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念佛時的正念正知(選自《念佛法門與正念正知》) 仁禪法師開示關於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仁波切《教誨黎明曙光》中「勿失穩固念知對治法」這一句中正念正知的內容,下面再結合念佛法門講一下。 正念正知的定義(一)正念 什麼叫正念?大恩上師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在《教誨黎明曙光講記》中說,對於什麼該取,什麼該舍,心裡不忘記,時時能記得。這個白話解釋非常準確,但有些人沒有教理基礎,也不一定真正理解。依文解義,正念也就是憶念,安住在某一個法上,對現在的所緣——一句佛號、生起次第的本尊、種子字、月輪觀等的憶念,安住不動,心當下正住在那個法上,不忘記所緣。例如現在念南無阿彌陀佛,佛號就是你的所緣,這個所緣叫正念,念佛的時候,佛號不要忘記了。 (二)正知什麼叫正知呢?堪布仁波切《講記》說,時時反觀自己,身體在做什麼,口裡頭說什麼,心裡頭想什麼,都要覺知。《入菩薩行論》第五品正知品專門講正知,裡面告訴我們很多行為方面要注意的地方。正知就是要這樣時刻觀察自己,看著自己在幹什麼,非常清醒地覺察三門造作的心。說得明白點,正知,就是你正在安住所緣,正念正在起作用的時候,另外還有一個,對你現在身、語、意修行的狀態,清清楚楚、明明歷歷了知的那個覺察心。念佛時的正念正知(一)法相之美,美不可言 這個意思非常清楚。但是,為了便於理解,有必要結合念佛法門講一下,這樣能清晰地辨析正念、正知各自的法相與差別。我們不要以為這幾個字只是佛法的名詞,不必細究,專在名相上搞。其實對它的法相瞭然於心,跟我們的修行有很大關係。日常法師講《廣論》(《菩提道次第廣論》)時說:「法相之美,美不可言。」日常法師為什麼說這個話呢?因為他對念佛信心很大,一出家就閉了三年長關念佛,結果才知道修行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於是返回到經教上著力,發現學法相對念佛很有幫助。內道的法相都是為了詮釋我們這顆心,如果對內心當前的狀態不了知,比如《百法明門論》五十一心所法裡面的煩惱、隨煩惱的名詞、定義全無所知,當煩惱現行時,你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狀態,那還談什麼調伏自己的煩惱呢? (二)有佛號不見得有正念 正知是清醒地覺察自己三門狀態在想什麼、幹什麼!以念佛來說,口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念的時候,不忘失佛號這個所緣,就叫正念。還有一個,清清楚楚覺察自己在念的那個心,這是正知。有些人邊念佛邊想東想西,佛號還在念,但正知沒有了。這說明你正知力太弱,正知還沒有分分秒秒現前,所以念著念著自己都莫名其妙,乃至把正念的這個佛號也丟了。因為覺察不了自己的三門啊。從這個地方說起來,我們人其實非常可笑,非常顛倒的。一想什麼事情,就想到入迷了,把正在做的事情給忘記了。完全不由自主地在妄想圈裡面,隨著業力在轉,隨著妄想在走,妄想引著他去哪裡就去哪裡,由不得自己。 (三)正知是正念能否保持、增上並現前為不失不斷之覺照力的關鍵 我們想把這句佛號念好,但就是一直修不上去,為什麼呢?被妄想拖著走,由不得自己。念佛不能專求數量,而要講求質量,沒有飽含信願地念,能機感相應、得到佛陀的加被嗎?要想在質量上把佛號念好,正念正知就是竅訣,就是要用好現在的這顆心。為了更容易理解吧,打個比方,如有些練氣功的人,把心安住在丹田,這是他的正念。但什麼時候一走神,或者亂想什麼事情,馬上意守丹田這個正念就沒有了,因為正知這個時候沒有起來。同樣的,念佛時的正知非常重要,是正念能否保持、穩固增上並現前為剎那不失不斷之覺照力的關鍵因素。 (四)靜下心來體會正念正知:管家與工人 最初修行的人,正念都能理解,因為一句阿彌陀佛誰都會念。但正知就不容易了,所以最好靜下心來用幾天功,這樣有可能在實踐當中體會什麼叫正知。舉個比喻:正念就像正在幹活的工人,正知就像督促他的管家或者警察一樣,盯著他,得老老實實幹,不能開小差。如果開小差,馬上一鞭子,在那裡一直督促著。不要忘記自己在幹什麼,隨時看著他,觀照著他,不要忘記,這是正知的作用。正念、正知大約的差別,就很明白了。 (五)正知增上現前為覺照力,任運念佛 這個地方說來就幾句話,但和我們修行關係重大。初修行者正念、正知都非常弱。比如有些人念佛,念著念著就不行了,一般念不了一串念珠,正念就沒有了,正知就更不用談了。以九住心來說,這叫初住(第一住)。但是用功稍得力的人,可以邊念佛邊打妄想,基本上正念不會丟的。比如,南無阿彌陀佛……念的時候,邊美滋滋想什麼事情,但是佛號還不會丟,正念基本上還在。這個時候正知的力量還是很弱,還不能完全覺察自己的妄想,拿妄想沒辦法。 如果繼續用功下去,心越來越細的時候,正知從原來的斷斷續續,慢慢就變成分分秒秒、剎那不間斷,真正的覺照力或明分就現前了!這個時候用功是非常輕鬆的,只要看著自己的心就行了,因為正知分分秒秒現前,它不會間斷的。修行到此,正念呢,以前用功的時候已經很純熟了,比如一句阿彌陀佛早就念得不會忘記了,他會不斷地念;所以他只要保持正知就行了,不用很努力、很造作地提正念念佛了。因為這個時候的正知分分秒秒不斷現前,他就看著自己在念佛,非常輕鬆地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非常省力的,非常自在的,非常歡喜的。 (六)正知剎那現前是用功好時節 這時用功成了一種享受,你叫他不用功,他已經捨不得了!所以真正念佛念得好的人,絕對是一種享受!正知上來了,剎那剎那不會間斷,覺照力一直在,不費吹灰之力,看著自己念佛就行了。所以古德有一句過來話,「省力時即是得力時,得力時即是省力時」。用功到後來,越修越省力,越來越自在。這說明用功相應了,任運當中修行,說得低點至少是功夫成片了。此時正是功夫上進的關口,有些人一出現這個境界就不知道怎麼辦了,甚至鬆懈而讓功夫丟了,這就很可惜。應該讓這個狀態多保持,時間一次比一次長,不要輕易被內外因緣所中斷。這樣一直下去的話,乃至睡夢當中念佛也不是件難事。有這樣的功夫,日常生活中因瑣事而不能念佛,但一有空閑稍微提幾句佛號,接著佛號馬上就從心中湧出,正知剎那剎那現前又能保持一段時間,甚至接下來談話辦公、處理雜務都不防礙。這樣的念佛人可以說就是修密行,不廢世法而行佛法,不用整天在那裡口喊佛號,從早到晚佛號的正念卻極少有間斷,這樣修行就非常自在! 所以念佛法門的不念自念,其實可以結合正念正知去解釋。一句佛號念得非常純熟的時候,有一個正知——剎那不斷的覺照力看著自己念佛。因為念佛非常純一,精進不已,他念出來的佛號不需要自己費力地一個字一個字念出來,佛號都是從心裡冒出來的,這個時候,甚至由不得自己控制,就好像這句佛號是別人在念一樣的,我就看著別人在念,看著自己的心念佛,就夠了。 不念自念,顧名思義,你不念佛,他自己要念。這個就是凈土宗講的不念自念,如果按正念正知去修,很有可能達到,大家不要想得太高了。真正的不念自念當然也不是很容易,但最初只要老老實實下功夫,有些人可能幾天,甚至馬上就可以得到不念自念的感覺。但要注意!那個不是真正的不念自念,不過是不念自念的氣氛,相似的不念自念。你還不能自由地控制這個不念自念,也沒有一天到晚任運地不念自念,比如夢中還沒有不念自念。你那不念自念其實不可靠,稍微一點事情就打斷了,消失了。消失的話重新念,可能一下子很難找回來。注意,一出現不念自念,正是加緊用功的關鍵時節,每到這個關口就放鬆,那功夫怎麼也上不去! ——仁禪法師2011年夏安居講於梅州千佛塔寺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