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原標題:[喜迎黨代會]威海:提升獲得感 增進百姓幸福感提升獲得感 增進幸福感——「喜迎黨代會 實現新跨越」系列報道之八發展水平更高,群眾生活更幸福。5年來,把公共財政支出的方向越來越多向民生領域傾斜,讓更多改革發展的紅利落實到老百姓身上,是山東威海一以貫之的追求。傾聽民意、關注民憂、化解民困,威海市各項社會保障和救助標準全省領先,城鎮登記失業率全省最低;各區市全部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驗收,人均衛生資源和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省定貧困線脫貧……事關老百姓生活的點點滴滴,成為政府謀求「大民生」的必答題,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臨港區草廟子鎮村民從風景如畫的草廟子河穿過,身後的新型社區讓他們圓了上樓夢。5年來,威海市在住房、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讓更多改革發展的紅利落實到老百姓身上。資料片果農於新華在文登米山鎮西山後村的暖棚內採收火龍果。通過發展特色農業,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了。資料片補短板120個重點村脫貧「摘帽」脫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在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幸福威海建設新跨越的征程中,決不能落下一戶貧困家庭、丟下一名貧困群眾。自我加壓、不留後路。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威海市向省委、省政府立下軍令狀:確保一年內基本實現省定標準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新起點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喚新作為。立足經濟相對發達、扶貧對象高度分散、基本沒有絕對貧困的特點,市委、市政府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經濟任務、民生任務推進,積極探索具有威海特色的精準脫貧路子。追溯過去,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市委、市政府邁出精準扶貧的鏗鏘步伐:全市農村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全市扶貧工作座談會、全市精準扶貧工作現場促進會議……一個個專題會議的召開,為不同階段精準扶貧工作指明方向,匯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威海市脫貧攻堅實施意見、扶貧重點任務分工方案、27個專項扶貧方案,20多個配套文件……一個個文件相繼出台,描繪出精準扶貧「路線圖」。市及區市兩級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797.8萬元,全市累計投入行業扶貧資金4.56億元……真金白銀的投入,推動脫貧步伐不斷加快。把產業開發作為精準扶貧的根本,圍繞特色種養、鄉村旅遊、城市化帶動、農村電商、光伏發電五大領域,因地制宜建設產業扶貧項目428個,當年實現項目綜合收益2460萬元,貧困人口人均增收480元……由「輸血」到「造血」,貧困村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創新搭建「精準扶貧直通車」社會參與平台,「中醫藥進農村」「就業大蓬車送崗下鄉」「精準扶貧巾幗行動」……一項項「直通車」活動深入開展,凝聚社會幫扶合力,精準對接扶貧需求,直接受益貧困人口3萬多人。精準發力,碩果累累。如今,再看威海大地,早已勾勒出一道道決戰脫貧攻堅、推動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摘帽」的美麗風景:——利用扶貧資金,省級貧困村文登區文登營鎮東杜梨村組織全村94戶群眾成立合作社,建起了170畝的桑葚休閑採摘園,桑葚全部進入盛果期后,預計年收入可達40萬元。——臨港區堅持產城互動,將17個村、2572戶、7546人集中搬進社區,同時精準對接區內企業用工需求和貧困人口就業意願,把培訓平台建到企業車間、現代農業發展基地,實現培訓后直接上崗,區內有就業需求的貧困勞動力就業率達到98%。——積極探索「互聯網+」扶貧模式,建成縣級電商運營中心3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點100個,其中重點村14個,形成產地直供、農商超對接的產業鏈,惠及貧困人口11494人,年可增收97.73萬元。——針對部分資源極度匱乏的重點村,充分利用村集體和貧困戶屋頂等空間資源,共為64個村(重點村49個)建設光伏發電項目56個,年售電收益293萬元,可帶動5168戶貧困戶年均增收602元。——2016年,開通了榮成市北盛家、臨港區孫家溝2個扶貧工作重點村城鄉公交線路,可帶動沿線42個村的群眾便捷出行,全市共投資1650萬元,完成扶貧村23.3公里公路改造升級工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充實壯大一線力量;構建產業扶貧體系,增強自我造血能力;創新社會扶貧體系,壯大脫貧攻堅合力;優化信息管理體系,動態進行精準幫扶……市委、市政府打出一整套扶貧組合拳,全市5082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省定貧困線脫貧,120個重點村脫貧「摘帽」。新學期首日,孩子們在新啟用的瀋陽路國小準備升國旗。去年,全市新建改建學校34所,增加學位2.4萬個,有效緩解了中國小大班額問題。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給市民辦理業務。威海市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僅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就由原來的281個工作日壓縮至28個。增福祉 民生旋律更精彩民生改善之路沒有終點。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困有所幫,抽象的幸福指數切實落到了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生活之中。五年來,威海市從老百姓最急需、最緊迫、最關心的小事細事入手,在住房、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方面頻出實招,織密基本民生保障網。就業是民生之本。威海市通過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提高全民就業創業質量。2016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54%,保持全省最低水平,創業擔保貸款發放超過5億元。做好聚焦民生大文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可或缺。去年,全市新建公共租賃住房項目514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95戶。此外,還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將持有《居住證》的外地戶籍居民全部納入基本醫保範圍,並享受威海市戶籍居民同等待遇。全市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17萬、92萬、56.4萬、71.6萬、60.6萬人;居民社保基本實現全覆蓋。抓教育就是抓民生。為了讓群眾共享到更加優質的教育,去年,全市建設項目學校34所,增加學位2.4萬個,有效緩解了中國小大班額問題。同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稚園15所,新認定普惠性幼稚園20所,全市普惠性幼稚園比例提高到80%,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覆蓋了越來越多的適齡兒童。不僅如此,威海市還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國家實驗區建設,累計評選38所市級特色學校,為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和健康快樂成長,打造了一批管理規範、特色鮮明、內涵深厚的品牌學校。全面推開中國小校長職級制改革省級試點,努力打造一支懂教育、善管理、高素質、專業化的教育專家隊伍。在全省率先在市域內全面推動城區國小生校內免費課後託管工作,有效解決了國小生放學早、家長照看孩子不便的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歡迎。不僅如此,威海市市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新模式校車運營管理、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3個項目列為國家試點,中國小校長職級制等近20個項目列為省級試點,成為全國首批、全省第一個所轄區市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滿堂紅的地級市。衛生與健康關係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五年來,威海市全力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人均補助標準由2012年的25元提至目前的45元,提高了80%;對12處縣級醫療衛生機構、52處鎮衛生院、29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1025處村衛生室進行規範建設和標準化改造;新建改造農村急救站23處並全部投入使用,基層醫療衛生設施條件得到改善;自2013年起,全市啟動實施了農村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共對全市27萬名適齡農村婦女進行了一輪全面篩查。真金白銀的投入,換來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五年來,威海市先後被確定為國家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首批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市、第6個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全國醫養結合試點城市和國家首批15個葯具自助服務發放機試點市,諸多工作領跑全省乃至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催開惠民之花。五年來,威海乒羽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帶動了全民健身熱潮。威海市圖書館、威海市群眾藝術館、威海市青少年活動中心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不僅如此。2016年,全市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群眾藝術館等文化設施的不斷完善極大豐富了群眾生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各區市在文藝院團送戲的基礎上,積極發動社會文藝團體參與送戲演出,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件件民生實事似春風拂面,一項項民生工程如暖流氤氳,回應著群眾的民生關切。毋庸置疑,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期間,威海市書寫的民生答卷,已載入史冊,成為永恆的記憶。文登區醫務人員在為參加「兩癌」篩查的居民進行登記。威海市農村婦女「兩癌」免費篩查工作,已讓27萬名農村婦女受益。重服務 當好百姓貼心人全面實行行政機關首問負責制,市民無論去哪個政府部門辦事或反映問題,都會有人負責,並且有問必答;辦張老年證,只需要在家裡點點滑鼠,就可以等著辦好的證件送上門;申辦建設工程項目,從以前的耗時281天壓縮到28個工作日……細心的市民不難感覺到,這幾年,我們生活的城市越來越宜居、越來越便捷。與此同時,到政府部門辦事「臉難看、事難辦、跑斷腿」的情況大大減少。提高群眾的幸福感,不僅要在硬體上捨得投入,更要放下架子、鋪下身子為民服務。去年,為進一步發揮政務服務平台作用,威海市積極探索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服務機制,依託新建成的政務服務平台,在完善網上諮詢、網上查詢、網上評價、網上投訴等便民服務和互動交流功能的同時,將網上審批分為事項公開、在線預審、全程網辦三個等級,詳細制定從網上公開到網上申報、網上預約、在線預審、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繳費、物流結果送達、全程監督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工作標準,借鑒「淘寶購物」物流模式,運用郵政快遞送達申請材料和相關證照,申請人不到政務服務中心即可辦理審批服務事項。確定市區兩級可採取全程網辦事項占政務服務事項總數的35.6%。目前,市政務服務中心已通過郵政快遞為申請人免費郵寄證照批文到家500多件。與此同時,根據市政府專題會議安排,重新調整中心辦事大廳窗口設置,在省內創新建立了由12385殘疾人服務熱線和行政審批、便民服務窗口組成的殘疾人綜合服務大廳,搭建為特殊群體服務保障的綜合平台,為全市殘疾人提供相關證件審批、就業保障金徵收審核和殘疾人就業創業、扶貧助殘、政策諮詢等一條龍服務。把百姓的難事當成政府的要事,把百姓的關注點作為政府工作的著力點,把百姓的所想所盼作為各級各部門的所干所辦。對於政府服務效率提速,企業負責人感受更為真切。2013年以來,根據市政府統一部署,威海市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模塊化審批流程再造,將原來由26個部門全程42道環節整合為項目立項、用地審批、規劃報建、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5個模塊,按照「一門受理、市區一體、聯審聯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模式組織相關部門同步辦理審批手續,審批時限由原來的281個工作日壓縮至28個工作日,減幅90%以上,打造了建設工程項目「市區一體、三級聯動、模塊化聯審聯批」的威海模式。2016年,市編辦會同業務主管部門、政務服務、法制等部門會商提出調整權力事項意見,提請市政府完成2批次169項行政權力事項調整工作。圍繞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市編辦減、放同步,推進政府權力瘦身。去年,會同業務主管部門、政務服務、法制等部門會商提出調整權力事項意見,提請市政府完成2批次169項行政權力事項調整工作。與此同時,緊扣企業和群眾需求減權,從市場和群眾反映最集中、要求最迫切的地方入手研究提出精準放權方案,年內累計削減市級行政權力38項。一項項飽含溫度的舉措,一組組令人鼓舞的數據,印證著市委市政府把一件件實事辦到民生最需處、最想處、最急處,將民生工程辦成了民心工程、熱心工程、放心工程。回首過去,我們欣喜地看到,五年裡,威海不僅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經濟發展成績單,更亮出了一份暖意融融的幸福答卷。(記者 聶宗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