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導語:在財務評估上,寧可悲觀,也不可過度樂觀。風險時代,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做好最壞的打算。最近兩天,在深圳互聯網和科技圈,有篇「充滿苦悶情緒的文章」很火。尤其是那些目前三四十歲的中年群體(無論在體制內工作或民企擔任中層、在體制外打拚的人群),討論尤其熱烈。文章混合了失業、二胎、深圳高房價、理財投資、家庭責任、中年危機、社會風險等因素,非常值得探討。先給大家看下原文,不長,就一千多字:我2001年大學部畢業,工作一兩年上的研究所,然後到的深圳某知名通信公司,,到現在將近十年。老婆和我都是農村出身,家裡沒錢支持,2010年辛辛苦苦攢點錢在坂田買了套二手房,當時大概是120萬,每個月房貸6000元。11年生了個兒子。16年政策放開,響應國家號召,又生個女兒,因為我要經常出差,還在國外研究所待過一兩年,家裡父母孩子沒人照顧,老婆不得不辭職照顧家。15年底深圳房價大漲,手裡正好有小几十萬餘款,考慮孩子以後要上學,大家也認為房價有國家托著,只會漲不會跌,又在關內買了套五六十平米學位房,總價300多萬。首付不夠,第一套房找人抵押弄了70萬,湊在一起付了首付,貸款260萬,月供17000。70萬的抵押貸一個月也要七八千。全家就我一個人在掙錢,拿到手的工資錢兩萬多,不包括獎金和分紅,因為兩套房貸加上抵押貸就三萬了,獎金就用來補貼家用,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想到自己深圳有兩套房,心裡也會安慰很多。一般分紅大部分用來購買股票了,現在持有十大幾萬股票。前段時間公司要安排出國,當時考慮家庭條件去不了,後來HR就找我談話希望主動離職,看現在的樣子不離也很難,公司總有理由讓你離職,不行打個C就末尾淘汰了。與其鬧來鬧去的離職,不如舒舒服服的好聚好散,而且至今也沒發現誰鬧著就不被離職的。其實我績效還不錯的,也得過多次A,因為我深知,農村出來的孩子,不努力就更沒出路,我能走到今天,是公司給我們創造的機會。最近也在網上投過簡歷,我們這三十大幾年紀,一般出去做不了高管,企業也不要,面試機會也很少,少數小公司面試過,基本月薪也是稅前不到兩萬,稅後房貸都不夠,有的還看不上我。我們在大公司,自我感覺水平不錯,視野開闊,但和人家一交流,明顯有很大不同,人家小公司我們這年齡的,即使不是高管,基本產品從前到后啥都懂,軟硬體,結構啥都能做,我們則只能做自己擅長一段,真正讓我們做出產品需要很多配置協助,小公司也養不起我們這樣複雜的玩法。目前看只能把學位房賣掉了,但眼下比較麻煩的事情,現在深圳二手房交易十分低迷,學位房也不好賣,急著賣的話350萬可能只能賣300萬,還了貸款雜七雜八的剛好沒有了。最後就十幾萬股票離職可以換幾十萬,離職補償已經在前年兌現了。這幾十萬隻能湊活償還一套房的抵押貸款。就算把學位房300萬賣掉,幸運地找個稅前兩萬稅後一萬多的工作,剩下6000的房貸,加上兩個孩子上學,養家,完全入不敷出,何況稅前兩萬的工作也不好找。現在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和老婆都覺得愧疚,夜晚也輾轉難眠。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怪公司,十年來在公司獲得的收益已經超出社會平均水平很多,企業成本壓力同樣很大。我們農村出身,能在深圳生兒育女有房有家已經不錯,當然還有個標誌307。這麼多年來,我時時鞭策自己,從來不敢懈怠,能加班就加班,能早去就早去,領導一點不滿,就緊張好多天,生怕丟了工作,可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離職,入不敷出。那是哪裡出了問題呢?是我不努力么,是企業給我的待遇不好么,還是房價帶來太高生活成本?對於主人公的境遇,有人同情「人到中年的不易」、有人感慨「高房價下人如螻蟻」,也有人不乏居高臨下的姿態,「弱肉強食的社會不相信眼淚。」對於這件事,X博士是這麼想的:1.主人公被炒后,立馬陷入財務危機。從技術層面上看,他犯的致命錯誤,就是買了第二套學區房,還是借款湊成的首付。這第二套學區房直接帶來的是每個月25000的利息(銀行月供17000+抵押貸七八千)。被炒使得資金流完全截斷,這多出來的25000利息立馬成「無法承受之重」。學區房本來是一場輸不起的賭局,可是他貿然入局了。2.從基本面來看,他輸給了變化多端的市場和政策。由於國家迅速出手的房地產調控,和瞬間冷卻的市場,他的二套房現在要是著急於出售的話,要比入手時低個好幾十萬。可以想象,要是二套房能按溢價10%的價格賣出,他現在絕不會那麼被動。一年前,接盤俠數不勝數,轉賣可輕鬆獲利數十萬,可惜政策變了,市場變了。3.從個人層面看,他輸給了自己。在大型通信公司,每年月收入大概五十萬(工資+獎金+分紅),十年的工齡,至少位居中層;然而,一旦到市場上另謀職位,卻意外發現自己不被市場需要了,年薪五十萬所要求的人才,完全不是他這一種。他才恍然大悟,過去十年是安安穩穩的十年,也是「溫水煮青蛙」似的十年。事實上,假如主人公有意識儲備一些業內資源,那麼離職后再一些中型甚至創業公司獲得好職位的機會是很大的。所以說,一定要持續學習,要給自己留後路,在日常工作之外,時不時自問:「假如我現在離開了,我能做什麼養活自己?」4.買二套房、生二孩,都是對財務要求極高的決策。謹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后,才能做好決策。但主人公顯然沒意識到:他的現金流很緊湊,容不得有閃失。退一萬步講,他沒有被炒,萬一老父親生了一場病得動手術,從天而降的區區幾萬元額外開支,就會讓他夠嗆。5.主人公如此憂心忡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妻子當家庭主婦,他一旦失業,柴米油鹽就沒著落。在高生活成本的城市,對中產之家來說,最好還是夫妻雙方都有收入,就像小別離裡面方圓和童文潔一樣,就算方圓一度被醫院辭退,做到企業中層管理的童文潔還可以獨當一面,一家子不至於慌忙失措。6.高房價是中產頭上一把刀。2016年深圳平均月工資是8141元,而現在深圳樓市均價少說要四五萬,這座城市已經是全球房價收入比最高的城市,深圳的工薪階層房價負擔最重。主人公在大型企業已有十年經驗,被炒后要在市場上找到月薪兩萬以上的工作非常困難,形成對比的是,他僅一套五六十平方米的房子月供就得17000萬。對工薪階層來說,深圳的房價簡直到了不人道的地步。7.我們身處在一個風險時代。作者今天的困境,可謂三重風險的疊加「個人能力風險+企業風險+國家政策風險+」,你的個人競爭力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收益下滑的企業可能要炒掉你、國家樓市政策可能要變,這些風險始終存在,但經常被麻木的慣性給忽略了,主人公顯然忽略了種種風險。8.最後,X博士想提醒的是,在大機構工作,按部就班是常規,工作隨便晃幾下,幾年就過去了。像主人公那樣埋頭工作,很容易對外部世界的巨變視而不見,缺乏思考的結果,必定是陷入習以為常的路徑依賴,直到有一天,你被狂風拋如一個陌生的世界,沒有準備的你,頓然發現麻煩大了。(現代商業社會,有財務自由才有人生自由。X博士微信為「jingjixueboshi」,歡迎進一步探討交流。)推薦閱讀:華為清理34歲以上中年人員工,兔死狗烹?其實更應該思考你的人生規劃作者:maomaobear最近兩天,華為裁員的事情從華為自己的心聲論壇發酵,進而出現在各個網站和媒體上,引發了各方關注。具體的內容是華為職工反映,區開始集中清理34歲以上的的交付工程維護人員。而研發開始集中清退40歲以上的老員工。有人把這個清退行動與2000研發將士出征聯繫起來,認為華為通過把老員工派駐海外自然淘汰來完成變相清退。對此,華為表示純屬謠言,也有海外老員工表示自己並未被清退。那麼,這件事情真相如何?為何會引發廣泛關注?這個事情對我們又有什麼啟示呢?所謂華為34歲裁員這個事情,最早是華為自己的心聲論壇爆出,多個ID證實。然後裁員這個事情從華為自己的心聲論壇到通信行業的C114論壇,再到知乎,進而出現在各個媒體之上。其實,華為裁員並不是新聞,華為的人員流動一直比較大,但是出現以年齡裁人的傳言,這還是第一次,這讓華為內部外部震動都很大。2016年,華為的業績喜憂參半,一方面華為的銷售額繼續保持高速增長,而在營業收入高速增長的同時,華為的利潤並沒有與營業收入同步快速增長。華為輪值CEO徐直軍在2017新年獻詞中便明確表示:「過去幾年,公司保持兩位數收入增長,但運作效率和現金流的改善不足,管理費用增長超過收入和銷售毛利的增長,現金收入比下降。」另外,他認為華為要優化人員結構,對外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對內開展不合格調整。這個優化人員結構並不是徐直軍個人的意思,任正非也是2017年開年就提出要破格提拔4000人。一個公司盈利下降,同時還要優化人員結構,破格提拔幹部,薪酬較高而性價比不高的老人自然會成為調整目標。雖然心聲論壇這種34歲一刀切的說法並不完全可信,但是老員工要被衝擊這個事情恐怕是很難避免的。互聯網公司,IT公司裁員這個事情並不奇怪。為何華為的舉動會引發各方關注和廣泛討論呢?這是因為華為員工的高收入和年齡劃線讓眾多科技公司的從業人員有了兔死狐悲的感覺。華為的薪酬體系包括工資、獎金和虛擬股的分紅,華為工資高,但是相對於互聯網企業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華為的獎金再加虛擬股的分紅就是一個可觀的數字。華為的老員工隨著年頭工資漲幅也許不是很大,但是一年年獎金的積累再加越來越多的虛擬股,一個級別不高的老員工一年也能拿到百萬以上,相當於其它公司高級經理人的水平。而通信行業的技術細分的很細,一些職位並不是隨著年齡和經驗豐富就有更高的水平,而是達到一定層次水平和職位就遇到天花板。這種情況下,沒有家庭拖累,精力充沛,體力旺盛、學習能力更強的新人就會有競爭優勢。而在華為的薪酬體系下,新人的工資、獎金、分紅綜合下來要比老人少的多。性價比高的多。在總體效益好,利潤豐厚的情況下,華為可以容忍眾多性價比不高的職位,而到了利潤增長不那麼樂觀的時候,就要適當吐故納新了。事實上,在其他行業這種情況非常多見,而且不限於老員工(其他行業薪酬一般與職位掛鉤,同職位老員工相比新員工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40歲的服務員並不能比20歲的服務員賺的更多)。中高管理層如果性價比低了一樣會新人換舊人的。只是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歷史太短,流動性太大,入職多年的人是少數,還感知不到這一點罷了。華為的舉動,讓其他科技公司,互聯網公司的員工有了警醒。如果你一直遇到職位的天花板無法上升,那麼在技術崗位也好,營銷崗位也好,一旦你年齡大了就無法和年輕人競爭,你的性價比低就會被替換掉。從1949年建國到90年代大下崗之前,實行了相當長時間的終身雇傭制。你只要加入一個企業,就可以從入職干到退休,在你20多歲的時候為企業做貢獻,而企業也不會在你50歲以後拋棄你,而會給你合適的職位和工作一直到你60歲退休。90年代改革之後,終身雇傭制事實上僅存在於體制內了,大部分企業都會根據企業需要選擇僱員。2000年到2017年,僅僅過了17年,時間還不夠一代人從入職走到退休。很多人也沒有意識要做終身的職業規劃和人生規劃。事實上,沒有終身雇傭階段的香港有過統計,平均在45歲的時候,一個人一生的收入達到巔峰。除了極少部分人能繼續上升,大部分人是要下降的,轉而和新加入工作的年輕人一起去競爭低工資高強度的低級職位。所以,無論你在多麼知名的企業,多麼優秀的行業,都要在20多歲,30歲就有所準備。合理控制自己的消費水平,適當積累財富,準備被動的財產性收入應對不時之需。以華為為例,華為40多歲的人,在華為已經工作10多年,早年間每年有幾十萬的收入,後來一年有百萬的收入。如果適當積攢,購買深圳的房產。那麼到了2017年,他應該有數套價值不菲的房產,資產總額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僅僅靠房租或者房屋出售後的理財產品收入,就可以維持相當不錯的生活水準。離職完全可以當作提前退休,享受生活或者做點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如果沒有規劃,高收入都用高消費花掉。不積累財產,那麼這次離職就會是滅頂之災。高檔住宅的貸款要還,豪車要養,老婆的包包化妝品要買,子女國際學校的費用要拿……這都依賴於你的工資,而你離職后再找一份年薪百萬的工作可就不那麼容易了。你也許無法掌握企業的命運,無法預測未來的危機,但是你至少應該為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一點準備。我發現這個公眾號不錯,親們隨手關注哦!▼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