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香帥的《金錢永不眠》躺在行李箱里已經很久,這篇書評卻遲遲無從下筆。作為香帥每篇文章的第一個讀者和評論者,香帥的文章是瞭然於胸的。寫這篇書評的難點,在於說幾句自己認為新鮮的話。即便沒有新的思考,至少也要有新的表達。 香帥曾經問我:什麼是「金融學」?和「經濟學」的區別是什麼?作為一個經濟系的學生,在曾在金融學上花了十多年的功夫,這應該是個簡單的問題。然而,我卻一直沒有很好地作答。 脫口而出的回答,「金融」是「經濟」的一部分。顯然,這是個沒有意義的回答,既沒有說「經濟」是什麼,也沒有說「金融」是什麼,更談不上二者的區別。依據的,不過是一句陳詞濫調:金融是經濟的一個研究領域。其實,這句話本身也不準確。在傳統經濟系當中,金融的教授很少,金融的課程也很少,金融學研究的問題,經濟系的老師知之甚少,甚至不感興趣。頂尖大學的金融系,大多在商學院。從學術的組織構架上看,金融學已經獨立於經濟學,與管理、營銷、會計、戰略等共同組成廣義上的管理學。 真正回答這個問題,要看這二者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先說經濟學。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學,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後來的著作,在方法和分析上有進步(退步)和細化(走偏),但是在方向上並沒有突破。翻開這本書,共分為5篇,第一篇講勞動產品的提高和分配,包括勞動分工,貨幣的起源和作用,商品價格的決定,工資、利潤、和地租的決定;第二篇講財富存量的性質、積累和用途,包括財富的分類、資本的積累、利息、和資本的各種用途;第三篇講不同國家財富發展的不同路徑,側重於羅馬帝國崩潰之後的歐洲國家,包括城市的興起,城鄉的協同發展;第四篇討論政治經濟學問題,包括重農主義、重商主義、限制進口、通商條約、殖民地等;第五篇討論君主或者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國防、司法、公共工程、公共機構、禮節支出、公共收入、公共債務。 看來看去,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都是一部「經世濟民」的學問,講的是「國民財富」的來源、性質、積累、分配,都是些「高大上」的問題。其實,這本經濟學開山之作還有一個更加達意的副標題:「國民財富的性質與起源的探究」。說白了,這是「君主」的學問,「國家」的學問,不是站在尋常百姓的角度看問題的。 換個角度看,其實可以問的是,你學了經濟學能幹什麼?你會記賬嗎?那是會計專業。你會銷售嗎?那是營銷專業。你會管理嗎?那是戰略專業。你會管理信息系統嗎?那是信息專業。你會投融資嗎?那是金融專業。 說白了,倘若你學了經濟學之後進了一家普通的企業,那你的專業啥技能也沒教你。經濟學中的消費者行為,和市場營銷是有很大差異的。經濟學的廠商理論,和企業管理是有很大差異的。尤其是近代的經濟學,為了分析的便利,做了太多、太抽象的假設,和實際的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有很遠的差距。 反反覆復看,經濟學都是一門「國師學」,研究國民財富的來源、性質、積累、分配的這些大問題的,並不研究草根百姓如何生存。經濟學不教人如何就業,不幫助人們怎麼發家致富。想想古今經濟學大師,靠著經濟學發財的,還真想不出來有誰。凱恩斯可能是一個,可是主要靠的是投資。大名鼎鼎的歐文•飛雪、保羅•薩繆爾森等人,在現實世界里的投資和預測,都是一塌糊塗的。 那麼,學好經濟學能做「國師」嗎?看你怎麼定義「國師」了。政府是個龐大的企業,需要各種研究報告,市場也需要很多報告,學好經濟學可以打下基礎,加上你的努力,是可以寫一些好報告出來的。 可是若認為寫報告可以影響決策,改變歷史,不妨想想魯迅先生的話:「人類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初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但請願是不在其中的,更何況是徒手」。各式各樣的報告,甚至連徒手的遊行請願也算不上的,至少沒有像劉和珍君一樣用生命到街上去抗爭。倘若真被採用了,或者疑似被採用了,也不過是恰好順手合用而已,寫報告的人不用太過沾沾自喜的。讀書寫字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 那麼,經濟學沒有用嘛?也不能這麼講。不妨問一問,學哲學有用嗎?學歷史有用嗎?看起來也沒有什麼用的。可是,不懂歷史的人,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不懂哲學的人,時常會失去方向。所以,有些知識,本來就是沒有直接的用處的,是一個人自身修養的一部分。經濟學和歷史、哲學一樣,都是基本知識修養的一部分。不是沒有用,而是沒有直接的、必然的作用。 現在的大學,大約分為五個學院,文理學院、工學院、商學院、法學院、醫學院,其中的文理學院,包括傳統的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常常離直接的就業有一點距離,更多培養文史和科學修養。後面的四大學院,和就業的關係相對更加直接一點,也稱為職業學院。 經濟學和歷史、哲學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眾說紛紜,並沒有定論。你看哲學流派、歷史學流派,都是爭來爭去的,誰也說服不了誰。經濟學也一樣,古典、凱恩斯、新古典、新凱恩斯、新古典綜合、后凱恩斯,各成一體、互不買賬的。就其原因,就是沒有重複實驗,沒法驗證,被案例證否了之後,修訂一下繼續辯論,就這樣周而復始下去。 歷史只有一個樣本點,哲學、歷史、經濟學都是解釋歷史的,可以有無數種解釋,誰也說服不了誰。所謂學派,只不過是一個解釋的側面和角度。終究,是個思考深度和修養的問題,並沒有誰說服誰的問題。縱觀百年經濟學說史,各類學派競相粉墨登場,考校的並不是思考的深度和邏輯的嚴密,而是勤奮的程度和嗓門的大小,以及當時的歷史環境。最終決定誰佔上風的,是當時歷史浪花的顏色,而不是哪個流派更有道理。 羅賓遜夫人曾說,學習經濟學就是為了防止上經濟學家的當,這句話很有道理的。除了這個,經濟學其實也沒有太多的用處。當然,職業經濟學家中有一些有用的分析,比如宏觀經濟周期的分析。問題是,非職業的經濟學家也不知道誰是騙子,誰是有用的,無從分辨。 從一出生開始,金融學和經濟學就截然不同的。現代的金融學,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的資產組合理論,實質是為了解決人們的投資組合問題。這裡的要點,是金融學不關心「高大上」的「君主」或者「國家」的問題,而是關心百姓的問題。後來的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模型、有效市場假說、資本結構理論、市場微觀結構、行為金融理論,也都是沖著企業和家戶的投融資問題去的,著眼點並不是抽象的「國民財富」,而是具體的張三或者李四的財富。從「國家」到「居民」的角度切換,是金融學和經濟學的本質區別。 事實上,現代金融學之前的發展,也是沖著解決實際問題去的。比如,金融學的基礎,是計算現金流的現價,尤其是不確定的現金流的現價,這個是17世紀荷蘭人發明的,是現實問題驅動的結果。再比如,眾所周知的投資聖經《證券分析》,也是教人怎麼投資的。 這樣一來,經濟和金融的區別就清楚了。經濟學是「上帝」的學問,講的是「國民的財富」。金融學是「百姓」的學問,講的是你我他的財富。 香帥自畫像是「非典型博士,非典型北大教授,嗜武俠,星爺粉。不小心做了嚴肅學術的非嚴肅女青年」。這個非典型的北大教授,一腳踹開了傳統的國師情懷,從尋常百姓的角度,解析資本市場的暗流涌動。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香帥借歷史的鏡子,用武俠的筆墨,照今天的金融市場之亂花漸欲迷人眼。 既然誰也不是上帝,就安心做好自己的百姓,關心糧食和蔬菜,面向大海,春暖花開。北大國發院微信列表研究機構北大國發院智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企業創新創業調查未名湖數字金融研究教學項目北大國發院MBA北大國發院EMBA北大國發院管理博士項目北京大學國發院經濟雙學位國發院研究所會體育商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校友及學生組織國發院博士之家國發院BiMBA2015PTBiMBA2016朗潤EMBA那些事國發院研究所校友會北大國發院校友教授個人馬浩教授on戰略管理京晶課堂楊壯談領導力春暖花開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