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2015年,「民歌四十」在台北舉辦。我們必須要承認,那怕是在大陸,台灣音樂的傳播力也是無法被低估的,比如羅大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除了羅大佑,這幾位台灣歌手,也是極好的。——主編:張三維1.胡德夫胡德夫是個台灣原住民。20世紀70年代,胡德夫與楊弦、李雙澤,推動了被稱為整個華語流行音樂啟蒙運動的「民歌運動」。而那句著名的話:「我們要唱自己的歌」,則是以此為背景。他因此也被稱為「台灣民謠之父」。作家龍應台評價他,「長得像流浪漢,唱得像吟遊詩人」,他是台灣文化史的一個標誌。2005年4月15日,胡德夫在台北開個唱。身處香港的龍應台得知,立刻乘機飛回台北觀看。演唱會當場匯聚了一千多位,功成名就的台灣文化人士及藍綠政治人物。在今天的台灣,能讓兩個黨派的政治人物,平靜並肩地坐在一起的,可能唯有胡德夫了。胡德夫的作品,充滿著濃重的土地氣息和悲天憫人的情懷,再加上他不加修飾、滄桑而真實的歌喉,使得他的歌有著一種獨有的悲壯和蒼涼味道。2.趙樹海趙樹海(右)19世紀80年代,台灣校園民歌全盛時期,「麗歌唱片」曾經出版了過民歌合輯,而趙樹海就是海山唱片「民謠風」系列的歌手之一。趙樹海自己作詞、作曲。1977年至1979年,他的創作推出了60多收歌曲。1983年,他因主持益智節目《大家一起來》而成名。於是因此轉型為電視節目主持人,如今可能很少人會知道他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了。甚至,如果你不是一個老台灣通的話,可能都不知道趙樹海的名字。但是趙又廷你肯定知道吧,趙樹海就是他父親。3.張懸張懸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民謠歌手,她也是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歌手。台灣和大陸,在對民謠的傳承和革新上有些不同。因而政治環境因素和保留的文化氛圍,都會對歌手的創作和作品的流傳有影響。張懸應該算是當代非典型台灣民謠歌手。張懸的身上有不少爭議,但從音樂角度她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民謠歌手。她敢做、敢想、敢唱,真性情的人沒有人會不愛。4.李壽全最早見到李壽全這個名字,還是在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專輯中。而在這張專輯的製作人一欄里,就是李壽全的名字。後來才知道,齊秦的《張三的歌》原唱也是他。李壽全的音樂聽來是傷感和惆悵的,這樣的音樂在1986年那個民謠盛行的年代,這與傳統民謠是有很大的差別,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優質。這位幕後音樂人在唱著自己心聲的同時,給那個年代給人們帶來了另一個看待社會的視角。畢竟,相較音樂能給社會帶來「改變」的難度,引起人們思考的才是最大的意義。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