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現代漢語語彙中,「黎民」被釋作「百姓」。「黎民百姓」指的就是人民大眾,那麼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呢?據說在五千年以前,當時我們祖先有幾支最大而強悍的部族,即黃帝族、炎帝族、夷族、九黎族。九黎族位於南方,他們的圖騰大約是猛獸,他們多次與炎帝部交鋒,終於導致與炎帝族和黃帝族為首的大約一百個氏族的聯盟在涿鹿大戰(今河北涿鹿縣)。結果是九黎族戰敗,退回了南方。由於勝方是以炎帝族和黃帝族為首的一百個氏族,所以當時就稱這一百個氏族為「百姓」了。再加上本來就是炎帝和黃帝為首的聯合,所以中華民族又稱為「炎黃子孫」了。這次戰爭被打敗的九黎族,所得俘虜稱為民、黎,或稱黎民。由此可見,百姓和黎民本來是指兩類不合等級的人,是有貴賤之分的。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世態炎涼,「百姓」中很多人淪為「黎民」,「黎民」中也有人立了戰功或是靠了別的機會躋身「百姓」,於是百姓與黎民的界限漸漸縮小,最後,「黎民」就用來稱代「百姓」了。「黎民百姓」放在一起,意思就呈現了趨同性。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來稿請投:shiwenxuexi@163.com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