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古代皇帝的後宮佳麗三千,這真是讓當下男人羨慕不已的事情。可誰又真的了解過,皇帝的後宮真的有那麼多佳麗嗎?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是指古代後宮體系,始於清朝。三宮,為中宮,東宮和西宮。對於皇帝的后妃,俗言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的說法,意指皇帝實行多妻制,嬪妃成群,美女如雲。其實,後宮佳麗三千不過是個虛設的數字而已,後宮的嬪妃在當時是有一套制度所管束的。那麼按照制度來說,應該有多少呢?據《禮記.昏義》記載「古者天子后立六宮,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這樣算下來,皇帝有名分的嬪妃應該是121位。另外還有數不勝數的宮女,隨時等候皇帝「臨幸」可見早在諸侯時期,國君的妻妾已甚眾了。秦漢之時秉承周制建立了封建社會的后妃制,以皇帝為中心,皇帝之母稱皇太后,祖母稱太皇太后,嫡妻稱皇后。由於秦的時代短暫,所以完備的后妃體制及其等級劃分實際執行於漢代。漢代的后妃爵列八品:即1.皇后,2.夫人,3.美人,4.良人,5.八子,6.七子,7.長使,8.少使。自漢武帝、漢元帝始,後宮三千嬪妃又擴至十四個等級。即1.昭儀,2.婕妤,3.(女聖)娥,4.容華,5.美人,6.八子,7.充依,8.七子,9.良人,10.長使,11.少使,12.五官,13.順常,14.無涓,共和、娛靈、保林等。東漢時又化繁為簡,六宮僅有皇后、貴人之稱,其下只設美人、宮人、才女三等。三國魏晉時期后妃制又有所變化,自夫人以下魏定爵秩十二等。魏太祖於王后以下定五等:夫人、昭儀、 婕妤、容華、美人。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時又增設淑妃、昭華、修儀(除去了順成)三等。晉參照漢魏之制於皇後下設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又設淑妃、淑媛、淑儀、修華、 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還有美人、才人等,其位亦在九嬪以下。清代,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採用禮官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皇后,居中宮。皇貴妃,一名。貴妃,二名。妃,四名。嬪,六名。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