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19世紀的西方美術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頗為深遠,特別是對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來說受其影響尤為深刻。這種影響持續了五十年的進程,在美術史上被稱為「日本主義」熱潮。浮世繪的藝術語言表達形式如同的國畫,在日本的藝術發展史上起著貫穿經濟與政治的作用。那麼什麼是浮世繪?浮世繪對西方的藝術發展究竟起到了怎樣的影響?Japanese ukiyoe had a great influence in western art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specially for impressionist and post impressionist painters, it was particularly influential. The influence lasted for fifty years and was called "japonism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 As a form of art language, it's like Chinese painting and plays through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ole in Japanese art history. So, what』s the ukiyoe and what』s its ro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rt?丨什麼是浮世繪丨 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叫德川幕府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語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在日本的藝術發展史上,浮世繪的藝術表現形式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浮世繪的藝術,初期原為肉筆浮世繪,即畫家們用筆墨色彩所作的繪畫,而非木刻印製的繪畫。肉筆的浮世繪,盛行於京都和大阪,這個畫派開始是帶有裝飾性的。它為華貴的建築作壁畫,裝飾室內的屏風。在繪畫的內容上,有濃郁的本土氣息,有四季風景、各地名勝,尤其善於表現女性美,有很高的寫實技巧,為社會所欣賞。這些大和繪師的技術成就,代代相傳,遂為其後的浮世繪藝術,開導了先路。 江戶時代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晚期,它和的清代相吻合。由於經濟的增長,城市裡首先產生一種「町人文化」(即市民文化).由於市民文化迅速得到發展,作者雲起,需要量擴大,作品大量印製,以供需求。從而使肉筆浮世繪進入版畫浮世繪階段。浮世繪版畫的印刷技巧,初為單純的墨摺本,以後發展有丹繪和漆繪,用彩筆添入。真正的套色版畫錦繪,在公元1643年至公元1765年前後出現,浮世繪的印刷技術,達到一個高潮,如錦繡萬花,絢爛多彩,代表了日本民族在藝術上的高度成就。 浮世繪木刻歸納起來大致有兩種形式:「繪本」和「一枚繪」。所謂「繪本」,即是插圖畫本。它在江戶初期是以古典小說的插圖為開端,後來陸續出現通俗的插圖讀物,到萬治年間,隨著市民小說的產生,這種木刻繪本更加迅速發展。民間畫師菱川師宣便是這種「繪本」的創始人。「一枚繪」,即單幅的創作木刻,它給單獨欣賞一幅畫開創了條件,畫工也更精細一些。尺寸大小不等,總計有二十束種,均按刻制方法、套色多寡不同而分為「墨繪」、「丹繪」、「漆繪」、「浮繪」、「錦繪」、「藍繪」等品種。 浮世繪木刻技法不追求木刻的刀味,卻注意木質紋理的表現效果,而且對於線條的流暢放在極主要的地位,往往需要畫、刻、印三者共同合作來使作品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他們創造的木紋法、光澤法、雲母粉法、無色印刷法等等都是在力求線條與配色取得高度和諧這一目的上總結出來的作畫經驗,擺脫了過去向來使用毛筆的束縛。日本浮世繪是順應市民經濟文化高漲的年代而產生的,對社會生活有深刻的影響,因此,它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浮世繪的作者都出身民間,沒有一個御用畫家,但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由於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盛行,致使這種藝術失去了健康的內容,追求色情和低級趣味,漸漸地終於走向衰亡。浮世繪今雖已被現代印刷術所代替,但它那豐富的藝術成果依然為各國人民所珍視。 丨浮世繪的題材和類型丨 浮世繪的題材種類眾多,有美人畫、役者繪、戲畫、鳥羽繪、名所繪、花鳥繪、武者繪、歷史畫、玩具繪、相撲繪、子供繪、風景畫等等。在眾多的題材類型中風景畫、美人畫、役者畫和春畫是最為流行的。其中美人畫、役者繪和浮世繪後期的風景繪都是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風景畫浮世繪發展末期,以市井風俗為題材的創作已近枯竭,內容低俗。這時,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開創的風景畫為浮世繪增添了新的亮點。浮世繪風景畫大多以名勝為題材,隨著交通網的發達、經濟水平的提高,平民旅行熱不斷升溫。各地道路交通和沿途食宿設施日趨完善,從偏遠的山坳到汪洋中的孤島,都有道路或舟船連接,由此催生了大量以風景名勝為題材的浮世繪系列,日本人的親近自然之情也在畫面中溫和地滲透出來。 日本人十分敬重白色,把白色作為純潔的象徵,雪是白色,雪景的描繪是日本畫家最喜愛的風景畫題材之一,在日本的風景畫中,「物哀」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物哀」是日本民族自古以來最基本的審美特徵。他們將「物哀」美折射到各個領域的各個角落,其中浮世繪風景畫最具代表性。 代表畫家:葛飾北齋、安藤廣重、歌川廣重等 ▲《富岳三十六景》之《駿州江尻》 ▲《富岳三十六景》之《隅田川關屋》 美人畫 美人畫以年輕美麗的女子為題材。主要是描繪游女(妓女)和茶屋的人氣看板娘(招牌女郎),後來也有街頭美女的題材。浮世繪美人畫在很大程度上是對華麗服飾的描繪,每一幅美人畫佔據畫面最大位置的莫過於美輪美奐的和服款式和圖案。江戶時代被稱為「圖案與紋樣的時代」 ,「穿著的喜悅」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而成為平民大眾的普遍生活需求,艷麗的色彩組合與豐富的花卉植物紋樣使每一套和服都凝聚著一個美的世界。浮世繪細緻全面地反映了流行時尚,體現出新興市民階層的活力。 浮世繪美人畫中最重要的題材是歌舞伎繪。歌舞伎與京劇的類似之處在於也是以著名演員的個人魅力為感召,因此演員肖像是歌舞伎繪的重要內容。此外,歌舞伎的服飾道具之美也成為江戶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和浮世繪的絕好題材。表現歌舞伎的人氣偶像與花魁美人一起成為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的平民藝術。 代表畫家:喜多川歌麿、鈴木春信、歌川豐國等 ▲喜多川歌麿,婦女人相十品 役者畫 役者畫指的是歌舞伎演員的畫像。妓館和劇場是江戶人主要的消遣場所,藝伎和歌舞伎是遊樂界得寵的偶像,通過版畫做成的「美人畫」與「役者繪」也隨之走俏,大肆流行與市井之間,成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庶民藝術。役者畫刻畫的是從事歌舞伎表演的人氣演員。歌舞伎町是吉原地區除了風月場所以外的另一重要代表場所。江戶文化的三大支柱即為:歌舞伎、吉原與浮世繪。歌舞伎演員全部為男性,因此高明的畫師需要在表現女性扮相的畫作中暗示性地體現演員的男性身份。役者畫的名稱:雖然很長,但都有格式可循,例如《三代目尾上菊五郎之屋新兵衛》,其中:「三代目」指的是第三代傳人;尾上菊五郎」指的是演員的名字;「屋新兵衛」指的是演員所飾演的角色。 代表畫家:東洲齋寫樂、鳥居清信等春畫江戶時代經濟發達,在新興的江戶城,一些富有市民卻只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只有縱放情慾來宣洩心中的無奈。浮世繪對準江戶人胃口,直接挑起煽情的、養眼的趣味主義,性的內容在「浮世繪」中占很大成分。春畫是以性愛場面及相關事物為題材,亦可見將性器擬人化的手法。這類畫作在實用上也有做為情趣用品目錄及嫁妝之用。在當時的鄉村地區提到錦絵的話,多半就是指春畫。 あぶな絵則是較為含蓄的情色畫,有美人出浴、羅衫輕解等題材。因受到「春宮畫」的影響。其價格較一般浮世繪為高,且供不應求,因此絕大多數浮世繪大師幾乎也同時是春畫大師。 代表畫家: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鳥居清長等 ▲葛飾北齋春畫 花枝與海女 ▲喜多川哥麿作品《枕邊詩》 丨浮世繪的發展進程丨 浮世繪畫師以狩野派、土佐派出身者居多,這是因為當時這些畫派非常顯赫,而被這些畫派所驅逐、排斥的畫師很多都轉向浮世繪發展所致。浮世繪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同的時間下產生了不同的派別,不同的時代下也盛行著不同題材的浮世繪,從時間上來看,浮世繪的發展共分為四個時期。 初期,明歷大火(1657年3月2日)至寶曆年間(1751年~1763年)。此時期的浮世繪以手繪及墨色單色木版畫印刷為主。 17世紀後半,後世尊為「浮世絵の祖」的菱川師宣繪製了許多人氣繪本及浮世草子,其中《見返り美人図》為其代表作。在井原西鶴所撰的《好色一代男》(1682年刊行)中,有一段關於浮世繪繪在有12根扇骨的摺扇上的描述,是目前(2005年)已知的資料中最早出現浮世繪一詞的文獻。到了鳥居清信時代,使用墨色以外的顏色創作的作品開始出現,主要是以紅色為主。使用丹色(紅褐色)的稱丹絵,使用紅色的稱紅絵,也有在紅色以外又增加二、三種顏色的作品,稱為紅折絵。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鳥居派與歌舞伎業緊密合作,為歌舞伎設計、繪製看板,直至今日,現代歌舞伎的看板仍保有當時流傳下來的風格。 ▲菱川師宣《見返り美人図》 中期,明和2年(1765年)至文化3年(1806年)。錦絵在此時期誕生。 因為畫歷在俳句詩人及愛好者間十分受歡迎,明和2年開始有了畫歷交換會的社交活動。為因應這種大量需求,鈴木春信等人以多色印刷法發明了東錦絵,浮世繪文化正式邁入鼎盛期。由於多色印刷法需反覆上色,因此開發出印刷時如何標記「見當(記號之意)」的技巧和方法,並且開始採用能夠承受多次印刷的高品質紙張,例如以楮為原料的越前奉書紙、伊予柾紙、西野內紙等。另外在產能及成本的考量下,原畫師(版下絵師)、雕版師(雕師)、刷版師(刷師,或寫做折師)的專業分工體制也在此時期確立。此時期的人物繪畫風格也發生變化,由原本虛幻的人偶風格轉趨寫實。 安永年間(1772年—1780年),北尾重政寫實風格的美人畫大受好評。勝川春章則將寫實風帶入稱為「役者絵」的歌舞伎肖像畫中。之後著名的喜多川歌麿更以纖細高雅的筆觸繪製了許多以頭部為主的美人畫。寬政2年(1790年),幕府施行了稱為「改印製度」的印刷品審查制度,開始管制印刷品的內容。寬政7年(1795年),因觸犯禁令而被沒收家產的出版家蔦屋重三郎為了東山再起,與畫師東洲斎寫楽合作,出版了許多風格獨特、筆法誇張的役者絵。雖然一時間造成話題,但畢竟風格過於特異,並未得到廣泛迴響。同時期最受歡迎的風格是歌川豊國所繪的《役者舞台之姿絵》的歌舞伎全身圖系列。而歌川的弟子們也一躍形成浮世繪的最大畫派—「歌川派」。 ▲歌川豊國《役者舞台之姿絵》 後期,文化4年(1807年)至安政5年(1858年)。 喜多川歌麿死後,美人畫的主流轉變為渓斎英泉的情色風格。而勝川春章的門生葛飾北齋則在旅行話題盛行的帶動下,繪製了著名的《冨岳三十六景》。受到葛飾北齋啟發,歌川廣重也創作了名作《東海道五十三次》、《富士三十六景》。此二人確立了浮世繪中稱為「名所絵」的風景畫風格。在役者絵方面,歌川國貞師承歌川豊國,以更具力道的筆法繪製。另外,伴隨著草雙紙(類似現代的漫畫書)所引發的傳奇小說熱潮,歌川國芳等人開始創作描繪武士姿態的「武者絵」。歌川國芳的水滸傳系列非常受歡迎,在當時的日本引爆了水滸傳風潮。在嘉永6年(1853年)所刊行的《江戸壽那古細見記》中有一句「豊國にがほ(似顏絵)、國芳むしや(武者絵)、広重めいしよ(名所絵)」,簡單而直接地為此時期的風格做了總結。 ▲《東海道五十三次》 末期,安政6年(1859年)至明治45年(1912年)。 此時期因為受到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佩里率領艦隊強行打開鎖國政策(此事件日本稱為「黒船來航」)的衝擊,許多人開始對西洋文化產生興趣,因此發軔於當時開港通商之一的橫濱的「橫濱絵」開始流行起來。另一方面,因為幕末至明治維新初期社會動蕩的影響,也出現了稱為「無殘絵(或寫做無慘絵)」的血腥怪誕風格。這種浮世繪中常有腥風血雨的場面,例如歌川國芳的門徒月岡芳年和落合芳幾所創作的《英名二十八眾句》。河鍋暁斎等正統狩野派畫師也開始創作浮世繪。而後師承河鍋暁斎的小林清親更引入西畫式的無輪廓線筆法繪製風景畫,此畫風被稱為光線畫。歌川派的歌川芳藤則開始為兒童創作稱為玩具絵的浮世繪,頗受好評,因而被稱為「おもちゃ芳藤(おもちゃ為玩具之意)」。 ▲《英名二十八眾句》 但是由於西學東漸,照相技術傳入,浮世繪受到嚴苛的挑戰。雖然很多畫師以更精細的筆法繪製浮世繪,但大勢所趨,終究無法力抗歷史的潮流。其中,有「最後の浮世絵師」之稱的月岡芳年以非常細膩的筆法和西洋畫風繪製了許多畫報、歷史畫、風俗畫。他鼓勵門徒多多學習各式畫風,因而產生了許多像鏑木清方等集插畫、傳統畫大成的畫師,浮世繪的技法和風格也得以以不同形式在各類藝術中繼續傳承下去。 丨浮世繪對西方藝術的影響丨 浮世繪不僅是江戶時代最有特色的繪畫,而且還由於它對西方現代美術的推進作用而聞名世界,在西方甚至被作為整個日本繪畫的代名詞。浮世繪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對西方現今藝術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影響最為突出的當屬歐洲印象派繪畫。浮世繪的出現對於當時的歐洲印象派繪畫是很大的衝擊,除去內容的平民化很吸引人之外,使他們耳目一新的是藝術的構圖方式一樣可以表現透視關係、遠近關係,線條和無陰影的平塗一樣可以帶來立體效果和體積感,鮮明的色彩更具裝飾效果,多視點、非單一主體使畫面能容納更廣泛的內容。印象派描繪現實生活,比如巴黎市井文化。在繪畫技巧上不再象古典派那樣把陰影抹得光滑過度到看不出線條,反而強調平面塗色,不加陰影,保留線條,用色大膽艷麗。透視關係上不再嚴謹科學,進行了大膽嘗試。這些都和浮世繪的特點相吻合。 而在眾多的印象派畫家中,莫奈受浮世繪藝術影響最大。莫奈、對日本浮世繪版畫是十分讚賞,他也是最早傳閱和購買浮世繪版畫的印象派畫家之一,他收藏了包括葛飾北齋、歌川廣重等畫師的二百多幅浮世繪版畫,這些版畫如今還保存在他吉維尼的故居中。 ▲莫奈為妻子卡繆所做的人物畫像,全畫皆是日本元素,擅長畫光影風景畫的莫奈,在這幅畫卻用了寫實手法,質感飽滿。 評論界指出,莫奈的作品從186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了與浮世繪版畫的影子,在經過的1870年代對日本藝術的表面模仿后,從1880年代中期后的藝術作品中就可以找到莫奈對日本風格的借鑒。浮世繪版畫對自然景觀的多樣性表現、獨特視點的構圖、鮮艷明快的色彩,引起了莫奈對日本美術的深刻感受,並從中獲得了啟示。浮世繪風景畫尤其是廣重的作品中體現出的對季節與氣候變遷的高度敏感性,使得熱衷於捕捉自然界中萬千變化的莫奈在繪畫本質上引起了共鳴。他作於1880年代的法國南部海濱的一系列風景畫中,就可以感受到樹木、海浪、岩石、山巒的造型以及整體的構圖與空間表現,與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和歌川廣重的《雪月花》極其相似,主要表現在對景物的嚴格推敲、造型上追求簡潔明快的風格。 ▲莫奈 法國南部海濱系列風景畫 在1909年時莫奈接受美術雜誌的採訪時說過:「如果一定要知道我作品後面的源泉,作為其中之一的,那就是希望能與過去的日本人建立聯繫。他們罕見的簡練趣味,對我來說有著永遠的魅力。以投影表現存在、以部分表現整體的美學觀與我的思考是一致的」。 除了莫奈,梵高、德加、馬奈等一眾印象派大師的創作都受到浮世繪的影響。雖然印象派的成長與發展受到了多種因素的影響,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浮世繪版畫對其的影響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同時它也是印象派畫家在開拓新的繪畫道路上的有力幫手,不同的藝術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汲取日本美術的啟示。 總的來說,浮世繪對西方美術的影響不僅使文藝復興以來日趨完善的透視原理和明暗體系面臨挑戰,還從整體上促進了西方的藝術趣味、審美特質和表現手法的變革。結語當然,藝術的交流與融合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同時期的日本藝術家也同樣受到西方美術的影響,在他們的作品中顯露出「西化」的傾向。這是東方藝術第一次正面與西方藝術「相遇」,東西方美術通過相互影響與融合推動了現代藝術的發展,而浮世繪版畫正在其中起到傳播媒介的作用。《藝術市場通訊》主要面向藝術機構、收藏機構、藝術家、藏家、投資人、藝術從業者、藝術愛好者、藝術媒體人等等,為了更好的分類管理與提供服務,《藝術市場通訊》邀請大家留下您的姓名、聯繫方式(微信/常用郵箱)、從事職業、和希望得到的服務,便於日後合作和舉辦活動。留言方式:可直接在公眾號下方留言;推廣及合作可聯繫郵箱tina@chinartlaw.com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