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舉世聞名的甲骨文,是祖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它代表著中華文明和文字文化的遠古盛世,它向全世界真實而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源遠流長。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是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時代最早、體系較為完備的一種文字。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商代後期商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在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延綿使用了一段時期。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甲骨文這顆明珠的是清朝光緒年間時任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說起他的這一重大發現,還頗有一番傳奇色彩。甲骨文話說河南彰德府(今安陽市)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朝後期盤庚遷殷到紂王時期的都城,周滅殷后這裡就漸漸荒蕪了,秦漢以後此處被稱為殷墟。自宋代以後,當地農民在翻耕土地時,會不時挖出一些龜甲和獸骨。那時,人們只是把這些甲骨當作中藥材「龍骨」(中醫認為龍骨最黏澀,能收斂正氣,凡心神耗散,腸胃滑脫之疾,皆能治之;可以療陰陽乖離之病;能益腎鎮驚,止陰瘧,收濕氣,生肌斂瘡等,藥用價值很大)賣給藥店,或者把他們研磨成粉,當作止血治傷的「刀尖葯」在廟會上出售。久而久之,大批「龍骨」源源不斷地運進北京,被當作具有澀精補腎、鎮驚安神、祛邪養氣等特殊功效的名貴中藥出現在同仁堂、達仁堂等著名中藥店裡。王懿榮,字正儒,山東福山(今煙台市福山區)古現村人,近代金石學家和愛國志士。光緒六年(1880年)進士,授編修。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初秋,時任國子監祭酒和南書房行走的王懿榮突患瘧疾,時而高燒、時而寒戰,用了很多葯,就是不見輕,鬧得闔府不安。家人請來了一位京城裡的名醫給他診治,這位深諳藥性的老中醫經仔細診斷後開出了一劑藥方。待醫生走後,家人馬上就要去中藥店取葯。王懿榮連忙掙扎著坐了起來,拿過藥方來看,只見上面除了蒼朮、白芷、川芎、肉桂等幾味普通中藥外,竟有一味稱為「龍骨」的中藥,這使飽讀經史的王懿榮感到有些吃驚。龍,在封建社會裡專指眼似蛤、角似鹿、掌似虎、爪似鷹、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獰厲可畏、威武暴烈的一種神物,它會騰雲駕霧、威力無比、無所不能、無處不在,充滿著神奇色彩,因此長期以來封建帝王們都把龍當作是他們統治天下的絕對權威象徵,並都自命為「真龍天子」,以此來威懾萬民百姓。可眼前這處方上竟有一味「龍骨」,這令有著濃厚「龍即代表皇帝」的意識和滿腦子忠君思想的王懿榮不能不刮目相待了。他又勉強站起來在屋子裡來回踱著步子思索了一陣子,而後急忙命家人到宣武門外一家從明代就開張到現在的老字號藥店達仁堂將葯買來。北京藥店的規矩是每味葯都單包成小包,再合起來將一劑包成大包,王懿榮習慣於先一包一包解開檢視一遍,再交人煎熬。待他親自打開藥包,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塊「龍骨」仔細審視時,突然大吃一驚,他發現「龍骨」上竟然刻著一些似篆文又非篆文的彷彿非常古老的文字。王懿榮非常激動,經再次仔細辨識便立即斷定這是目前尚未被人們所認識的一種上古文字。他立刻來了精神,頓感病情大輕,又馬上派人到達仁堂藥店將其所有的「龍骨」全部購回。后經他仔細考釋、鑒別和引經據典研究考證,很快就辨識出這些「龍骨」上的文字正是商朝王室用於占卜的「甲骨文」文字,可謂是商代珍貴的王室檔案,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價值。於是,王懿榮開始大量收購龍骨,他不惜重金,竟以每字二兩白銀的高價購買當時北京及天津所有藥店里的所謂「龍骨」。因他是當時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著名的金石學家,其對「龍骨」的鑒定和重金收買,立即使「龍骨」身價倍增。許多達官貴人、學術名流都被卷了進來,朝廷大臣、滿洲正白旗人端方竟出錢到每字二兩五錢白銀,一時間京津地區掀起了一股收購「龍骨」的狂潮。著名的大古董商趙執齋、范維卿等人,經常攜帶「龍骨」出入王懿榮的門庭,他們見販賣「龍骨」極其有利可圖,就都蜂擁至安陽小屯村實地現場搶購。當地農民眼見「龍骨」如此值錢,就不惜毀掉長得好好的莊稼地而去深挖翻找,甚至挑燈夜戰搜尋「龍骨」。甚至還為此出現了許多因侵犯地界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直至鬧到驚官動府也不肯輕易罷休,為了錢許多人就像著了魔、中了邪一樣不能自拔,上演了一幕幕的鬧劇,令人可悲可笑!昔日,中藥店都不喜歡收購有字的「龍骨」,農民出售時就把上面的字刮掉,有些「龍骨」因為上面的字太多,刮起來太麻煩,就被農民們隨便扔掉拋棄,實在是太可惜了。王懿榮的意外發現,不知搶救了商王朝多少寶貴的第一手史料!他萬萬沒有想到,舉世聞名的甲骨文竟會在他的這一場病中被偶然發現,最終揭開了千百年來的「龍骨」之謎,由此一門舉世矚目的新興學科——甲骨學就這樣誕生了!郭沫若先生曾說,1898與1899年之交是近代史上一個極難忘卻的年代,因為埋沒了三千餘年的甲骨文字,終於在這時候重見天日了。而第一個重視並收集甲骨文字的就是王懿榮。王懿榮在當時可謂是想盡一切辦法,最終搜購到了1500多片甲骨。非常遺憾的是,王懿榮還沒來得及著手作深入的研究,1900年8月帝國主義組成的「八國聯軍」便佔領北京城了。此時兼任訓練團勇的「團練大臣」王懿榮,在侵略軍打進北京城時,還曾率領團勇進行巷戰,終因寡不敵眾而失利,敗回私宅。他對家裡人說:「朝廷蒙難,我不可苟活」,於是揮筆在粉壁上寫下了激昂的絕命詞,便要自盡。這時全家人環跪在他的周圍,痛哭相勸,都被他厲聲斥退,最終他在服毒后又毅然投進了院內的深井而亡。王懿榮死後,王家便衰落了。到了1902年,他的兒子王翰甫為生計所迫,開始出售家藏古物,王懿榮收藏的1500多片甲骨很快就被轉賣一空,其中約1000片賣給《老殘遊記》的作者劉鶚(字鐵雲),成為他《鐵雲藏龜》一書的主要資料來源;另一部分被當時天津新學書院購得,由美國人方法斂摹寫,編入他的《甲骨卜辭七集》之中;還有一部分由著名的古文字學家唐蘭編入《天壤閣甲骨文存》一書。王懿榮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劉鶚精選了千餘片甲骨拓印,以《鐵雲藏龜》之名出版,這就是歷史上第一部關於甲骨文的書,從此甲骨文研究便蔚然成風,在學術園地中大放異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劉鶚被發配新疆后收藏散失,加之河南商賈們時以出土甲骨求得高價出售,日本考古學家遂乘機攫得了一部分。同時期的學者最先有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其後有葉玉森、董作賓、郭沫若等人從事甲骨文研究,孫詒讓的《契文舉例》是運用《鐵雲藏龜》考釋甲骨文的最早著作。到目前為止,總共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文字的獨特魅力,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殷墟甲骨的發現,為考古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對甲骨文的研究,於經、史、文字的影響甚大。首先是開拓了研究對象的範圍,使得以前的「以經治經」、以書本治史,擴大到以古器物治史,以史治經;其次是對甲骨文的研究結果,雄辯地證明了《史記》中《殷本紀》《三代世表》中所載商代帝王世系的正確可靠,證明了殷周史的信而有證,從而把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歷史上溯到了4000年以前,使得的傳統史學家們意識到考古也是了解遠古歷史的一條必由之路。甲骨文化所展示的中華上古發達的文明和中華先祖卓越的智慧,深深地折服了曾經宣揚「文化西來說」的高傲的西方人,從此,甲骨文化名揚中外。撫今追昔,王懿榮的開山首功是不應該也不會被後人忘記的。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