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 清明節的遐想 ]今天是清明節,清明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怎奈小編背井離鄉,沒能回家,不知道有沒有跟我一樣沒有回家的人?無論你是否回到家中,是否為先祖添一抷新土,是否在外踏青。此時此刻,總有一個人在心頭縈繞,你在思念誰?清明時,有青青無邊的麥田,有曠野處不時炸響的鞭炮聲,還有上課遲到后的冠冕堂皇和大搖大擺。這是兒時的清明記憶。清明,在老家,和正月十五一樣,是需要出門上墳孝敬祖先的:用最精細的麵粉做最白的麵條和有造型的饅頭祭於墳前,白紙或灰紙剪成互相扯連的細紙帶(我們喊那叫孝紙)散掛於墳頭墓后,用以招魂。麵條煮熟,放入涼開水,撈入碗中,放點蔥花、辣椒和醋,孝敬於祖先墳頭。大人講,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為什麼只吃涼的食品?在我看來,清明,在北方是草木蓬勃生長的重要節點,意味著天氣變暖,而祖先可以換換口味了。「有兒墳上掛白紙,無兒墳上屙狗屎」,「有兒墳上飄白紙,無兒墳上草樹青」。一座墳頭清明是否掛孝紙,成了一個家族是否後繼有人、興旺發達、父慈子孝的標誌。一個墳頭上掛紙越多,說明墓主家族人丁越旺。這個講究,都是族上老人講的。他們講時,滿臉神聖,容不得我們小孩質疑。在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清除,並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孝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我小時上學,還沒有雙休日。記憶中,清明節從來沒碰到過星期日。那時父親還沒退休,哥哥工作在外,幾個姐姐對上墳根本不感冒。家裡沒有大男人,母親只好自己挑著祭品,四處在田野轉著,挨個上墳。我對上墳路線瞭然於胸,放學回家,站在門口,手搭涼棚,四下搜索,就知道母親的大致位置。我會麻利地幫母親將涼麵與饅頭擺上,又熟練地扯出一些孝紙,分散於墳的四周。插香,點鞭炮。祭祀畢,人雖離場,但孝紙仍掛在墳頭,風在吹,紙在飄。青草蔓延的墳頭與綠氣昂然的田野,被白紙點染,碰到藍天微風,青澀草香聞風亂撞,舒目清肺。從一個個長輩的墳頭走過,回到家,已到上課時間。那時可能是家鄉教育水平整體不高,我從未被老師布置的作業問題困擾過,一般是在上午最後一堂課上偷偷地提前完成當天的任務。一圈跑下來,也餓了。母親就將給祖先獻祭過的涼麵給我吃。麵粉是最好的,手工是最巧的,油辣椒是紅亮的,兩大碗,呼呼下肚,我才慢悠悠地去上學。我才不怕遲到呢,因為老師也是當地人,他們也要上墳,路上說不定能碰上他們呢。一句「老師,你也忙完了」,他就是有脾氣也會沒脾氣的。現在想來,清明,是一個與蓬勃大自然親近的最好的節日。對孩子來說,清明是春節的餘緒,清明是一年中「合法」響鞭炮的機會(那時除了紅白喜事,一般情況,只有過年和清明可堂皇地響鞭炮)。過了清明,鞭炮和過年的喜樂,才算是徹底走了。傷心中有些最後瘋狂的味道。也許,百般情緒里也夾雜著長大成人的願望。那時父親沒有退休,看到瘦小的母親忙東忙西,心有觸動,就想自己終於能幫母親干點事了。如今,父親已走兩年多了。因距離原因,未能在清明節給父親墳頭添一抷新土,掛一縷孝紙。儘管痛感失去父親,如同天塌一角,但不得不坦白,自己未能真正理解父親的一生。偶爾夢起,仍是他那挑剔的呵斥、嚴肅的神情。我嘗試修補父親的歷史,但在眾多親人口中,仍然零碎不堪。這個為家族犧牲最多的男人,就以這樣的形象完成了人生的謝幕。而我早已接過父親的角色,育子養家,嚴苛的模樣,明顯有父親的遺痕。這種既想擺脫,又無法扔掉的痛苦,外人無法體會。我在想,如果我百年了,是否也是以一個殘缺的父親形象離開親人。孩子在清明掃墓時,會以什麼情緒想起自己的父親?x 作品介紹 x這是一本漂泊流浪人的告白書每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內容。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