以最為簡潔、明晰的方式,呈現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全書以「網路」這一概念涵括人類文明由遠古演化至今的脈絡及其特徵,認為:在漫長的歷史中,文明生長的關鍵在於人們彼此之間結成的各種交往網路。從遠古祖先鬆散、零碎的交往網路,到早期農業社會的地方性網路,到電子時代的全球網路,交往網路的演變發展,也正是人類文明成熟發展的過程。13、《媒體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媒介世界:人類學的新領域》人類學家研究媒介及相關現象的一本文集。全書一共收錄了20個研究文本,涉及印度尼西亞、埃及、北美、、拉美、西亞、玻利維亞、奈及利亞、尚比亞、泰國、巴厘島等國家和地區,對媒介行為主義、表徵、國家主義、技術的社會安排、文化認同、公共領域等問題進行了談論。被認為是對早期的傳播人類學(或視覺人類學)範式的批判性修正。三個編者Faye D. Ginsburg是紐約大學媒介、文化與歷史研究中心主任、人類學教授。Lila Abu-Lughod是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教授,目前主要從事婦女研究。Brian Larkin是哥倫比亞大學Barnard學院助理教授。14、《表達自由——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研究》作者邱小平系美國華盛頓大學的法學博士和法律學博士,全書分"非常時期的言論自由"、"事先限制的實體和程序問題"、"誹謗和侵犯隱私"、"淫穢出版物"、"非政治性言論和非言論性表達"、"新聞自由"和"結社自由"等7個專題。主要通過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解釋和適用第一修正案的200多個案例,讓讀者了解美國是如何保障人民的表達自由,也從另一個方面回答了美國如此年輕的國家何以在短短的200年內成為一個超級大國。15、《全球傳播與跨國公共空間》信息和通信技術(ICT)的出現,使公民在跨國家溝通方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關於跨國公共空間也有許多令人興奮的猜測。本書通過調查信息和通信技術在全球治理框架的社會政治影響,介紹了當下國際關係的爭鳴。經典的哈貝馬斯理論考慮到國家主權和全球公民社會的當代趨勢,從根本上進行重建。也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自由言論沒有得到充分的保護,信息和通信技術的早期承諾作為一種開放的力量有可能將被抵消。16、《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這算不上傳播學研究著作,但對我們理解這個時代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卡爾·波蘭尼在《大轉型》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這兩本書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即二戰結束時提出來的。兩本書要解釋的是同一個現象:1930年代歐洲所興起的法西斯主義和包括社會主義在內的各種 『集體主義』。「卡爾·波蘭尼的《大轉型》的這本書首先是對資本主義——或者他所謂的『市場經濟』——本身的一個批判。全書的總體論點是『十九世紀文明』的解體並不是由於類似侵略或者革命這樣的外因造成的,而是 『社會為了避免被自我調節的市場的行為所毀滅而採取的措施』造成的結果 。根據波蘭尼,以功利主義對人類社會的理解形成的藥方為基礎而建立一個經濟體系從總體上說是不可能成功的,這種理解以『看不見的手』範式和自由放任原則為其基本理論要素;這樣一種奠基於個體的獲取動機(gain motive)和對飢餓的恐懼之上的『自我調節的』經濟體系『從其本性來說就是不可能的』。這種不可能性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即作為市場體系基礎的制度結構具有自我毀壞的性質並且使得資本主義社會不穩定。」17、《 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當代著名政治理論家邁克爾·桑德爾的這本書是一部關於自由的意義的重要著作,它追溯了本世紀後半葉美國民主的再造過程。針對公共哲學的概念,《民主的不滿——美國在尋求一種公共哲學》提出了一種哲學的論證和一種歷史的論證。其哲學主張認為,程序自由主義——一種聲稱政府應該對關於良善生活的各種競爭性見解保持中立的政治理論——是不充分的;其歷史的觀點則認為,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程序自由主義在不斷地為美國的政治話語創造辭彙,它已經排擠了共和主義對公民身份和自由的理解,並開始作為一種支配性的公共哲學大行其道。在桑德爾看來,程序自由主義已經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義,並給美國的民主帶來了災難性後果。只有通過恢復共和主義傳統,致力於共同體認同和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才能消除美國民主的不滿。18、《另一個地球:互聯網+社會》互聯網已經成為世界上大多數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但如何認識互聯網,如何看待它與人的關係,學界的探索還在進行之中。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院數十位教授聯袂推出的《另一個地球》是呈現「互聯網+社會」重磅研究成果。作者們在這本書中思考並部分回答了如下問題:發展和使用互聯網真的會如Engelbart設想的那樣拓展人們的智慧嗎?互聯網的使用會弱化社會關係或者降低經濟、社會、政治發展所需要的信息質量和信息多元化嗎?互聯網如何影響我們當今的生活質量,如何提高我們未來的生活質量?人、地域、團隊、組織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聯網?誰又被互聯網遺忘了呢?誰應該在網路社會中控制、創造、挑戰新信息?本書旨在通過跨學科研究,從理論和實踐上理解互聯網的社會角色。因此,本書採用多種研究方法,在經驗主義層面上研究社會對互聯網的影響以及互聯網對社會的影響。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