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這是 新世相 的第 357 篇文章一 自從進入社交時代,你可能聽說過很多陌生人交友軟體,下載註冊,不到1分鐘就能跟一個陌生人開始聊天,謀劃下一步。孤獨感和荷爾蒙這兩種激勵,一旦找到出口就不可收拾。 到現在,人們慢慢也見怪不怪了。我們最終承認了一點,無論是約什麼,社交網路的確讓兩個渴望在一起的人能夠更方便地認識。 其中一個軟體叫「探探」。人們在上面奉行著非常極端的「快速相識」原則,因此把社交時代的複雜特點展現得格外極致。我們採訪了幾十個使用「探探」的人:他們在陌生人交友軟體上到底在做什麼?找到了什麼? 二 這是個在年輕人中非常流行的陌生人社交軟體,只需要不斷瀏覽其他人的照片,不喜歡就左滑,喜歡就右滑。如果你選擇「喜歡」的人也看到你的照片並「喜歡」了你,你們就會「配對」成功,可以開始聊天。 這 30 多個用過「探探」的人,每個人動機和目的都不一樣。總結下來,基本能夠囊括人們在打開社交網路前的內心戲。 1. 是真的想找個女朋友。2. 非常單純,找性伴侶,解決生理需求。3. 向陌生人傾訴煩惱,尤其是30歲以上的人。「現實生活中,我被形容有主見,但我只是選擇把煩心事告訴毫無交集的人,不讓熟人知道自己過得不好」。4. 剛畢業,一個人來到大城市,對社交最基本的需求不是男朋友,而是同性朋友。5. 失戀時。「每晚換個聊天對象,反覆講前男友那些破事(誰會在現實生活中聽你吐槽同樣的內容十遍呢?),每個人安慰我的方式都不一樣,能讓我減少焦慮」。6. 會在上面聽來一些學校八卦,比如哪個系gay比較多,誰是「偽直男」;怎樣才能進入社團、學生會;什麼樣的人受歡迎、被排斥。「手機里幾乎有我的另一份入學指南」。……想談戀愛、需要約炮、想認識朋友、想跟陌生人傾訴、想打發無聊,原因不同,但其中包含一個共同期待:每個人都想多一次靠近陌生人機會,靠他們解決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其中幾乎必然包含僥倖心理,把難題扔給「還沒有出現的人」。而事實證明,在這裡認識一個人很簡單,真正認識一個人卻非常難。 三 以下是 8 個因為探探而發生的故事。把我們這個「約」時代,簡單理解為約炮是不公允的。很多人真的想在上面尋找愛情或朋友。只是,對其中大多數人來說,在社交網路上滿足孤獨感,很像口渴的時候喝海水,只能暫時飲飽,然後會更加口渴。 1、我們因為探探在一起,又因為探探分手了@66前男友是探探認識的。第二天,他就很殷勤給我發消息,比如他養的花花草草,比如剛吃了午飯,還有他昨晚剛看了《山河故人》,我也很喜歡賈樟柯,就這樣聊了起來。這兩個月里,我們看了8場電影,吃了13頓飯,什麼都沒發生。七夕他約我出來,問要不要在一起,我答應了。 後來回想,才發現這段感情的種種不靠譜之處。比如,那時他的探探經常處於「現在活躍」的狀態。 交往一個月後,他對我冷淡很多。朋友提醒我:他在探探上認識了我,也有可能認識別人。我註冊了個小號,通過篩選縮小範圍找到他,很快就配對成功。無論我何時登陸,總看到他半小時以內曾在線。 分手時,他在微信上跟我大發脾氣,說這麼愛我,憑什麼說分就分。我只說:「你把探探聊天頁面截圖給我。」對面再沒回消息。 後來我和閨蜜偶然聊起這個男人,閨蜜的好友列表裡也有他,配對時間是我們交往之後。 一切始於探探,也終於探探。 2、認識了個荷蘭女孩。我想跟她練英語,她想跟我練中文@Vince認識了個荷蘭女孩,那時我正要考六級,除了交友,還希望趁機鍛煉下英文。雖然我全程用英文,她卻一直用中文。我對她說出了我的目的,沒想到她跟我說,自己的中文預科也快要考試,她用探探是為了跟地道的北京人多練練會話和口語。 後來我約她吃飯,飯後,我們兩個不約而同打開包拿出了中文/英文練習冊。我還記得自己輔導她完成了一篇《的小熊貓》填空練習。那段時間,我們在探探上聯繫很密切,用中英文聊遍了天文地理。但是,兩個人考試結束后,再也沒有交流過。3、我才知道一直暗戀的「直男」學長,原來跟我是同類@Pepe使用它的一個原因是:我是同性戀。在大學里,公開性取向並不容易,要找男朋友,只能通過社交軟體。 也發現一些秘密。比如我一直暗戀的直男學長,事實上是同類。他拜託我不要把他是gay這件事告訴其他人。我們多少都因為這樣的身份感到焦慮。 我是他唯一的傾訴對象。他猶豫要不要出櫃,我一直在探探上陪著他,鼓勵他。直到有次他再向我抱怨,我告訴他「勇敢一點」,這似乎激怒了他,再也沒跟我在探探上說過話。 直到畢業后,我收到他的一段語音。帶著哭腔,說剛剛和父母出櫃了,爸媽只跟他說要保護好自己,尊重兒子的選擇。「我還是因為你變勇敢了。」後來我們再沒聯繫過。 如果沒有網路世界,我的現實生活會艱難很多。而那位學長讓我知道了無論是多堅強、看起來多優秀的人都有脆弱。現在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想到我這些事,我都願意多理解他們一點。4、我去顯示離我300米的女孩家洗了澡@飛腿毛那時我剛剛畢業,一個人來到大城市,對社交最基本的需求不是男朋友,而是女朋友。實習受了委屈,高跟鞋磨腳,周末不知道去哪逛街,這些小事發生時,最讓我感到孤獨。 我經常點擊喜歡的有:養貓的女孩、短髮的女孩和學藝術的女孩。 有一次,我忘記交水費,沒法洗澡,第二天公司還有重要會議。突然想起探探上一個離我只有300米的女孩,於是登陸探探跟她說,沒想到她就住我對面樓。當下,我就收拾了護膚品、睡衣和毛巾去了她家,帶了一小瓶香水表示感謝。洗完澡,我們互相幫忙吹頭髮,就像回到大學時代。 現在,我們成了很好的朋友。她是我在這座大城市認識的第一個鄰居,我也是她認識的第一個。 現在打開手機,突然有了安全感,才真的覺得在這城市有了可依靠的東西。5、我用過不下50個身份,最誇張時,用五個身份同時跟人聊天@彌西我喜歡在探探上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比如賣山貨的大哥,上海電影製片廠的廠工,剛畢業的理工男。 用不同身份跟人對話讓我有解脫感,每次假裝是別人,都像重新活了一次。最誇張時,就連朋友聚會,都會下意識打開手機滑兩下,朋友一度以為我想約炮想瘋了。 現實生活中,身邊幾乎沒人願意坦白說自己的故事,大家都被告誡要做成功的、體面的人,每個人好像都在過假日子。 我用過不下 50 個身份,比如用東北話和「老鄉」聊他的北漂生活;用粵語和廣東來的女孩聊彭浩翔;聽住在朝陽大悅城的外圍女講自己老家的孩子;也聽過中年再創業的大哥抱怨自己的裝修隊正在偷懶。 無數次角色扮演里,我只經歷過一次失敗。那次,我匹配了個中年男人,準備扮演一個佛山賣馬桶的中年男子和他侃侃大山,沒想到對方真是賣馬桶的。他看我們倆定位只有600米,非要來找我交流提高「業務水平」,實在沒辦法,我只好告訴他「我們現在是對手關係」,不能再過多交流。大哥跟我說:「朋友,我很尊敬你在工作上的專註!祝你我今後都能發大財。」就把我拉黑了。 現在每次工作不順心,想到他當年的鼓勵我仍然會感到特別快樂。6、匹配之後我們直接約,結果完全無法繼續,兩人一直笑場@米蘭達上海出差時,姐妹們推薦了探探,發現上海男性質量高於北京太多了哈哈哈。 只露部分臉的刷走。只放肌肉照的刷走。顯得受教育程度低的刷走。自我介紹非主流的刷走。 感受是,喜歡好容易,匹配也好easy。 見到一個外形極其符合口味、瞬間被turn on的弟弟。結果想約沒約成。他反反覆復糾結來我酒店還是不來,最後沒來,說第二天過生日,不想後半夜出來折騰。約好下次出差來,然而下次出差時我已經卸載探探了。 跟一個投資界人士匹配后對方直接約,並主動上門。結果兩人完全無法啪啪啪,前戲階段就笑場,雙方都笑場。我們身體不合拍,但大腦很合拍,聊工作聊生活聊家庭聊北京上海,徹夜長聊相談甚歡。後來沒再見過。 解決生理需求吧。可惜人們往往又又不能體面、真誠、直白地約起來,真沒勁。使用感受就是,並不那麼好約,可能我不夠有耐心、總覺得浪費時間。7、沒在這軟體上遇到情人,卻遇到了仇人@語茶我帶著狗從男友家搬出來后,遛狗總會碰到同小區的一位男鄰居。他養了只很兇的泰迪,欺負我家狗,還差點把它咬傷。我提醒他要給狗拴好繩子,他卻語氣很沖對我說:「這我可管不了它,要管你管吧。」 幾個月後刷探探,發現有個人「與我擦肩而過16次」。細看照片,就是遛狗嗆我的男人。他應該沒認出我,很殷勤地誇獎我漂亮、有品位,和之前見面時的態度判若兩人。我決定報復他一下。 我問他:「這麼晚,你還剛巧要出門?」他說要遛狗,甚至邀請我去家裡和狗狗玩。如果說拿寵物作為加分項約女孩還只是營銷手段,他那隻兇惡的小狗簡直算得上欺詐。我說馬上出門,讓他帶著狗狗在小區門口等我。總之,那天他遛狗,而我也遛了他,讓他在小區里站了兩小時喂蚊子。後來,我把所有照片刪除,卸載了探探。8、「談戀愛很難」這件事,我是在這軟體上學會的@鴨鴨我差不多有一萬個喜歡,匹配有40個,但成功聊天的不到10人。 我的男性好友都跟我說,我玩的太挑剔,差不多行了,右滑喜歡一下,說不定還能發生點什麼。我不是為了約炮玩的,我真的想找個女朋友。現實生活中,我遇到喜歡的女孩總是表現的特別僵硬。 最後悔的一次,看到一個短髮、大眼睛的姑娘,她寫了兩個愛好關鍵詞,一個是《藍絲絨》,一個是《幽游白書》,這兩個標籤都戳中了我,結果手滑點了不喜歡,就這樣錯過了我最想喜歡的女孩。那天我消沉了一晚上。 我明白「談戀愛很難」這件事,不是在現實生活中,而是在這軟體上學會的。那些女孩的照片,讓我特別明顯地感受到,每個人都很優秀、有可愛之處,但要找到自己的同類、合適的人實在是太難了。 總之,我在探探上沒有成功談上一次戀愛,反而感覺自己失戀了很多次。四「探探」是陌生人社交軟體中的一個。通過人們在上面的舉動,我們還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眾生相」。而不管你在用什麼,這些行為,或者這些心理活動,你可能也有過。1. 把探探、微博、微信放在手機最下方的軟體欄,每次無聊,依次打開刷一遍。雖然不怎麼聊天,但刷一遍就有安全感。2. 有種女孩,聊天時只會說「啊~真的嗎?」和「不會吧?」她們讓人有點困惑。3. 男性在探探找到同道中人的機會其實比女性少得多。女性朋友要刷上50個人才會點一次喜歡,而很多男性則統統右滑(「喜歡」)。4. 有個哥們,人長得很帥,輕鬆獲得上萬個喜歡。他的封面圖是靠在一輛跑車上的照片,跑車是另一個朋友的,借來拍照時。5. 上班、坐捷運都會刷兩下,最高記錄是從晚上10點刷到12點,總期待著下一個會更好。6. 匹配成功后,界面跳出來「有人喜歡你」的字樣。大概就是你以為不報期待的事情,你做出動作后給了你超出日常認知的反饋,嗯,那種爽。7. 用了以後覺得世界上無聊的人那麼多啊,包括自己。五 最後一條我們得到的關於「探探」的看法是: 「左右滑」讓人都覺得自己是最高級,可以有無數選擇,滿足了人們在異性面前的「選擇欲」。畢竟現實生活中,有選擇的人不多。 這可能是社交軟體解決孤獨的更重要方式:給你一種假象,讓你以為自己有了生活里不具備的選擇能力。 很久以前,人們在生活中感到不快樂,會對著遠方幻想說:屬於我的那個人一定在世界上某個角落,只是我沒有遇到他們。而你知道人海茫茫,自己可能永遠遇不到他,併產生一種美好的絕望。 但社交網路改變了這一切。它的陌生人足夠多,世界上的每個陌生人可能都在網路上。所以,被動的幻想變成了一次次主動的出擊:在把所有陌生人都試過一遍之前,你總會僥倖地認為,那個屬於你的人還沒有出現,而且很可能是下一個。晚禱時刻:上網這麼多年了,你曾經約到過什麼?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