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李思《你的孩子是別人眼中的「熊孩子」嗎?》在外哺乳一直都是敏感話題,但帶著寶寶外出,難免會遇到這樣的狀況。近日,湖南長沙的一位母乳媽媽在哺乳時就遇到了一件讓她又尷尬又氣憤的事情。 「強烈呼籲公共場合多設立母嬰室,性教育課程早日入校園。」8月19日下午,湖南長沙的柏媽媽發了一條很長的朋友圈,裡面詳細講述了她上午經歷的尷尬遭遇:原來,8月19日上午,柏媽媽帶著5個月的女兒來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疫苗,打完之後孩子哭鬧不止,柏媽媽便抱著孩子到留觀室進行哺乳。可就在哺乳的時候,一位6歲左右的小男孩突然沖了進來,直接拿起手機對著柏媽媽拍照! 「連續拍了好幾張,然後轉身就跑。」柏媽媽表示,不知道男孩拍照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同時也擔心對方把自己哺乳的照片泄露出去,便一邊制止男孩不能拍,同時讓一旁的婆婆去追趕。 剛追上小男孩,小男孩的奶奶就過來了,說她孫子只有五六歲,什麼都不懂,還說柏媽媽和婆婆嚇到了她孫子。但在柏媽媽看來,對著別人隱私部位拍照是件很不禮貌的事,而且五六歲的孩子也不小了,家長也應該對其有所引導。隨後,雙方就此事產生了爭吵,在現場圍觀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紛紛勸起了柏媽媽,讓她「沒必要較真,只是小孩子不懂事」。 最後小男孩家屬將手機內照片刪除,警方也趕到現場進行協調。 對於這件事,大多數網友都在站柏媽媽這邊:@嵐嵐麻麻:會用手機拍照,還知道人家在餵奶,拍完還知道馬上跑掉,說孩子小不懂怎麼都說不過去!3歲就有性別意識了! @夏了夏天:挺討厭這種拿「不懂事」來說事的,小孩子不懂事大人也不懂嗎?做錯了事小孩不懂道歉,大人最起碼應該道歉吧?一副很有理的樣子,就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沒有是非觀,家長才要好好教育,不懂事不是理直氣壯的理由! @哼哼哈嘿:孩子太小……呵呵~這一句讓多少孩子免於責罰? @Rain:什麼叫「孩子還小懂什麼」?硬要說小孩不懂,那就追究監護人的責任!而且,小孩既然「不懂」,那又怎麼知道刻意偷拍別人的隱私呢?「熊孩子」,的確是一個令人頭疼的群體。他們總是有著極大的好奇心、破壞力和充足的時間。他們無厘頭的要求往往弄得你不耐煩乃至抓狂。他會刪掉你的文檔,摔壞你的模型,划爛你的屏幕,甚至還死乞白賴地要搶走你心愛的漫畫、遊戲、玩偶……深受其害的網友甚至總結出「熊出沒注意」的經驗帖,按「戰鬥力「將」熊孩子」們分成三個梯隊,七歲八歲狗都嫌的「熊孩子」們正是在那戰鬥力的頂端。 「小孩子不懂事」,這是許多「熊父母」最常使用的「擋箭牌」。也許新聞中孩子的奶奶也是抱著「這都不是事兒」的一種心態,所以才不去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在這種想法的支配下,許多家長振振有詞:小孩子不懂事,因此沒有必要約束他們,更沒有必要指責他們。 更有的家長甚至有這樣的想法:孩子皮一點才會更有創造力;孩子脾氣大以後才不會被人欺負;孩子厲害點好呀,這樣才有領導力……對自己家的孩子,父母常常因為「親情效應」,而看自己的孩子可愛可親。殊不知,父母這樣做會把孩子推進一個可怕深淵:「熊孩子」認為他們永遠不用承擔責任, 父母會為他們的所有行為埋單。 於是便有了下面的這些新聞:2013年12月,高速路上,孩子哭鬧著要玩方向盤,父母妥協,最終導致一家出車禍罹難;2014年10月,半塊從天而降的磚頭,砸在李女士頭上,李女士最後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而 「肇事」的半塊磚頭是小區一個10歲的熊孩子從8樓樓頂拋下;2015年7月,一個熊孩子在一家鋼琴店把可樂倒進鋼琴,導致琴鍵損壞,遭索賠66萬元;…… 有多少家長是抱著「他還小不懂事」的心態給這樣的熊孩子「擦屁股」,試想,他們的孩子長大成年以後會不會還抱著「我犯錯有人幫我解決」的僥倖心理?也許最直接的反應就是那個說出「我爸是李剛」的大熊孩子。為人父母者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更應該做的是,勇敢承擔起「規則制定者」、「規勸者」,甚至「懲罰者」的權威角色。這樣,才可以保證有朝一日,當孩子走上社會,不會被各種現實的規則碰得頭破血流。 1、及早糾正過分行為孩子雖然小還不懂得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不對的,但是他能夠從父母的語言表情中知道自己的哪些做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此,父母要對孩子的行為有明確的態度,讓他逐漸對客觀事物有判斷標準。如果孩子做的事情正確,父母要及時表揚孩子鼓勵這種行為,若答案是如果孩子有不正確的語言或者行為的時候,堅決不能姑息、遷就,及時遏制孩子任性的苗頭。比如,當孩子打人時,父母要嚴肅的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媽媽不喜歡打人的孩子。 2、設置行為準則給寶寶建立社會規範意識和界限意識要從小事做起,這些小事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這是家庭設計的十條行為準則,家長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經驗進行調整和增減。 誠實,不說假話。說話時看著別人的眼睛,不打斷別人說話。在公車上、電影院等公眾場合不大聲說話。允許別人批評,記得改正錯誤。在能力範圍內幫助別人。東西用完放回原位。愛惜自己的東西和玩具,不隨便損壞丟棄。做事專心,不一心二用。按時吃飯睡覺生活有規律。尊老愛幼懂禮貌,見人打招呼,會說您好、謝謝、對不起。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根據行為準備制訂相應的懲罰措施,這是幫助孩子建立「不良行為」與「懲罰」的因果關係。 3、立規矩的同時也要保護好孩子的天性其實淘氣是孩子的天性,有好奇心是孩子的優點。有些家長在孩子淘氣時也會對孩子進行打罵,但是這樣做會打壓孩子天性,降低孩子的安全感,次數多了,反而可能會引起孩子更嚴重的叛逆情緒與行為。 4、照顧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也都需要得到尊重,所以帶孩子出門的時候要照顧好孩子的基本需求,同時要關注孩子的動向,不要讓孩子故意做出什麼舉動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而一但孩子出現崩潰大哭或者是撒潑賴皮的舉動的時候,把他帶到角落或者是洗手間讓他安靜下來,然後跟他談一談,而不要在公眾場合對他大喊大叫。給孩子留有尊嚴的空間和平等的對待,也是讓孩子情緒管理提升的好辦法。不要熊孩子,首先不要做「熊」父母著名的英國教育學家斯賓塞說:家庭教育實際上就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煩躁,他也煩躁…… 而恰恰有了這面鏡子,父母們就可以明白哪裡不足,就可以提高和完善自己。同時,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家長的改變也會使孩子發生變化,教育就會在無形中產生效果。 對照下面這張表,可以透過孩子的一些日常表現,看到家長可能存在的、需要改進的不足:孩子的表現家長可能存在的不足自卑、脆弱父母其中可能有一個人是苛求之人喜歡暴力或奴性十足有一個喜歡打罵的家長膽小害羞管得過多,時常責怪,包辦代替不善良父母必有一方缺少同情心不懂是非專制,為孩子代辦一切,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小心眼缺乏寬容的家庭環境不上進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達不到,或者事父母對孩子放任不管懶惰父母替孩子做的太多喜歡埋怨可能有一個總是充滿負面情緒的家長脾氣暴躁可能有一個家長脾氣不好,習慣通過發火這種不良形式與人溝通自以為是家長寵溺不會關心人家長寵愛過度,不讓孩子表現不快樂,整天板著臉夫妻不和,或孩子與父母關係緊張過於敏感、多疑家庭不包容、缺乏溫暖冷酷、孤僻可能有一個放任不管或者喜歡暴力的家長自私可能有一個寵愛的父母每一個「耍熊」的孩子背後其實都有一個「熊家長」。父母對孩子的榜樣示範作用非常顯著而直接,再好的「言傳」都不如始終如一的「身教」有效,在孩子6歲以前,「榜樣」的力量尤其重要。羅靜《孩子越大膽子越小,是媽媽的關注太少了?》趙紅梅《為什麼孩子總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歡迎給我們留言,精選留言獲贊數最高的讀者將獲得愛心禮品一份!獲贊數以第二天上午10點時數據為準,每周五、六、日以次周周一上午10點時數據為準。十天內不重複獲獎。周四獲獎:一朵時光,領取獎品(一周內有效)!本篇文章為「父母在線」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回復「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