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冬病夏治」療法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結合天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上進行藥物敷貼,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是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冬病」指某些好發於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變,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屬於中醫脾胃虛寒類疾病。「夏治」指夏季這些病情有所緩解,趁其發作緩解季節,辯證施治,適當地內服和外用一些方葯,以預防冬季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癥狀。 中醫的理論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一體之羸弱,消息皆通於大地」,「天人合一」,因此人體的陽氣與自然界生物的陽氣相接,季節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人的健康,中醫將之概括為「六淫」。其中,寒為「六淫」之首,主指體內陰盛陽衰,抵抗力明顯下降,寒邪入侵引發的疾病,其發病時間以冬季為主或在冬季加重。 在中醫看來,這類好發於冬季的寒邪類疾病適合在夏季治療。陝西天地人中醫研究院左都穩對其原理進行解釋:人體之陽氣「生於春,長於夏,收於秋,藏於冬」,冬季陰氣上升到達頂點,機體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陽氣不足。而一旦寒邪積久不散更傷陽氣,就會導致內寒。同樣,患者體質在這一時期也處於低潮,接受外界治療能力處於「不佳時期」,見效緩慢。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於氣溫升高,人體內陽氣上升,經絡通達,氣血充沛。利用這一有利時機治療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驅風祛寒,祛除體內沉痼,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預防舊病複發或減輕其癥狀,並為秋冬儲備陽氣,令人體陽氣充足至冬至時則不易被嚴寒所傷。 那麼,具體哪些「冬病」適合「夏治」呢?所有陽氣不足、肺氣虛弱及虛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在春夏治療都會比其他季節治療效果好。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結腸炎、凍瘡、胃痛、頸椎病、慢性腹瀉、感冒、部分虛寒婦科病關節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氣管炎、哮喘病、膝關節疼痛、凍瘡等效果顯著。三伏貼敷可以治療多種反覆發作及過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氣管炎;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小兒厭食;痛經等。三伏貼在夏天農曆的頭伏日期貼在後背一些特定部位上,不僅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病頻率,還可以提高患者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7月2日—8月21日伏前貼:2017年7月02日初伏貼:2017年7月12日中伏貼:2017年7月22日末伏貼:2017年8月11日伏后貼:2017年8月21日 伏后加強貼:17年8月22-9月2號貼敷以晴天的9:00—17:00為佳,建議大家去天地人中醫研究院各加盟連鎖店及各衛生室養生館等醫療機構敷貼。一、貼敷方法(一)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貼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貼敷局部皮膚(面積要大於貼敷面積),皮膚乾燥后,將貼敷膏放在選取的腧穴上貼敷。(二)每次藥物貼敷時間以不超過5小時為宜,兒童、老人及體質敏感者應酌情縮短時間。(三)根據病情每伏貼敷3~5次,連續治療3年為宜。二、選取穴位基本原則(一)根據疾病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如哮喘、久咳、肺痹、肺脹(呼吸系統疾病)應選取背部雙側的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位。痹症(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應選取病變部位周圍的穴位。(二)經脈所通,主治所及,循經取之,選穴不宜多。每次選用6-8個穴位。辨證取穴、對應取穴及陽性反應穴相結合。三、適應症(一)久咳、哮喘、肺痹、肺脹(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二)小兒體虛易感冒、反覆咳喘(呼吸道感染)者。(三)痹症(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怕冷,或遇寒加重者)。四、禁忌症(一)貼敷部位的皮膚有創傷、潰瘍、感染者。(二)對敷貼藥物或敷料成分過敏者。(三)皮膚過敏、瘢痕體質者。(四)急性發熱性疾病、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熱期及活動性肺結核者。(五)咯黃色濃痰、咯血、衄血或易出現口腔潰瘍等內火較重者。五、慎用人群(一)孕婦。 (二)艾滋病、結核病或其他傳染病者。(三)糖尿病、血液病、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腦血管病、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支氣管擴張、惡性腫瘤的患者。(四)疾病的急性發作期或加重期間。(五)二歲以下嬰幼兒。六、注意事項(一)一般對小的水泡,不必特殊處理,待其自然吸收,或外塗龍膽紫;若出現大的水泡,應及時妥善處理,以防感染。(二)配製好的藥物不可放置過久,藥物宜密閉、低溫保存。天氣炎熱、潮濕時,保留的時間宜相應縮短。(三)第一次貼敷的時間不宜太長,盡量不要把皮膚貼出水泡,以免影響以後的治療。(四)貼敷部位的皮膚如出現紅斑、水泡等,應謹慎進行下一次貼敷治療。可更換腧穴或待皮膚恢復正常后再進行治療,要注意減少貼敷治療的時間。(五)久病、體弱、消瘦者,用藥量不宜過大,貼敷時間不宜過久,並在貼敷期間密切注意病情變化和有無不良反應。(六)患者在貼敷后不要劇烈運動,避免出汗,盡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七)患者在貼敷期間的飲食應清淡,應盡量避免食用寒涼、過咸等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應慎食海鮮、牛羊肉等和肥甘滋膩之品,以免誘發過敏反應及減弱藥效。(八)在取下貼敷劑后,可用清水沖洗局部。不宜搓、抓、撓貼敷部位,也不要使用洗浴用品及塗抹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