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影片《羅生門》是電影大師黑澤明1950年的作品,獲1951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被譽為「有史以來最有價值的10部影片」之一。影片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筱竹叢中》,故事很簡單:武士武弘帶著妻子真砂遠行,途中遇到強盜多襄丸,武士在樹林里被綁了起來,妻子被強盜姦汙,最後武士被殺。六個人七次作證(樵夫作證兩次),七次說法各不相同。每個人作證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事實的真相就在證明的過程中被模糊了。半個世紀過去了,影片《羅生門》的藝術魅力絲毫不減,它在敘事方式、攝影技巧、主題多義性等方面,都值得電影創作者學習。本文試圖重讀影片中樵夫去森林裡砍柴一段,來看鏡頭的運用。樵夫去森林裡砍柴一段,大約有3分52秒,共有28個鏡頭,下面每個鏡頭依次分析: 鏡頭1:樵夫上山砍柴,運用的是全景鏡頭,由右向左移動拍攝。其中樹梢上的太陽如鬼火似的,具有挑逗性、危險性,營造恐怖的氣氛。鏡頭2:樵夫背後斧子的特寫,突出斧子向兇器一樣,猶如示威、挑釁,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拍攝時鏡頭跟移,由左向右運動。鏡頭1、2景別相差很大,運用的是兩極鏡頭(全景—特寫),造成強烈的視覺反差。鏡頭3:運用移拉鏡頭,表現正面走來的樵夫。正面表現人物,顯得嚴肅莊重。樹葉的陰影從樵夫的臉上滑過,表現人物的速度。鏡頭1、2、3是這段影片的開場白。鏡頭1是樵夫的主觀鏡頭,由右向左拍攝,鏡頭2由左向右運動,方向發生了變化,鏡頭3交待人物,這一組鏡頭是不符合常規邏輯的。鏡頭4:樵夫上山,由畫左向畫右運動,用來交待環境。前景上的樹榦越來越多,越來越密,形成一種壓抑感。在鏡頭運用中,橫移用來表現空間方向的變化,俯拍用來表現空間深度。鏡頭4結束時,樹榦幾乎佔盡了畫面的一半,形成一種阻塞、沉悶感。鏡頭5:同樣是交待環境,從樹梢下搖,來表現空間深度。樹榦占畫面的1/3多,有種壓抑感。鏡頭4、5主要是展現環境,雖然在一開始的鏡頭1種也交待了環境,但不明確。鏡頭6:樵夫過橋。運動拍攝,樵夫走的不是直線,人物的運動變化前後對比明顯。變化能夠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暗示後面將有事情發生。鏡頭7:樵夫向上看的主觀鏡頭,營造陰森恐怖的氛圍。鏡頭8:背面拍攝,讓觀眾參與鏡中人物活動。背面表現人物,能削弱人物的力量,為下個鏡頭做鋪墊。鏡頭9:樵夫上坡,側拍,鏡頭由左向右運動,表現人物的正常力量,向上的力量。鏡頭10:重複鏡頭7,加強恐怖氣氛。 鏡頭11:樵夫由畫左入畫,中間時拐彎,由畫左出畫,左入左出,改變運動方向,暗示觀眾將有事發生。用彎彎曲曲的樹榦作前景,表現人物心理。鏡頭內光線的明暗變化較多。人物運動在走到畫面中間時,向左拐出畫,而攝影機從畫左向畫右移動,兩者形成交叉,呈現出偷窺樵夫的視點狀態。鏡頭12:重複鏡頭1,樹梢頂閃現的太陽有種不安的氣氛。在這裡,此段落畫上了一個句號,山路結束 ,從下個鏡頭開始進入森林。鏡頭13:樵夫進入森林。在鏡頭11中,喬夫由畫左出畫;鏡頭13中,樵夫由畫左上山,人物的運動速度沒變,給人的感覺是速度加快,節奏加快。長焦鏡頭把局部放大,樹葉從臉部滑過,表現速度。其中樵夫下坡又上坡,給人重新開始的感覺。鏡頭14:攝影機拍攝樵夫的背面,時隱時現,表現神秘感。鏡頭15:樵夫臉部特寫,側面跟拍,向畫左運動。人物臉上光線變化多,速度加快。鏡頭16:正面拍攝,頭頂光線多,頂光加強,營造恐怖氣氛。人物運動速度發生變化,拍攝速度開始變慢。鏡頭17:樵夫發現了「市笠」(女人戴的草帽)。在這裡,第一次用了固定攝影,客觀交待事件,人工的痕迹很少,啟發觀眾思考,引起觀眾的注意。樵夫走到「市笠」的跟前,用的是跟搖。鏡頭18:樵夫繼續上山,緊跟人物。影調用暗調影調,表現凝重。樵夫的表情緊張。鏡頭19:正面拍攝樵夫,用的是固定鏡頭。鏡頭20:地下男人戴的頭帽的特寫鏡頭,然後鏡頭上搖,樵夫產生疑慮,覺得這一切不正常。鏡頭21:固定鏡頭,樵夫繼續前行,人物由遠及近,「繩子」的出現加重了樵夫的疑慮,開始東張西望。鏡頭22:樵夫的主觀鏡頭,發現遠處有東西。鏡頭23:護身符的特寫鏡頭,用切鏡頭,是為了不破壞節奏。鏡頭24:樵夫發現護身符,想走進觀察,結果被絆了一下,加強了恐怖的氣氛,為下個鏡頭做鋪墊。鏡頭25:樵夫剛剛站起,便看到草叢裡張開的兩隻黑色的手臂。此處用象徵的手法,局部象徵整體,黑色剪影代表魔鬼、死亡。這一鏡頭是本段落的高潮。鏡頭26:樵夫看到屍體,感到害怕恐怖,轉身跑掉,扔掉斧子。用側光,樵夫的右臉亮,左臉暗,明暗對比強烈。鏡頭27、28:結尾鏡頭,向畫右運動,鏡頭27有4秒,鏡頭28有7秒,兩個鏡頭接在了一起。用長焦鏡頭拍攝,可以對環境進行概括性處理、虛化環境,把局部放大。樹葉在人臉滑過,表現速度。透過對樵夫上山段落28個鏡頭的讀解,我們可以看到黑澤明大師的超凡之處,看到單個鏡頭對作品的重要性。鏡頭是一部影片的最小單位,這一點從格里菲斯開始就已經確立。任何一部作品都必須做到單個鏡頭的表述、表意、表情作用。《羅生門》樵夫上山砍柴的28個鏡頭毫無拖沓,每個鏡頭都有其所指和能指,是不可或缺的,從這裡可以看到大師用筆精鍊。同時,我們也不能因為重視單鏡頭的作用,而忘記了影視作品是一種綜合表現藝術,拍攝時應該從整體上把握,保持畫面的一致性,切忌由於對一個鏡頭的不忍割捨,而讓整部作品或某個段落有滯澀之感。《羅生門》的本段落中善於利用變化來突出被攝主體,表現節奏感。這些變化包括演員表演的變化,運動方向的變化,攝影技巧的變化,光線明暗的變化,人物速度的變化等等,這些變化牢牢地吸引著觀眾的注意力。變化中有對比,光線明暗的對比,動靜對比,快慢對比,景別大小的對比,對比鏡頭的運用清楚地顯示影片中的變化。如同《公民凱恩》開頭景深鏡頭的運用震驚了世人,黑澤明在影片《羅生門》樹林里橫移鏡頭的運用同樣具有開創性。《羅生門》作為一部經典的作品,它的攝影技巧和鏡頭運用值得我們學習!導演幫高薪高福利招聘啦!以上職位均需要2-3年影視行業運營、策劃及新媒體工作經驗簡歷與作品投遞郵箱chenyan@pengxx.com期待你的加入;歡迎自薦/推薦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