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對於穿刺活檢,很多患者還是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的,除了穿刺帶來的疼痛、不良反應如氣胸之外,在各種不靠譜的網路渠道或者非醫護人員那裡得到的「答案」,也對穿刺活檢帶上了有色眼鏡:聽說穿刺活檢會誘發轉移,不敢做啊!這個並不美麗的誤會,是如何產生的?早在二十年前,穿刺這項技術就存在於臨床當中,但那時沒有PET-CT來評估有沒有全身轉移。那時可能只拿到一個普通CT片子就做了穿刺活檢,而這時候身體上可能已經發生了腫瘤的轉移,只是沒有表現出癥狀。那麼在做完穿刺活檢后的一段時間裡,轉移的腫瘤細胞在身體的其它部位繼續生長,並且表現出了癥狀,這時再做檢查才發現了腫瘤的轉移,由於這些部位在穿刺之前並沒有進行影像學檢查,患者自然而然認為是穿刺造成了腫瘤的轉移。久而久之,流傳下來的老話就讓人對穿刺活檢產生了誤解,但是如今醫學的發展已經對這種誤區做出了很好的解釋。穿刺活檢有沒有風險呢?首先要認清,穿刺是一種創傷性手術,當然會存在出現併發症和後遺症的可能性,而併發症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很顯然與活檢的解剖部位有關,這一點在選擇穿刺活檢時,主治醫生應該都會講明的。比如經皮肺活檢,理論上併發症主要有胸痛、咯血、肺不張、呼吸困難等等,而出血是經皮肝穿刺活檢后最常發生的不良事件。但只要操作正確,這些併發症和後遺症會較少發生甚至不發生。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任何創傷性手術都有風險,要不手術前為啥要有醫囑和知情同意書呢。並非所有情況都能穿刺活檢,以肺穿刺為例,以下情況就不能進行穿刺活檢:明顯出血傾向者;嚴重心臟病;惡病質及不合作者;高度懷疑血管病變;嚴重肺氣腫或肺功能差;雙肺多發肺大皰;病灶與肺門及縱膈大血管緊鄰者。但是排除以上不能穿刺的情況,僅僅因為任何創傷性手術都可能會出現的不良事件,就說穿刺導致病情惡化,算不算誤導群眾呢?!我們來正確認識一下穿刺活檢首先,要給穿刺活檢正名,穿刺活檢是確定腫瘤及其類型的金標準,也就是說,要想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穿刺是非常有必要。對於肺部腫瘤,除了穿刺活檢,目前還有氣管鏡、驗痰、癌腫標記物等檢查也可鑒別良惡性,但是氣管鏡並不能到達肺部的任何部位,驗痰、癌腫標記物正確率不高。而CT、核磁振等影像學檢查只能從形態學上看到這是腫瘤,無法鑒別良惡性。現在穿刺活檢不但可以判斷腫瘤的良惡性,還可以準確為腫瘤分型並檢測基因突變狀態,將腫瘤治療帶上一條更精準的道路。穿刺活檢就是要確定「是不是癌」、「是哪一種癌」、「是否是用藥敏感的癌」,這是後續治療成敗最為關鍵的一步。病理診斷的重要性穿刺活檢后的病理檢測可以了解腫瘤的具體類型、分化程度等相關信息。通過病理診斷,可以診斷:癌細胞性質種類:首先確認是否符合癌細胞的診斷標準,然後根據癌細胞的特點,細分為鱗癌、腺癌、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如果是腦腫瘤,還可細分為膠質瘤、腦膜瘤等;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代表了癌細胞的生物學特徵,高分化癌容易局部複發,低分化癌容易遠處轉移;癌的生長形式:膨脹性生長、浸潤性生長、外生性生長;轉移情況:局部淋巴結轉移和遠處器官轉移,可以更好的決定腫瘤分期。基因檢測對腫瘤診斷的重要性基因檢測的概念,在靶向治療中尤為普及,那麼,除了病理診斷外,基因檢測又有什麼意義呢?現實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同一組織學類型的患者,用藥後患者預后不用,這又是為什麼呢?基因檢測的概念普及后,我們才知道,原來同一組織學類型的患者,可能對藥物的敏感性不同,這直接導致了治療效果的差異,而通過基因檢測能對癌症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使得治療更有針對性,既有效避免患者產生不良反應,還為患者爭取更多醫治時間,節省費用。美國臨床腫瘤年會發布的研究結果表明,超過80%的醫生在腫瘤基因測試后改變了原來的治療方式。其次,的確存在穿刺道腫瘤轉移的風險,但幾乎所有時候,穿刺活檢的收益遠大於轉移風險。據報道穿刺導致腫瘤轉移的概率大約是0.07%~2.33%。導致概率大範圍波動的原因如下:惡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出現針道轉移。穿刺針的直徑增大,和腫瘤接觸的面積也就增大,從而導致概率增加。穿刺的次數越多,中招的概率越大。在穿刺完成後,有的醫生會在穿刺針退出的沿途組織中注射乙醇,這樣可以使得沿途散落的腫瘤細胞凝固壞死,從而減少針道轉移的發生概率。穿刺活檢「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情況,到底是真是假?首先,活檢穿刺時雖然有可能會使針道中沾染少量惡性細胞,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發生轉移,因為機體免疫系統會很快將它們殺滅。其次,穿刺活檢的器械也在改進。現在的取樣器械成套管結構,同時下針后,靠近瘤體時,內管進入瘤體取材,取材后回到外管內,通過外管形成的保護通道取出,避免了拔針過程中的腫瘤細胞的外漏,對人體做了最大程度的保護。什麼情況下適合做穿刺活檢呢?一個原則:能做盡量做。原因有以下幾方面。穿刺檢查是「金標準」。在所有的檢查當中,包括穿刺檢查在內的病理活檢是診斷腫瘤的「金標準」。儘管腫瘤標誌物、B超、CT、PET-CT等檢查,可以為腫瘤的診斷帶來大量的支撐材料,但這都不是最直接的證據。患者心理的需要。身上長了一塊瘤子,與其滿腹陰雲每天胡亂猜疑,不如來個痛快。如果性質是良性,無疑皆大歡喜,也讓患者少了塊心病。惡性腫瘤,轉移是早晚的事。在惡性腫瘤形成之初,腫瘤的轉移其實就已經開始。只是這樣的轉移是藏在淋巴管和血管之中的、看不見瘤體的「隱形轉移」。當腫瘤細胞轉移的部位發展成適宜腫瘤生長的環境,如果不加控制,就可能會慢慢長出我們看得見的轉移性腫瘤。那麼如何最小化腫瘤種植的風險?建議到有大量病人的腫瘤中心,由經驗豐富的人員操作,並且配備合格的細胞病理醫生。穿刺的手術器械和圖像引導設備也非常重要,能縮短穿刺的時間,並能最大程度上保證穿刺的質量。腫瘤穿刺活檢,是確定腫瘤性質的重要手段之一,通過穿刺后細胞學檢查,確定腫瘤是良性或是惡性,並且取樣組織可以進行基因檢測,都有利於指導治療及用藥。多跟醫生溝通,不要把醫生惡魔化,絕大多數醫生還是值得信任的好醫生,他們沒必要也沒那個心思針對個別病人做出很壞的舉動,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先溝通,而不是上來就把事情鬧大,換位思考,就算是正常的與人交往,誰也不希望碰到武力解決一切的朋友。最後,擺正心態,看了癌度的這篇文章,放下對穿刺活檢的誤解,不要過多地擔心這擔心那,要不心理負擔過重,猶豫不決延誤診治時機,會加重病情的。編者:vivienyuan轉載文章請註明來源公眾號及作者。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