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採訪/敖瑾5月29日,壹條能獨家報道了《貴州月度競價僵局》,這一報道引起了一位貴州電力人士的高度共鳴,在他看來,貴州電力市場的市場力其實並非一開始就存在的,達到如今的狀況,整個過程發人深省。以下是其口述實錄。2014年是貴州開展電力市場化交易的第一年,簽訂了100億的直接交易量(雙邊協商交易),但僅限兩個行業:電解鋁和氧化鋁。電解鋁全部簽給了當時的國電投,華電集團也簽了一部分。價格都是定好的,說白了是政府指導價,帶有計劃定向的特徵。2015年擴大了交易規模,把合同量增加到了260億,最終完成了180億。這一年參與的用戶擴大到10個行業,行業跨度大,量也翻了大概有三四倍(2014年的完成量是60億,其中有30-40億是跨年的量)。2014年到2015年的市場交易都處在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各發電集團也沒有很大的競爭,雖然規模很大,但基本上也是匹配好的,人人有飯吃,確定均衡的交易量,只是把價降下來而已,屬於名義上的市場。真正有競爭的是2016年,那時競爭確實激烈。貴州所有工業用戶開放進入市場,合同交易量從260億上升到了420億,市場交易量占整個用電量的45%。2016年是百分百的雙邊協商交易,沒有競價。當時的降價幅度也很大,平均而言超過7分。這個降幅是相當大的,因為基準並不高。貴州降7分跟廣東降7分是很不一樣的。並且7分是平均水平,也就是說可能還存在比7分降幅大很多的價格,所以說競爭可謂相當激烈。至於競爭是否過度不好評說,但對衍生的後果確實預估不足,比如市場力的形成,不可持續發展的產生。即使不是主因但也是助力。發電廠對2016年的激烈競爭並非猝不及防,但對2016年後半程煤價高企確實有點應對不足。2016年上半年還開放了除廣東以外周邊的周邊省份的跨省區電量也全部進入市場進行交易。這也屬於2016年的新變化。但正當所有人的市場意識正走向正軌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煤炭價格升高了。半年時間,煤炭價格上漲到與2013年同樣的水平。2013年的電價比目前的電價水平高30%-40%(按交易價格而言)。在這種壓力下,電廠無法經營下去。原來的經營測算全部崩潰,沒有人預想到煤炭價格會有如此大的波幅。因為燃料成本直接關係到邊際收益率的問題,邊際被攤薄后根本無法分攤成本費用這塊,因此整體費用上升,全行業虧損就來到了。在這種情況下,行業要生存,不能讓現金流斷裂,這就倒逼了市場力的形成。而輸配電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貴州省的輸配電價於2016年3月份核定下來,但整個2016年的長協在3月份前已經簽訂。當時長協的簽訂與廣東的模式一樣——價差傳導,即發電側下降多少,用戶就折多少。但在輸配電價核定后出現了一個問題:高電壓部分(如110千伏到220千伏)的用戶不受影響,並且還可能獲得更大的利益,因為這部分的輸配電價核定得相對偏低;但是到了110千伏以下的,35千伏的,20千伏,10千伏的這部分客戶,輸配電價偏高。按照價格公式計算,如果發電側降價降得不到位,就會出現比目錄電價高的情況,形成電價倒掛。反過來理解,在原始不降價的基礎上,電價的倒掛價差是在3分或者4分(以10千伏的相關標準計算),也就是說在電廠降價7分的基礎上,用戶相對目錄電價也只能拿到3分到4分的優惠。這時候已經不是用戶參加市場交易積極性高不高的問題,已經可以說是沒法參與了。到2017年重新開始簽長協時,火電側肯定降不下這麼大的幅度,用戶側(特別是低電量等級的用戶)需求又在攀升,這就導致了2017年,10千伏市場成交的用戶非常非常少,同比大幅下落。1000多個用戶裡面10千伏的用戶佔到700多家,用戶數量多,但用電量佔比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少,但這部分用戶就無法成交,就形成現在這樣一個狀況。總而言之,煤炭市場高企、輸配電價倒掛兩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貴州電力市場今天的困局。未來煤炭市場運行的水平線直接關係到價差空間有多大、市場能運行的空間有多大,這是一條邊界線。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