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學《離騷》,學會發牢騷文唐中雲《離騷》很古奧,在中學生眼裡好像很難的樣子,講起來有些費勁。同時也有些費力不討好,能不能有一個很親切的目的,讓學生學起來帶勁,老師教起來有意思。我反思以前的教學有點把《離騷》想得太高大上,如學習《離騷》中屈原的高尚人格;學習《離騷》中的比興的手法和香草美人的美政思想等等。這樣的目的高則高也,卻容易讓學生敬而遠之。這次我打算讓學生自己來定義學習的目的。也就是我試著不預設目的, 一起和學生理解《離騷》寫了什麼, 我們有沒有學習它的意義, 如果有意義,那麼意義在哪裡。所以講課時我和學生都很放鬆, 我們只是想知道屈原在離騷中講了什麼。 《離騷》詩歌有三百七十六句,我無法給學生講那麼多, 語文教材選的是從「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堅」到「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選文無疑是經典部分, 但是由於前面沒有,學生接觸起來有些突兀, 我想乾脆從頭講到這兒,保持相對的完整,共130句。為了讓學生降低閱讀的難度, 我在給他們的篇子上已經給特別生僻的字注好了音。 因為讓討論我們今天學習離騷有無意義, 學生聽得很認真。 仔細思考每個字做什麼講。我們用了4節課的時間來疏通詩句的意思,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離騷, 我藉助了一些訓詁學的常識, 比如說怎麼判斷哪些是香草, 一般都帶有「草字頭」如蕙、茞。帶絲的字都和絲織品有關,如果做動詞就會和用絲穿起來有關,比如「蕙纕」就是 「用絲線把香草穿起來裝飾自己」。還在串講的過程中體會詩人的言外之意,比如表面上是詩人用香草在裝飾自己,實際上想說什麼呢?學生自己推出了比喻象徵的手法,香草比喻自己高潔芬芳的品節。依次類推,他們還發現了幾個類似的系統如賢臣系統,眾芳、香草也可指賢臣;小人系統如桀紂、黨人、眾等。這樣一整合,理解起來就容易多了,學生自己能解決「鷙鳥之不群」「方圓之不能周」。他們也就懂了屈原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孤獨感。學習的過程很輕鬆,因為目的很簡單,知道他要講什麼,學生聽得很專註,不是為了考試,只是為了判斷學習它究竟有無意義。所以,四節課很充實就下來了,沒有孩子打瞌睡,很神奇。我心裡特別想知道吸引他們的究竟是什麼? 二、學生挖掘的意義讓我欣喜第五節課是討論《今天我們為什麼學離騷》的時間。其實我內心是很忐忑的,如果學生的意見是沒有學習它的必要,我會不會很尷尬。回頭一想,即使如此,也沒什麼,至少他們知道了《離騷》大致是什麼樣的。 討論真正開始時,卻給了我特別的驚喜。我請大家暢所欲言,講講自己的認識。學生1:學習《離騷》,讓我真切地了解到了屈原,他不僅是高大上的愛國英雄,更是一個內心充滿矛盾的人。學生2:學習《離騷》,讓我明白了堅定自己內在的志向是多麼重要也是多麼艱難。學生3:學習《離騷》,讓我知道了發牢騷也是有境界高低之分的。《離騷》就是發牢騷的頂尖之作,用合適的形式,用不斷反覆表達的主旨,讓詩人的情感深入人心,我知道了何為「雖九死其猶未悔」。學生4:學習《離騷》,讓我看到了屈原內心的高貴的出身以及高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一點我們現代人是有欠缺的,我們只想享受其成果和榮耀卻不願承擔其責任和使命。「豈余身之殫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就可以看到那種責任感。學生5:學習《離騷》,讓我看到了詩歌的自我勸慰、自我鼓勵的作用,正是通過詩歌,屈原跨越時空,在過去,在「三后」那裡找到了知音,從而堅定了自己的志向。否則他很可能堅持不下去。學生6:我看到了屈原非常強烈的時間意識,時間的流逝與偉大功業之間的矛盾,讓他更要抓緊時間來發展自己的內美修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當我背起這些句子,彷彿就有一種聲音在提醒我要抓緊啊,否則就來不及了。……沒有一個學生說學習它沒有意義,我們在學習這些已經死亡的詩歌形式,浪費了時間和精力。相反還有一些學生讓我帶領大家學完整首《離騷》。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屈原用《離騷》這種楚地詩歌形式來抒發內心的苦悶的創作方式。因為我們也有牢騷,我們也經常在發牢騷,我們能不能把牢騷變成詩歌呢。 三、我也來用詩歌來宣洩牢騷於是,我留了一個作業,請用離騷體的形式自創一首詩歌,表達你內心深藏的苦悶或思考。長短不限。一邊在心裡想他們能寫出來嗎?一邊又相信他們確實有很多牢騷的。作業布置后的第二天凌晨我收到了高美同學的詩歌,那種不眠夜對於星空的痴迷,讓我讚歎。 月流光而入戶兮,鳥獸寂而人靜輾轉乎未能眠兮,詩興逸而遂起 夜將光與其人遺兮,欲憑空而掇月世人皆寢而未見兮,惟吾知其觀綺 空明乎月光兮,而今其人何在裁星空以為翼兮,吾獨身亦何懼是自詡為騷人兮,遂放聲而為歌漫漫乎長夜兮,而余將何以從 ——高美這下我放心了,等待精彩繼續。在我及時在語文課上點評這首詩的意境美和想象的大膽后,又收到了周欣桐的作品。 駕長車以走八荒兮,求一人與相知披星辰而飾寶玉兮,吾採薇而食游四野愛美人兮,世笑我無所局無定而常落魄兮,故香芷不常尋也欲求禠以佑黎兮,奈神之不垂青朝采蕙茝於泮兮,夕見氓重菌桂不知極樂以何現兮,奏笙簫與哀笛問蒼天以何墮兮,斬巨蟒並三夷吾功業終不察兮,忍能碌碌與庸夫心既亂而倍思卿兮,回吾車以改路尋德澤降爾兮,終不得餘閒苦禺谷嘆落照兮,竟不思月華縱九死余無悔兮,所求者唯暖、光也度三秋如三載兮,願長生以卒業豈貪人間之時兮,苦春秋之易逝謇白駒之不復兮,願君與吾同袍友與業皆無朽兮,魂與魄相繚二者皆無覓兮,悲浮生之無幸怨飆九天之上兮,泣鬼神與鳳凰天亦無可耐兮,不若淡泊以曰歸兼日月渡滄海兮,裁芭蕉以為舟尋一地以終老兮,吾不思反也亂曰:斜月皎皎,濛霧蒼蒼酒濁茶涼,油盡燈黃夜魅驚坐,對鏡失頹唐終得鬱悒兮,又豈敢墮潔凈之靈?束濁身以修善兮,獨凈於浮沉耳 ——周欣桐 神兮鬼兮天兮靈兮道兮,草兮木兮鳥兮獸兮蟲兮,其遠方兮,其遍布兮,皆謂以自然。自然之廣兮,載乾坤以朝夕;自然之微兮,雕魚蟲一鱗角。 掇朝露以為潤兮,擷月落水之浮光。集枝頭鳥之初啼兮,馥蘭澤以為墨。潛心靜氣兮畫天地之山川,亦不足現其微末! ——徐霄萌 望明月之潔白兮,哀嫦娥之孤寂。觀離樹之烏鵲兮,悲無枝以為依。飲寒風之刺骨兮,懼途遠而無朋。盼春雨之料峭兮,得摯友共朝暮。 夫「一世」之友誼兮,但一時之利耳。夫「千秋」之偉績兮,但三秋之勢也。不如飲酒而作畫兮,唾人心之善易。歌美人而抒志兮,上青天而攬月。 割長夜為墨襟兮,攜兩袖之清風。摘繁星為明目兮,察漫路之曲折。吞長河為憂腸兮,納萬物之鬼魅。棄金屋為糞土兮,立五嶽之山巔。 欲駕長風而歸去兮,唯戀楊柳之依依。又念大醉而飄飄兮,只恐瓊樓之玉宇想我來思之煢煢兮,獨嘆雨雪之霏霏。可憐徘徊之離人兮,應倚朱桿之凄凄。 待酒醒而彷徨兮,始獨舞而泣涕。知路遙之坎坷兮,難遺世而獨立。慨幽夢之落花兮,憶流霜滿江樹。望天涯之斜月兮,思人世一炊夢。願月華常伴與君兮,不知東方之既白。 ——陳易磊 哀人生之多艱兮,年少始有感怨作業之多兮,抓耳腮以解愁草木枯乎塵霾兮,寒冬以作詩纖蛇群群眠冬兮,吾慘壓于山下臨窗而思之兮,固民生之喜悲夫陶潛兮隱於人境,扈辟芷而舞桃源夫屈平兮愁乎國難,長太息以掩涕人生之憂樂兮,固不能指其一端然人生而急升天際兮,何不樂乎此時夫人生亦惟一兮,何不盡享此世之繁華況作業兮乃一時小事,憂之為何其考試兮?其溫飽兮?此細枝末節兮,固不如賞萬千世界驚雷怒劈三尺之冰兮,臘梅獨搖曳顯色白卷既化春蝶兮,筆舞花之點蕊人曰學之不易兮,吾獨享乎其中! ——曽思航 登雷峰塔昔日登西湖之雷峰塔兮,吾曾陷乎深思。登頂浩蕩而曠遠兮,孰記塔底之頃頹。雖承千載之歲月兮,今而搖搖無人問。 雷峰塔倒兮白蛇出,此乃民間之素傳。知其僅為傳說兮,余獨感乎其中。法海只知白蛇之妖兮,素不解兮情深。楚王堂堂帝王之身兮,終不察乎屈原。嘆兮嘆兮,世間有多少事吾不解。悲兮悲兮,世間有多少人為吾冤。瞬兮日兮月兮年兮,許曾無意而傷人。是乃吾之過錯兮,余憤乎吾不得免。思兮思兮,為之奈何?惟當盡余之所能兮,盡善以對蒼生。 然人生之有限兮,吾命難過百年。輪迴道中無情兮,前世必將渾忘。縱遺物與人間兮,許終將如雷鋒舊塔之悲涼。吾不得為素貞兮,長生而待乎許仙千年。吾難以為屈原兮,離騷明志以留萬年。許吾道之不足兮,吾不願苦待長遠。一萬年太久兮,吾只願爭以朝夕。 ——崔菡雪人生的離合、知音的難求、學業的苦悶、現實的矛盾都會引起學子心中的牢騷,而從《離騷》中學生學會了如何用詩歌來表達,即用形象來作比,用「兮」來表達情感的搖曳,用不同的意象的同義反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一篇知中三致意焉」,通過詩歌宣洩了情感、寬慰了自己並且修正和提高了自己。經典的詩歌的魅力是無窮的,我自己並無多少詩才,但是我在實踐中逐漸領悟到了我要儘力把他們帶到最美的詩歌那裡,並且引導他們去關注詩歌本身的美好,然後給學生空間,讓他們去表達,最終的結果只能讓我們驚嘆!這就是詩歌對孩子的魅力。所引詩歌都來自清華附中高一11班學生。在此感謝!【作者介紹】 唐中雲,清華附中語文老師,高級教師,熱愛課堂,熱愛古文。特別鳴謝書院文化發展基金會敦和基金會章黃國學有深度的大眾國學有趣味的青春國學有擔當的時代國學北京師範大學章太炎黃侃學術研究中心文章原創丨版權所有丨轉發請注出處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