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被稱為人間天堂的杭州,最引人入勝的是風光如畫的西湖。讚美西湖的詩詞汗牛充棟,但是其中最為經典、最為貼切、立意最高、遣詞最妙的恐怕是那首:「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直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僅僅28個字,唱出了西湖的一切美好。把西湖的陰晴擬人化地比作美女西施的濃妝淡抹,此詩一出便萬口流傳。從此西湖又多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西子湖。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距今已經900多年,時任杭州太守的蘇軾所做。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生於宋仁宗景祐三年,也就是公元一○三六年。賞西湖美景令人大飽眼福,吃「東坡肉」又是大飽口福了。相傳杭州百姓為感謝太守蘇軾浚湖築堤、造福一方的政舉,「抬豬挑酒」送到蘇軾門前。蘇軾讓家人按他的方法把肉烹制,犒勞大家。百姓們感激蘇軾的情意,遂稱用這種方法烹制的肉為「東坡肉」。消息傳開,城裡大小菜館也紛紛效仿,至今「東坡肉」已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在今天的杭州城裡,還有很多很多和「東坡」兩個字聯繫在一起的景物,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人物甚至把他和這座城市聯繫起來了。蘇軾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在文壇上都享有盛名,後人稱他們為「三蘇」。唐宋散文八大家中,蘇氏父子佔得其三。古代啟蒙教材「三字經」中就有:「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說得就是蘇軾的父親蘇洵。在蘇軾的家鄉四川眉山有歌謠說:「眉山生三蘇,草木盡皆枯」,這意思就是說眉山的草木在三蘇面前都枯萎了,一點顏色都沒有了。之所以這樣,原來是顏色全跑到三蘇的身上去了。蘇軾21歲時,就與父親、弟弟一道,赴京參加科舉考試。當時任主考官的正是那篇流傳千古的散文《醉翁亭記》的作者、大文學家歐陽修。蘇軾的試卷《刑賞忠厚之至論》令歐陽修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他明顯地感覺到了這個年輕人的不同尋常,感嘆道:「三十年後,沒有人會再提起我,人人都會談論這個叫蘇軾的人的。」歐陽修為蘇軾的才氣所震撼,他為大宋朝能出現蘇軾這樣的才子連呼「可喜、可喜」。在欣喜之餘,歐陽修感慨地說:「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今天的我們應該為歐陽修900多年前閱卷時的那雙慧眼感嘆,為蘇軾能碰到歐陽修這樣善於識才的伯樂感到慶幸,更要為歐陽修「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的高風亮節擊節叫好。 書法經過初唐四傑到晚唐的顏真卿、柳公權,才算是徹底完成了楷書的成熟過程,楷書的創作也發展到了盡善盡美的階段,同時也進入了法度森嚴的階段,形成了唐朝「尚法」書風。從唐末經過五代十國到宋初,「尚法」書風一直沿襲下來。有法可依固然使得書法有了規矩和標準。但是,書法畢竟是人類精神的產品、藝術的創造,過於嚴謹的法度必然會限制人的創造性。宋初的書壇,缺乏引領時代風氣的書法大家。歐陽修認為:「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感嘆當朝沒有可以與前朝書法大家相抗衡的書法家。歐陽修感嘆「莫廢於今」的局面沒過多久就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產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因為蘇軾的出現。浙江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后張傳旭:「緊跟著晉唐這樣一個文藝繁榮、大師輩出的時代之後,要想在藝術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那必須獨闢蹊徑。所以最早是由蘇軾提出了尚意的口號。」宋代的大書家有一個明顯區別於其他朝代的特點,他們的文人修養之高是歷代書家所無法比擬的,而蘇軾就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宋代自蘇軾開始,那些著名的書法家,不論他們曾經做過什麼官,他們首先認定自己的身份是文人,心態自然也應該是文人士大夫心態。以蘇東坡為代表的宋人書法,追求的是以文章才學為根基的個體心性的自然流露,這就從根本上突破了唐朝以來以書寫法度為要義的風氣,而將藝術素質作為書法要義推到至高無上的位置。宋朝的文人們更願意寫出屬於自己的那份閒情逸緻,在書中同樣流露出屬於自己的率真性情。這也就是「尚意」書風的思想基礎。蘇軾的兒子蘇過在評論父親書法時說,他「並無意於以書自名,其書亦不過是其人的那種至大至剛之氣,發於胸而應之手罷了」,這就是說蘇軾的書法只不過是他超然物外、意欲「乘風歸去」精神的自然流露。蘇書那種傲岸磅礴、瀟洒出神的風格特徵也正與蘇軾本人英風逸韻、飄然欲仙的風采互為表裡。唐代大詩人杜甫說:「書貴瘦硬方通神」,這說明當時的人們是非常推崇瘦硬書體的。到了宋徽宗趙佶,更把瘦硬書體發揮到了極致。蘇軾卻針鋒相對地提出了自己的藝術觀點,他說:「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明確提出「短長肥瘦各有態」的主張,認為楊玉環和趙飛燕一肥一瘦,但並不妨礙她們都是傾城傾國的美女,只不過她們美的風格不同罷了。北宋的建立,結束了在唐以後五代十國的大分裂局面。可是北宋對外,處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軍事威脅下。對內,大大小小不同的政治勢力結成朋黨,新舊黨爭從來就沒有間斷過。神宗皇帝也有心改變這樣的局面,於是變法求新的重任落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肩上。27歲的蘇軾懷有一腔報國的熱忱,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但是蘇軾的謀划與王安石的設想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王安石提出要改變法制,蘇軾卻初生牛犢不怕虎,公然上書皇帝說:「臣竊以為當今之患,雖法令有所未安,而天下之所以不治,失於任人,非法制之罪也」。王安石要變法科舉,蘇軾又上《議學校貢舉狀》,再次反對王安石的主張。蘇軾的文章詩詞在社會上深得人們喜愛,不僅市井百姓喜愛、文人士大夫也喜愛。皇帝不喜歡他這個人,但是對蘇軾的詩詞文章也是愛不釋手。因此,蘇軾的文章詩詞流傳很快、很廣。他完全忘記了還有那麼多雙仇恨的眼睛在盯著他,沒有想到危險就在身旁,必欲除掉他而後快的人無所不在。元豐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對蘇軾早就心懷不滿的一些人摘取蘇軾詞句中的句子加以分析後上奏皇帝,說蘇軾「銜怨懷怒」、「包藏禍心」。如此大罪可謂死有餘辜了。元豐二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被捕,押解京師。史書記載了當時的情景:「頃刻之間,拉一太守,如驅犬雞」。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烏台詩案」。好在京城替蘇軾說話的人很多,加之仁宗皇后也親自出面求情,蘇軾這才獲赦出獄,發配黃州。首都師範大學書法文化研究所教授葉培貴:「黃州是蘇軾這一生比較特殊的待過的一個地方,他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黃州擔任團練副使。這個職位實際上是個虛的,主要的任務是反省自己的錯誤。因為這樣一個背景,所以他在這裡面其實過的是相當的不痛快。那麼來到黃州以後,他想起了白居易的一首詩,叫東坡種花詩。當時白居易也是因罪被貶,寫下這首詩的。兩個人的情境非常的相似。所以他就取了東坡作為自己的號,稱做東坡居士。」「烏台詩案」給蘇軾的打擊是相當沉重的,他因言惹禍,結案后被貶到荒僻的黃州,也不得不為溫飽奔走道途。他嘆他自己:「自笑平生為口忙。」放逐的生活使他的思想和文風發生了變化。「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仗聽江聲。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望卻營營,夜闌風靜縠(hu)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寒食帖》是蘇軾被貶謫黃州第三個年頭的三月初七寫下的兩首詩。因其第一句是「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後人稱其為《黃州寒食詩帖》,這是蘇軾存世作品中最為精彩的代表作,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三行書」。蘇軾在《黃州寒食詩帖》中情感波瀾起伏。前七行書家的心境還比較平和,書寫中規中矩,結字以扁平為主。隨著情感逐漸向激越過渡,用筆也逐漸沉著痛快,字形出現正斜交替變化,用筆無拘無束,率意奔放。書到後面,越發恣肆揮灑,特別是「哭塗窮」這三個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現在讀者眼前,產生了令人心驚膽戰的視覺衝擊力。隨著「死灰吹不起」全文戛然而止。《黃州寒食帖》的書法藝術語言運用得爐火純青、恰到好處。凝重與流動、豪放與平和,有機地融為一體。如果我們再把作者所表達的心境和書法綜合起來觀看,一幅日暮途窮,「斷腸人在天涯」的場景會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讀著這樣的文字,一股悲涼之氣,充塞胸襟。在手稿的結尾作者並沒有落上自己的名款,僅「右黃州寒食二首」便草草結束了。這在蘇軾傳世作品中是絕無僅有的。我們可以揣測蘇軾的心情,在這個暮春季節,面對連綿不斷的淫雨,外面到處是一片泥濘,一片蕭瑟,書家病後初癒,面對空灶濕柴,冷清之極,遙望家鄉,雲路隔斷。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此情此景,令人不忍卒讀。蘇軾作為宋代書壇「尚意」書風的開山之人,終其一生推崇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他推崇二王書法的「絢爛至極,復歸平淡」,王羲之那種不激不勵、平淡深邃的書法風格是蘇軾心中的最高典範。而蘇軾對唐代書法整體上評價並不高,認為唐人一味追求形式,缺乏新意。「尚意」書法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上,對於唐代「尚法」書風都是一種背叛或者說挑戰。但是在他需要明確指出一個他心目中最好的書法家時,蘇軾卻偏偏沒有提及書聖王羲之、也沒有提王獻之。而是出人意料地把這個惟一的選擇獻給了唐代的顏真卿。在唐代書家中,蘇軾惟對顏真卿情有獨鍾。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總體評價時,他說:「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他認為杜甫的詩、韓愈的文、顏真卿的書法、吳道子的繪畫至善至美,能達到他們的程度,天下所有之能事,就可以到此為止了。那麼,為什麼在這樣的時刻書聖王羲之卻沒有進入蘇軾的法眼呢?《書法》雜誌社編輯部主任朱培爾:「是因為他在書法標準之外,更看重顏真卿的人格魅力。在蘇軾的眼中,顏真卿其實是最符合儒家道德傳統的正人君子,這個方面他占的比重非常大。宋朝人論書往往把書品和人品聯繫起來,蘇軾也是贊成「書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觀點。」 元祐元年(1086年),哲宗趙煦登基。小皇帝年方九歲,由祖母高太后攝政。高太后是反對變法的。她對蘇軾的才華頗為賞識,於是重召蘇東坡回京。在政治漩渦中浮沉起落的蘇軾這一次迎來了他仕途最光明燦爛的一幕。高太后垂簾聽政,給保守派東山再起提供了條件,他們紛紛要求廢除王安石變法,徹底恢復舊制。但是這時的蘇軾已經不再年輕了。他認為對變法應該留利去弊。這自然又引起動蕩,於是有人將他比做第二個王安石。這一次不但改革派反對他,保守派也開始反對他。或許是看到自己的處境又一次陷入艱難,蘇軾心灰意冷。元祐四年(1089年)三月,他以龍圖閣學士出任杭州。元祐八年(1093年),高太后去世,蘇軾貶謫惠州。紹聖四年,又是一紙貶書飛來,蘇軾再次被貶海南的儋州,真正是到了天涯海角。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駕崩,即位的是宋徽宗,許多流放邊地的大臣接詔內遷,蘇軾也在其列。在天涯海角度過四年艱難時光、已經年過花甲的蘇軾根本沒有想到此生竟還能活著回去。回首多年的經歷,蘇軾情不自禁,吟誦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在回師北歸途經瓊州海峽時,蘇軾寫下了他一生中最後一件書作《江上帖》。《江上帖》用筆雄健,結字精美,章法自然,表現出他睥睨一切的氣概和「人書俱老」的境界。後人從筆跡中可以看出,蘇軾寫此帖時用筆已經出現顫抖,這是垂暮的病態顯露。蘇軾寫下《江上帖》三個月後,他便與世長辭了。公元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蘇軾病逝於常州,終年六十六歲。據東坡先生墓志銘記載,蘇軾去世的消息傳出,「吳越之民,相與哭於市;其君子,相與吊於家;訃聞四方,無賢愚皆咨嗟(jie)出涕」。在蘇軾去世一年後,朝廷對蘇軾的態度突然轉變,皇帝頒旨,嚴令禁止蘇軾的詩集文章,搗毀刻有蘇字的石碑,銷毀蘇軾的書法作品。蘇軾在詩中寫道:「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他認為只有胸中萬卷詩書,才能夠筆下通神。蘇軾是古代最先提倡提高書家知識修養的人,他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主張書家從對書法形成的依附中解放出來,書家的學識修養直接決定他的書法境界。黃庭堅評價蘇軾:「東坡簡札,字形溫潤,無一點俗氣。胸中有書數千卷,則書不病韻」,這就解答了為什麼蘇軾書法「無一點俗氣」的問題,蘇軾書法中所充盈的文章學問之氣,淋漓盡致地從筆墨之間散發出來,這種濃郁的文人氣息,自宋以來,一直影響了書法藝術道路900多年,直到今天。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