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上周末,筆者帶孩子參加北京市海淀區兩所名校的小升初特長面試。到了第一所學校后,突然發現忘了填寫成績單,焦急之際,學校老師和志願者熱心幫忙,主動告訴我如何填寫,並幫我們列印材料。孩子進去面試時,我和其他家長一起坐在門口的椅子上等。到了中午,天氣炎熱,志願者給等待的家長們各倒了一杯水。 到了第二所學校,門口的保安態度很強硬地表示,家長不能進學校,只能在校外等。大門外放了六七個小板凳,幾十位家長只能在門口站著。學校的志願者很少主動幫助考生,看上去漫不經心,只顧自己玩手機。遇到材料不合格的,如忘記填寫成績單之類,批評了一通后,沒有給出具體的建議,只讓考生自己去解決,否則就退考。 面試完,孩子向我感慨,都是名校,怎麼感覺差距怎麼這麼大。我也有此感。讓不讓家長進校園,志願者是不是主動幫助,看似不同的管理方式或個人意願,作為考生家長無從指摘,但背後卻是不同的教育理念,直接關係到對一所名校的價值認同。 特長面試、校園開放日、活動組織,其實都是學生家長和外界了解學校的難得機會,也是學校展示辦學理念的窗口。學校如何看待、組織、管理此類活動,是作為應付的工作還是展示學校的機會,給人的印象不同,也會收到截然不同的反饋。 真正的名校不只是校園環境優美,教學硬體高大上,也不是升學率高,師生屢獲國際大獎,還包括有著不因校長而改變的文化底蘊。這種底蘊體現在師生的教與學上,也體現在保安、保潔、學生志願者乃至畢業生的一言一行中。尤其是諸如門衛、校工等似乎與學校無關的非主流人員,顯然也代表著學校的文化,給外人的印象更直接,更能驗證一所名校的成色。 名校的底蘊和格局不是裝出來的,不是一兩年就能練出來的,而是長期內化並自然流露的。但凡真正的名校,都像優秀的人一樣,有一種天然的、讓人親近的氣質。置身於校園,能感覺到一種神奇的氣場,精神面貌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看待事物的方式上,也體現在細小的行動中。近日有媒體報道,20年來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學深造,其中固然有保安個人的努力,但提升自我、追求卓越的北大校園文化想必也是一個動因。 而讓名校真正成為名校,處處流露出大氣的胸懷、善意的關心,固然需要學校管理者不斷完善制度,更關鍵的還是以文化人,即通過人性化的管理,不忽略每一次展示自身的機會,懷著感恩之心面對學校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員,讓普通老師、學生到校工乃至學生家長都有一種歸屬感,自覺以學校為家。 這種人性化管理離不開尊重。學校把師生與校工都當作有尊嚴的個體,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從教育學角度看,尊重也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了尊重,教育就像空中樓閣。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說過,教育最特殊的一點,就是以尊重和尊嚴對待每一個人。 近些年,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教育改革,鼓勵每所學校心懷遠大,朝著名校的方向努力。但從現實來看,那些以為四處挖優秀生源和師資就能成就名校的想法,顯然失之膚淺。名校的修鍊更多在於文化層面的建設,體現在師生和校工等是否有自信心和歸屬感、是否願意助人。如果說建設名校有一個起點,那麼這個起點就是誠心對待每一位校內和校外人員。有了誠意和尊重,名校才能讓更多的優秀人才念之愛之,心嚮往之。(作者張貴勇,系本報記者)·END·第一縷陽光圖片來源:網路 微信編輯:顧逸筠第一縷陽光傳遞新思考、新維度小故事折射大道理小言論顯出大境界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