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如果壓縮兒童的遊戲期,沒有玩的孩子過早成熟,因為沒有「玩瘋」的童年,一輩子都在尋求補償。只有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玩的童年裡,蓄積了足夠的能量,才會對將來發展有後勁。 因為父母焦急,人為壓縮了幼兒的遊戲期。 讀懂孩子,首先要學會看懂孩子的玩。 如何為孩子提供機會、選擇材料與玩具,從玩中發現孩子的無限可能,讓孩子自主地玩,玩得快樂? 25日晚,靜安區芷江中路幼稚園園長、學前教育特級教師、特級校長鄭惠萍,從孩子的視角分享了「孩子的玩與其自身發展的關係」,教家長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玩耍。童年沒有「玩瘋」一輩子都在尋求補償有社會調查顯示:3歲前,就有四成孩子參加培訓;0至3歲參加社會早教培訓的孩子中,約有41.6%學拼音、英語、奧數…… 有研究表明,提早學習知識,影響右腦發展。 有些家長讓孩子過早識字,死記硬背,表面上認識了許多字,但會讓孩子的認知過早符號化,影響想象力發展和學習興趣; 如果孩子過早或單純地學習知識,其可塑性還會大大降低。 「每個階段的教育其實都是無可替代的,在學前階段,遊戲是兒童的權利,沒有遊戲就沒有兒童的童年。」 鄭惠萍說,玩是孩子幼稚心理的特徵表現,玩的行為就是幼兒特有的樣子,玩就是讓孩子像孩子的樣子生活。 如果壓縮兒童的遊戲期,沒有玩的孩子過早成熟,因為沒有「玩瘋」的童年,一輩子都在尋求補償。 只有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玩的童年裡,蓄積了足夠的能量,才會對將來發展有後勁。 雖然不少家長承認孩子的玩是有意義的,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不相信孩子有潛能自己玩,有能力玩出水平,往往又在「教」孩子玩,桎梏孩子玩的天性,束縛其表現自己的可能。 鄭惠萍認為,孩子的玩純粹為了愉悅,但家長要的是達到獲得知識的目的的玩,於是以「玩」的名義取消了孩子真正的玩。 事實上,玩是兒童的天性,兒童用自己的方法玩,孩子的玩就是快樂。 在玩中,孩子從來不缺少創意和方法,通過釋放兒童的天性,發現無限可能。看似「瞎玩」實則提升學習品質 一對家長對話,「樓上小姑娘真乖,我看到她又在寫字做算術。 你看我們家的孩子就會玩,會玩出什麼名堂?」在鄭惠萍看來,孩子在玩,的確會玩出名堂。 現在幼稚園里實際有兩類活動,一類是純粹的遊戲,一類是教學遊戲化,即「用遊戲的方式手段進行教學」,通過遊戲達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鄭惠萍說,這不是簡單地用「玩」來否定家長要求的「教的期望」,而是將「玩」視作教的機制。兩個孩子在玩規則遊戲——打牌比大小,一個男孩總是贏。老師問他有啥竅門?他說出牌時先記自己的牌,再比較他人的牌,看數字比快,不要看花紋。男孩在玩時會有意記憶、主動觀察、分析判斷、尋找規律。事實上,沒有孩子的玩,就沒有孩子的發展。研究發現,會玩的孩子聰明,喜歡玩的孩子快樂。 角色遊戲中,在角色與角色的交往中,孩子們要用語言溝通,鍛煉表達能力等。 在鄭惠萍看來,遊戲帶來的長期的利益,比如:學習品質、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並非一朝一夕。 孩子們透過玩,提升了創造力、主動學習、團隊合作、解決問題、人際溝通以及自信心和抗壓力等。幼兒自創玩法比成人規定玩法價值大 如何讓孩子玩得快樂,又有意義?鄭惠萍說,關鍵要用成人的教育智慧,呵護孩子的智慧。 她建議: ● 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要壓制; ● 要真切地去關注孩子自身發展的需要,給孩子一種開放的環境; ● 領悟孩子的學習有自己的特點,在玩中學,做中學,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在學。 家長還需切記: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盡量保持開放的心態,一旦變成功利、不顧兒童感受一味追求的目標,反而可能異化了遊戲。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