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對當前金融領域問題的反思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另外,「兩會」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明確提出金融領域的工作重點——「防控金融風險,要加快建立監管協調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監管,強化統籌協調能力,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風險。要及時彌補監管短板,做好制度監管漏洞排查工作,參照國際標準,提出明確要求。要堅決治理市場亂象,堅決打擊違法行為。要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上述決策層的表述基本可以歸納為「防風險、補短板、堵漏洞、治亂象」,意味著防風險無疑是今年金融領域的重點,未來一段時期貨幣金融調控和監管的方向一定是中性偏緊的;同時對於宏觀經濟運行而言,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十分明確提出「穩是主基調,穩是大局」。由此,對於金融領域而言,既要緩解潛在金融風險,同時還要儘力保證經濟運行的穩定,客觀地講,實現此兼顧目標很難。為什麼難?難在何處?兩次危機衝擊下經濟運行的差異自1994年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確立以來,經濟先後歷經兩次大型外部危機衝擊,依次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客觀講的宏觀調控體系正在反危機應對過程中快速完善起來。今年是本次危機以來的第十個年頭,就數據時間長度而言,已初步具備了對本次危機中經濟運行和應對小結的條件,尤其是通過比較兩次危機,能夠得到十分有意義的經濟解釋。顧此失彼的局面愈演愈烈金融活動的過度增加自然就帶來一個困局:金融監管的不斷加強,但金融領域的風險卻有增無減,金融領域中「摁下葫蘆起了瓢」的局面愈演愈烈,表明本次危機以來,金融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金融降槓桿」的經濟學邏輯針對越滾越大的潛在金融風險,實體去槓桿,金融降槓桿的思路逐漸明確,但由於一些經濟學邏輯上的誤識,致使其實施過程效果不佳,尤其是中央銀行宏觀意圖始終難以在金融領域完全實現。自中央銀行制度創立以來,雖然各國中銀行基本職能的表述有所差異,其運行機制也不盡相同,但營造宏觀經濟運行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維護金融穩定均被視作是各國央行最主要的職責。而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則是現代信用貨幣運行機制下,各央行通過各種政策工具,根據需要進行的貨幣彈性調控。例如,經濟過熱時,通過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收緊貨幣環境;經濟低迷時,通過擴張的貨幣政策來寬鬆貨幣環境,其中緊縮和擴張均可依靠數量手段或價格手段,或是綜合兩者來實現。從結果而言,如果央行始終能夠按照意願(當然這種意願是中央銀行家對經濟運行進行理性分析判斷後形成的,即意願形成的背後有一套嚴密和科學的運行機製做支撐),主動掌握和調控該經濟體的貨幣彈性,那麼貨幣調控的效率就會很高。但在實際調控過程中,中央銀行的決策,還可能會被外因所侵擾,這些外因既可能來自內部政治需要,也可能來自外部市場變化的外溢等,由此形成的貨幣彈性決定就會產生一系列不好的副產品,例如:通貨膨脹、債務危機、資產泡沫、以及商業金融機構潛在風險等,這些副產品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糾正,那麼必定會傷害各個經濟部類經濟利益應有的分配秩序,進而最終對經濟運行整體效率造成嚴重傷害。從資產負債表的變化來看,對於近年來的央行而言,如何主動掌控貨幣彈性始終是個技術性難題。例如,在2014年之前,的貨幣供給機制內生性很強,貨幣供給內生於外匯占款的增減,央行對貨幣彈性的掌控,只能依靠各種數量型工具對沖外匯占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曾一度被提高到21.5%),甚至恢復了信貸額度管理工具(沿用至今),即便如此,央行的資產規模還是由2004年的7.9萬億升至2014年的34萬億,而且該時期貨幣彈性的適宜度始終受到質疑。央行調控貨幣彈性的技術操作難的另外一個例證就是,無論央行採取何種政策取向,何種政策組合工具,商業銀行體系始終處於資產負債擴張狀態中,資產總額由2005年底的37萬億升至2016年底的230萬億以上,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也發生了深刻變化,但這種擴張和結構變化對於整體經濟運行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就自然引申「金融降槓桿」的問題。首先需要界定的是,現在大家討論的金融降槓桿,實際上指的是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負債率高,負債與資產期限錯配嚴重的問題。因為觀察商業銀行體系的資產結構,商業銀行體系提供給非銀金融機構的融資規模2005年底才剛剛突破1萬億,到2012年底突破5萬億,占資產比重4%,2014年之後開始突飛猛進,截止2016年已超過26.5萬億,占商業銀行總資產比重接近12%。如果再考慮銀行間往來,那麼在商業銀行資產中,25%以上的資產是對金融部門的融資(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由此就找到了上文言及的快速增加的金融活動——金融部類內部的融資活動,這也是各界對於「金融空轉」、「脫實向虛」擔憂所在。但如果降低非銀金融機構的融資槓桿等同於降低金融部門整體的槓桿,然後出政策糾正,顯然就是「一人得病,全體吃藥」,後果就是糾正局部風險的初衷,時不時被系統性的市場波動打斷,例如「錢荒」、「股災」、「債跌」以及隨後的救市。儘快修復央行彈性上文的三個部分實際上環環相扣的,如何在保證經濟運行平穩的同時,解除警報,需要我們進行認真的反思,尤其是在2014年前後,貨幣金融環境進一步發生了巨變: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降速影響了銀行的盈利能力。而在經濟增速上升期被掩蓋了的「蘿蔔快了不洗泥」資產擴張問題,伴隨經濟降速則會水落石出,但同業盈利競賽卻有增無減,這些前置條件均對銀行新增資產配置提出較高的盈利要求,實際的結果就是金融機構之間的業務快速增加,銀行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不減。對於央行而言,2014年後外匯占款開始出現趨勢性下降,中央銀行有條件重新掌控貨幣供給主動權了,但在取得此主動權的技術策略上,客觀地講,還是「摸著石頭過河」。2015年不惜通過主動縮表的行為(央行資產當年凈減少了2萬億),來告訴市場,貨幣供給機制的變化和貨幣政策取向的微調;2016年開始啟用「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 MPA),對商業銀行實施更全面的監控和監管,同時適度糾正2015年矯枉過正的縮錶行為,2016年央行通過新創設的工具,凈增加了2.5萬億資產;2017年則是多管齊下:進一步將表外理財納入MPA評估中;貨幣供給工具新增「甜辣粉」(「TLF」——臨時流動性便利,Temporary Liquidity Facilities);上調金融市場的政策利率等。央行之所以採取上述策略,核心目的就一條:讓商業銀行擴張資產負債表的速度保持在合意的水平。如圖2,2010年之前,商業銀行與央行的資產比例關係基本穩定在3.5:1左右,但隨後雖然央行貨幣政策由寬鬆轉為穩健乃至中性,但商業銀行與央行的資產比例關係卻一路飆升,截止2016年底已接近7:1,意味著商業銀行正在以兩倍於央行的速度在擴表,如果是處在經濟上行期內,商業銀行採取如此擴張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GDP增速由2011年的9.5%一路下滑,至2016年底,已降至6.7%,由此可見央行本應有的貨幣彈性已被很大程度的削弱。如果說由於貨幣供給是內生的,控制權不在央行手裡,貨幣彈性不靈尚情有可原;如今貨幣供給回歸至外生,控制權已經牢牢地被央行抓在手裡,那麼需要儘快恢復貨幣彈性,否則「摁在葫蘆起了瓢」就存在常態化的趨勢。除此之外,還需要反思兩個回歸:1、回歸貨幣政策是總量調控政策的本源。實際上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在兼顧保證經濟運行穩定和推進結構調整的宏觀目標下,近年來,貨幣政策工具有了很多創新,但在利率市場化未完成、信貸額度管控仍存、窗口指導高頻等調控環境下,一些定向的創新工具無法透過市場傳遞出清晰的意圖,反而或多或少增添了很多噪音,逆向增加了不確定性,這些扭曲應該說基礎原因在於讓總量調控工具行使結構性工具的職能,多多少少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需要反思。2、回歸金融融資本源。現代金融的核心功能應該是通過融資實現資金配置效率的優化,即金融始終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由此帶來的「金融脫媒」、「金融深化」、「金融市場化」等等也均應圍繞此展開。那麼邏輯上,如果實體經濟處於收縮階段(經濟下行期),商業金融體系理應同步收縮,此無可厚非;但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若硬要商業金融逆周期的話,「金融空轉」不可避免,同時一味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金融改革方向,是否也需要反思,因為這個提高存在時空和程度問題。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