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從企業章程看第一批股份制企業朱蔭貴編者按:朱蔭貴教授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是著名的經濟史專家,也是我的老師,雖然不是我的導師。朱蔭貴教授非常平易近人,很多時候碰到他,都是老師向我這個學生先打招呼,因為我還沒有來得及向老師問好。他在我心中的經典形象是,他戴著橢圓形的寬邊眼睛,穿著西服,略顯花白的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笑眯眯的,和藹可親地看著我,然後關心地詢問我的近況。朱蔭貴先生,大學部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博士均畢業於社科科學院研究所院,在東京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師從日本著名史專家濱下武志教授。他先後擔任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所經濟史研究室主任,兼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98年他擔任了社會科學院研究所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3年他被複旦大學人才引進,擔任歷史系教授。他在復旦歷史系先後擔任近現代史教研室主任、歷史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朱蔭貴先生1993年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有突出貢獻的社會科學家證書,並從該年度起終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的主要社會兼職有:經濟史學會理事、近代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商業史學會理事、副會長;日本史學會理事、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等。朱蔭貴先生主要研究集中在經濟史領域,對、日本近代史其他學術領域也有深入的研究,著作等身,成果卓著。值此先生榮休之際,季我努學社特地聯絡先生,將其在《社會科學》《歷史研究》《經濟研究》等頂級學術刊物發表的論文整理出來,組成朱蔭貴教授榮休紀念特輯,與學界同人和廣大讀者朋友分享。(參加會議照) 一般來說, 企業章程是一個企業開辦宗旨和辦事大綱的匯聚及規定, 是決定企業性質、 組織方式和經營方針的綱領性文件。近代的第一批股份制企業 , 在開辦之前均要向清朝政府稟報開辦企業的原因、 條件、 方針、 集資方式 , 以及企業的內部組織和規定等種種事項 , 以求得允准。在得到政府允准后, 還要將匯聚上述內容的章程文件呈報政府審批 , 審查通過後 , 才可以向社會招商募股 , 正式開始企業營運。綜合考察當時這些企業的章程 , 有共性的內容是 :1.說明開辦目的 。顯然, 這些近代企業開辦時的 19 世紀七八十年代, 距兩次鴉片戰爭已有二三十年時間, 這期間, 一方面洋貨大量進口 , 侵蝕瓦解著原有的經濟結構和基礎 , 導致利源大量外流。另一方面外國勢力日益深入內地, 開礦、 行船、 辦企業等掠奪資源、 滲透把持經濟命脈的活動和現象, 日益喚醒激發起愛國人士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行動。鄭觀應提出 「欲攘外 , 亟須自強, 欲自強, 必先致富 ;欲致富 , 必首在振工商」 ① 【鄭觀應《盛世危言后編》,「自序」】的看法 , 在當時即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 , 這些近代股份制企業的章程中, 差不多都包含有 「 開利源、塞漏卮、 爭利權」 的內容。這不僅代表了企業經營者的真實想法 , 同時也是這些企業用以向民間宣傳 , 爭取民眾支持購買股份集聚資金興辦企業的重要手段。如輪船招商局的興辦者唐廷樞、徐潤曾宣稱 :「自置輪船攬運貨物, 以收利權 , 此正富國便商之要務也。」 ② 【《交通史航政編》1冊,147頁。】經辦人在宣傳興辦開平煤礦的重要性時也指出 :「夫取天地之利, 濟民生日用之需 , 寰中之寶藏已興, 海外之漏卮漸塞, 誠屬富強要術, 遠大宏猷。」 ③【孫毓棠《近代工業史資料》1輯下冊,623頁。】《徐州利國礦務招商章程》 第一條即強調該局興辦 , 「係為開利源塞漏卮 , 兼為徐郡養民弭盜 , 裨益地方起見。」 ④ 【《申報》1883年1月14日。】《上海機器織布局招商集股章程》 中也稱 : 「各國所出之布 , 行銷於者, 每歲不下三千萬兩 , 財源日以外溢, 有心世道者患之……本局專織洋布, 是所分者外洋之利 , 而非小民之利 ……。」 ⑤【《申報》1880年10月13、14日。】顯然 , 這些企業都是把與洋人爭利作為目標的。2.強調商辦原則 。這些企業從性質上看儘管有官督商辦和商辦的區別 , 但在章程中 , 無一例外都把商辦原則置於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唐廷樞和徐潤主持期間制定的輪船招商局章程中 , 首先即強調輪船招商局 「歸商辦理」 。鑒於此前並無這種先例 , 為減少可能由此帶來的麻煩 , 他們不得不接著做了一番表白:「查商人踐土食毛, 為國赤子, 本不敢於官商二字, 稍存區別。惟事屬商辦, 似宜俯照買賣常規 , 庶易遵守。」 ⑥【《交通史航政編》,1冊,145-146頁】開平礦務局的章程中同樣明確表示:「查此局雖系官督商辦, 究竟煤鐵仍由商人銷售, 似宜仍照買賣常規, 俾易遵守。所有各廠司事 , 必須於商股之中選充 , 方能有裨益事。」 上海機器織布局也在章程中聲明 :「事雖由官發端, 一切實由商辦, 官場浮華習氣一概芟除, 方能持久。」 ⑦【孫毓棠編《近代工業史資料》1輯下冊,629、1043頁。】官督商辦的企業尚且如此 , 商辦的企業就更不用說了。如徐州利國礦務局的章程中明白無誤地表明 :「礦務以減少成本為首要。一應事宜概照商人買賣常規 , 撙節核實辦理 , 不得稍涉糜費, 以重商本」 。 「一切工作事宜 , 均以商民為之」 , 「此項礦務不請官本 , 概照商股辦理」 。⑧【《申報》1883年1月14日。】3.對招股事項的有關規定 。由於這些企業是打破過去慣例面向社會招股集資 , 因此 , 消除投資者顧慮獲取信任十分重要。為此 , 這些章程對招股的具體事項均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 , 上海機器織布局的章程最為清楚典型:「其股份仿照招商章程, 每股規銀一百兩 , 共集四千股 ,計銀四十萬兩。除稟明南北洋欽憲酌撥公款外, 在局同人共集二千股, 尚餘二千股。所望海內達官富紳, 同心集事 , 自一股至百千股, 各從所便, 數滿而止。將來酌添機張, 或需加本 , 亦必布告周知 , 先盡舊股。所有股份銀兩認定后 , 先交五成, 出給收票 , 本局存穩當錢莊生息 , 備購地、 定機等用。俟機器到有定期, 全數交足, 掣換股票、 官利息折, 不得遲延。至於請洋匠、 定機器、 購地基 , 總以股份集滿收齊五成然後舉辦, 方免貽誤。萬一股份不齊, 事機中輟 , 先收之五成銀兩並息 , 均由本局如數付還, 絲毫不爽。」 ① 【孫毓棠編《近代工業史資料》1輯下冊,1043頁。】這段話對投資者如何投資、 企業如何運用資金、 如何保管、 如果企業辦不成時資金如何退還等等都做了清楚的說明, 目的顯然是消除投資者的顧慮。從這裡也可以看出, 為獲取投資者的信任, 這些企業的經辦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種情況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於其他企業章程中。另外, 在日後擴大企業規模時 「 先盡舊股」 的許諾, 在開平礦務、 上海平準股票公司、 徐州利國礦務等企業的章程中都能見到 , 這除了顯示對老股東的優惠照顧外, 同時也可以看成是吸引投資的手段。前述股票上載明 「 官利一分」 「餘利按股均分」 的內容 , 在這些章程中同樣無一例外都有明確記載 , 這和其他吸引投資的內容結合在一起 , 構成這些近代第一批股份制企業招股方式的共同特點。除了以上這些共有的內容外, 在當時留存下來的這些為數不多的企業章程中, 有兩家明確載有得到官方批准專利的條文。上海機器織布局章程中提到:「經通商大臣批定, `嗣後有人仿辦, 只准附股入局, 不準另行開設' 。」 ② 【孫毓棠編《近代工業史資料》1輯下冊,1043頁。】徐州利國礦務總局章程的條文是:「各處官紳士民只能附入股份, 不得因現成之基, 另請設廠設爐, 以保商本而歸劃一。」 ③ 【《申報》1883年1月14日。】可見當時在學習 「 西法」創辦股份公司的時候 , 的這些企業已經有了專利的概念, 並知道通過官方對專利尋求保護了。如果說, 了解專利並知道利用專利保護自己 , 是當時這些股份制企業向西方學習的結果, 那麼, 在章程中規定給予大股東派遣親信進入企業任職之權可能就是這些企業自己的創造了。開平礦務總局的招商章程中載明:「議股大任重, 准派司事也 。查股份一萬兩者, 准派一人到局司事。其能當何職, 應受薪水若干, 由總局酌定。若其人不稱職 , 或不守分 , 任由總理辭退, 仍請原人另派, 以昭平允而免誤公。」 ④ 【孫毓棠編《近代工業史資料》1輯下冊,630頁。】徐州利國礦務總局的招商章程中也有與此內容幾乎完全一樣的條文規定。推測做出這種規定的原因, 或許是企業為吸引大股東投資, 因而從保護大股東的利益出發, 使其可以派親信參與企業管理, 起到監督企業的作用, 從而增強有資力者的投資信心並吸引資金。但這種規定, 則顯然超出了西方股份制企業的模式, 明顯帶有特色了。 結語 從以上這些對企業股票、 章程的分析來看, 這些 「仿西人之法」 ⑤【《申報》1882年6月13日】 興辦的近代第一批股份制企業, 在把公司資本分為若干等額的股份 , 通過發行股票向社會公開集資, 所發股票可自由買賣 , 可按所持股票獲取股息等方面, 確實是 「仿」 了西方人的法 , 具有了一般意義上的股份公司的特點;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過去 「狹隘之規則」 , 辦起了一批從未有過的規模宏大的近代機器工業。但是 , 西方股份制企業普遍具有的另外一些特點, 這些企業卻並沒有「仿」 。例如 , 作為股份制企業 , 其性質是有限還是無限? 其次, 股東權利的明晰化是股份制企業重要原則之一。即股東除按持有股份的多少相應承擔企業的風險和收益外, 還應有對企業經營情況的知情權、 監察權和重大事項的決定權。這些權利在西方股份制企業中, 一般通過設置和建立股東大會、 監事會等機構得以實現。但這些企業沒有一家設置這些機構 , 章程中也沒有一家提到這些內容。股東權利的體現除了獲取 「官利」 一分以及在有 「餘利」 時分得相應的一份收益外, 參與權和監督權都無從談起。只有大股東即持有1 萬兩以上白銀股份的股東可派 1 人到企業任職 , 似乎能代表大股東對企業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 。也就是說 , 廣大中小股東的權利還只停留在獲取 「收益」 方面。這也正是這些企業自己獨特的地方。此外, 在近代第一批股份制企業中 , 傳統 「合夥」 制的影響和痕迹也依然可見。 明清時期存在於手工行業中的 「合夥」 制, 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解決手工工商企業個人資金不足與生產發展規模之間的矛盾。它不僅普遍存在陶瓷、 農產品加工業、 採煤、 井鹽和礦業中, 而且通過契約逐漸制度化①。【 參見徐建青 《清代手工業中的合夥制》 (《經濟史研究》 1995 年 4 期)。】在四川井鹽業中, 「合夥」 制不僅普遍存在, 而且發展到相當成熟的程度 , 以至有的研究者認為應將其稱為 「契約股份制」 ②。【參見彭久松、 陳然 《契約股份制概論》 (《經濟史研究》 1994 年 1 期)。】仿照 「西法」 成立的近代的股份制企業之所以比較容易被社會接受, 應當說與社會中早就存在 「合夥」 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 , 這種 「合夥」 制的影響並不僅僅局限於此。譬如 , 近代股份制企業每股票面金額大, 股份總數不多導致股東總數不多的情況也應該與 「 合夥」 制的影響有關。因為在「合夥」 制比較成熟的四川井鹽業中 , 據研究 , 「合夥」 的股東人數 「 最高尚未見超過 40 人者」 ③。【見彭久松、 陳然 《契約股份制概論》 (《經濟史研究》 1994 年 1 期)。】這也許是由於方便管理的緣故, 也可能與當時行業的規模相適應。但這種影響的痕迹在這些近代股份制企業的成立過程中也得以顯現。如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始計劃招4 000股, 但 4 個發起人就認購一半即2 000股④【據《申報》 1880 年 10 月 16 日載《書機器織布招商局章程后》 所說 戴子輝、 蔡嵋青、 龔仲仁、 李韻亭等 4 人 「各先認股五萬兩為之初基。」】 只留2 000股向社會招募。在招募過程中又明確號召 「海內達官富紳, 同心集事 , 自一股至百千股 , 各從所便, 數滿而止」 。假如這時出現幾個大股東, 則股東總數不會多就是必然的了。顯然, 每股股票的票面金額定在100 兩, 實際上就是不希望過多的人參與集股。而 1 萬兩以上大股東可派人到企業任職的規定 , 與前述 「合夥」 制中 (股東)「 或有不親到場者, 亦必令親信人為之監察」 ⑤ 【《申報》 1882 年 6 月 13 日。】的傳統相比, 二者看上去多少有些一脈相承的味道。綜合種種方面看 , 近代第一批股份制企業的特點可以說是傳統與近代、 與西方的混合體 , 它們的出現和存在客觀上證明了一個道理:即經濟的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 即使是變革 , 繼承和延續也常常存在其中。〔作者朱蔭貴 1950 年生 研究員。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100836〕學術簡歷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同年進入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史研究室從事經濟史研究。1988年,考入社會科學院研究所院在職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師從聶寶璋先生。1990年,作為首批與日本聯合培養的博士生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1年。1993年,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95至1997年,再赴日本東京大學進行兩年博士后研究,師從濱下武志先生。1997年至2003年,先後為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所經濟史研究室主任,併兼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03年,被複旦大學歷史系引進。 榮譽及獲獎 1996年6月專著《國家干預經濟與中日近代化》獲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優秀著作二等獎2000年8月論文《論晚清新式工商企業對政府的報效》獲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論著二等獎2000年合著專著《近代經濟史,1895-1927》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著作獎,2002年分別獲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著作獎一等獎,吳玉章社會科學一等獎和郭沫若歷史科學一等獎2008年獲復旦大學研究所院「優秀研究所導師」稱號2008年論文《近代股份制企業的特點—以資金運行為中心的考察》,獲上海市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2009年論文《近代股份制企業的特點—以資金運行為中心的考察》,獲全國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歷史類)2009年獲上海市2009年度高等學校育才獎2011年獲復旦大學研究所「我心目中的好導師」提名獎2012年論文《抗戰時期日本對輪船航運業的入侵與壟斷》,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0-2011)二等獎。2013年論文《論近代實業界之「夢」》,獲上海市社科聯第十一屆優秀論文獎二等獎 專著、譯著、編著1、《招商局與企業史研究》(與胡政、陳爭平合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2、《民間契約文書與鄉土社會:以清水江流域天柱文書為中心的研究》(與張新民合編),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3、《國家資本的歷史分析》(與吳太昌、武力等合著),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4、《近代:金融與證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5、《朱蔭貴論招商局》,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6、《近代經濟史研究(1927-1937)》(與劉克祥、吳太昌等合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7、《近代輪船航運業研究》(簡體增補版),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8、《近代股份制企業研究》,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9、《近代輪船航運業研究》,台灣高文出版社2006年出版。10、《近代 : 經濟與社會研究》(與戴鞍鋼合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11、《近代航運史資料(1895-1927)》(與聶寶璋合編),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12、《近代經濟史(1895-1927)》(與汪敬虞等合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3、《近代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與近代亞洲經濟圈》(與歐陽菲合譯),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14、《國家干預經濟與中日近代化――輪船招商局與三菱•日本郵船會社的比較研究》,東方出版社1994年版(修訂增補版2017年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再版)。 論文:〈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列〉1、《梁啟超與時務學堂》1.2萬字 《近代史研究》1984年3期2、《從戊通航業公司的歷史看經營管理方式對近代企業發展的影響》1.6萬字 《經濟史研究》1986年3期3、《鐵路與近代經濟發展》3萬字 《平準學刊》第5期〈上〉1989年出版 〈合著〉4、《甲午戰後日本輪運勢力在長江流域的擴張》2萬字 《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集刊》第十輯 1988年出版5、《的近代經濟史研究—數年來的回顧和展望》2萬字 日本〈近鄰〉雜誌19號 1991年5月出版〈日文〉6、《從輪船航運業的興辦看中日早期近代化的異同》1.1萬字 《中日關係史研究》1993年1期7、《論清季輪船招商局的資金外流》1.6萬字 《經濟史研究》1993年2期8、《論早期現代化過程中傳統文化的影響和制約》1.2萬字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2期 《新華文摘》1993年第7期全文轉載9、《晚清輪船招商局資金外流與盛宣懷「斂字訣」初探》1萬字 《 招商局與近現代化—紀念招商局成立120周年論文集》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10、《論國家政權在中日近代化過程中的作用—中日近代海技自立的比較研究》1.8萬字 《 經濟史研究》 1994年2期 11、《從中日兩國近代航運業發展狀況的不同看國家政權在近代化過程中的作用》1萬字 《教學與研究》 1994年2期12、《試論影響早期現代化進程的內在因素》1.2萬字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4年4期13、《引進與引進后的管理—清輪船招商局與日本輪運業發展的比較》 0.6萬字 《經濟導刊》994年6期14、《計劃經濟結出的苦果 —交通運輸業成為「瓶頸」的原因》0.8萬字 《經濟導刊》 1995 15、《輪船與長江流域近代經濟的演變》1.3萬字 收入《近代市場與沿江經濟發展戰略》〈論文集〉財政經濟出版社1996年出版 16、《 論晚清新式工商企業對政府的報效》1.2 萬字 《經濟史研究》1997 年4期17、《 論晚清輪船招商局的對外投資》1.5 萬字 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2000年出版。〈英文稿〉18、《 近代上海證券市場上股票買賣的三次高潮》1.8萬字 《經濟史研究》1998年3期19、《朝貢貿易與近代亞洲經濟圈》――〈評濱下武志教授的《近代的國際契機》〉1.8萬字 《歷史研究》1999年2期20、《1927――1937年的輪船航運業》2.5萬字 《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1期21、《中日早期現代化進程中資金問題的比較研究》1.8萬字 《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22、《近代的第一批股份制企業》 1.8萬字 《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23、《從大生紗廠看早期股份制企業的特點》, 1.6萬字 《經濟史研究》2001年第3期24、《引進與變革:近代企業「官利」制度分析》, 1.8萬字 《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25、《近代交通運輸與晚清商業演變》, 1.8萬字 《近代史學刊》第1輯,2001年12月出版26、《「官利」制度及其他:近代企業的資金運作》,1.5萬字 《現代化研究》第1輯,商務印書館2002年9月出版27、《兩次大戰間的銀行業》,2.2萬字 《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28、《「官督商辦」與「命令書」——中日近代工商企業管理形態的比較研究》,1.8萬字,《紀念依田熹家教授誕辰70周年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29、《論近代股份制企業中制度的中西結合》,1.5萬字 《企業發展中的制度變遷》,上海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30、《抗戰前錢莊業的衰落與南京國民政府》1.7萬字 《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1期31、《China』s Banking Industry between the World Wars》,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ummer 200332、《「孤島」時期的上海西商眾業公所》,1.5萬字,《民國檔案》2004年第1期33、《抗戰爆發前的外國在華銀行》,1.8萬字,《經濟史研究》2004年4期34、《抗戰時期的上海華商證券市場》,1.6萬字,《社會科學》2005年第2期35、《從老股票看五十年代的股份制企業》,1.8萬字,《當代史研究》2005年3期36、《試論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國家資本股份制企業的形成途徑》,1.8萬字,《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5期37、《近代股份制企業的資金運作》(日文),《經濟月報》(東京)2005年11月版38、《20世紀初的輪船招商局-體制變動與軍閥戰爭的干擾影響》,《招商局與近代研究》(論文集)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39、《1927-1937年的輪船航運業與招商局》,收入《招商局與近代研究》(論文集)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40、《1918-1937年的證券市場》,《復旦學報》2006年2期41、《近代新式交通運輸業與的現代化――以鐵路輪船為中心的考察》,1.8萬字,收入論文集《近代:經濟與社會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42、《論近代股份制企業的特點――以資金運行為中心的考察》,1.9萬字,《社會科學》2006年5期43、《論抗戰時期上海的華商股票推進會》,1.7萬字,《經濟史研究》2006年4期44、《支撐近代化的「式金融」》,1萬字《國企》雜誌2007年6期45、《晚清新式工商企業:在「報效」中沉淪?》0.8萬字,《國企》雜誌2007年7期46、《論晚清輪船招商局的對外投資》,1.7萬字,《汪敬虞教授九十華誕紀念文集》,人民出版社2007年7月版47、《「年少志高,頭角初現」――論抗戰前董浩雲先生對發展航運業的構想和活動》,載《董浩雲――現代航運業先驅》,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版48、《論近代企業商號吸收社會儲蓄》,1.6萬字,《復旦學報》,2007年5期49、《國家資本企業歷史圖景變遷之晚清起步篇》,0.8萬字,《國企》第14期,2007年12月50、《國家資本企業歷史圖景變遷之北洋政府篇》,0.8萬字,《國企》第15期,2008年1月10日51、《國家資本企業歷史圖景變遷之南京國民政府篇》,0.8萬字,《國企》第16-17期,2008年2-3期合刊52、《從招商局的發展歷程看近代的政企關係》,1.8萬字,收入張忠民、陸興隆、李一翔主編《近代社會環境與企業發展》(論文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3月版53、《試論近代證券市場的特點》,1.6萬字,《經濟研究》2008年3期,2008年3月20日出版。《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8期收錄3.5千字。54、《論近代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調撥流動》,1.6萬字,《社會科學》2008年第6期。55、《從1885年盛宣懷入主招商局看晚清新式工商企業中的官商關係》,1.8萬字,《史林》,2008年3期56、《上海華商證券市場研究(1927—1945年)》,1.8萬字,《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6輯,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3月出版。57、《論日本早期現代化進程中政府的干預作用》,1.3萬字,《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4期58、《試論近代社會傳統力量對早期現代化發展的障礙作用——以穆藕初引進推廣現代西方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踐為例》,1.7萬字,《近代》第19輯,2009年11月出版59、《論抗戰時期的杭州錢莊業》,1.4萬字,《安徽史學》2010年1期60、《論研究近代資本市場的必要性》,0.8萬字,《經濟史研究》2010年1期61《近代のセメント產業と資金調達--劉鴻生企業集團と上海華商水泥公司》,1.4萬字,載田島俊雄主編《セメント產業の發展》(第二章),2010年6月出版62《對近代經濟史研究中心線索的再思考》,0.9萬字,《社會科學》,2010年6期63《從『商務官報』看晚清國人對世博會的認識》,1.4萬字,《學術月刊》2010年6期64《儒家傳統股份制企業典型:張謇與他創辦的大生系統企業》,1.8萬字,收入崔之清主編《第五屆張謇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張謇與海門—早期現代化思想與實踐》,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65《論抗戰時期日本對華輪船航運業的侵襲和壟斷》,2萬字,《歷史研究》2011年第2期66《論抗戰時期上海的華商房地產公司》,1.9萬字,《安徽史學》,2011年第3期67《從上海水泥廠看1937年前民間資本企業集團內部的資金問題》,1.8萬字,收入田島俊雄、朱蔭貴、加島潤主編《水泥業的發展:產業組織與結構變化》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68《論錢莊在近代資本市場上的地位和作用》,1.7萬字,《社會科學》2011年8期69《甲午戰後列強對礦權的攫奪與清政府的經濟地理認識》,1.5萬字,《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10輯,2011年6月出版。70《論近代民間金融資本的地位和作用》,1.6萬字,《北京大學學報》2012年3期(5月20日出版,人大複印報刊資料《經濟史》2012年5期全文轉載)。71《甲午戰後外國列強在沿海航線上的爭奪(上)》,1萬字,《許昌學院學報》2012年3期(5月30日出版)。72《辛亥革命與近代市場經濟的發展》,1.8萬字,《學術月刊》2012年7期(7月20日出版,人大複印報刊資料《近代史》2012年11期全文轉載)。73《甲午戰後外國列強在沿海航線上的爭奪(下)》,1萬字,《許昌學院學報》2012年4期(7月30日出版)。74《從輪船招商局的債款看近代的資本市場》,1.7萬字,《社會科學》2012年10期(10月10日出版)。75《辛亥革命前後の經濟》,1.6萬字(日文),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論文集,日本岩波書店2012年9月出版。76《試論穆藕初在近代棉紡織業方面的貢獻》,1.8萬字,《邦計貨殖》(論文集),台灣萬卷樓圖書公司2013年1月版。77《論近代實業界之「夢」》,《安徽史學》2013年6期,該文獲上海市社科聯第十一屆優秀論文獎二等獎78《近代的資本市場與企業籌資》,1.3萬字,收入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學術講座彙編》,2013年版79《從貴州清水江文書看近代的地權轉移》,1.4萬字,《貴州大學學報》,2013年6期(人大報刊資料《近代史》2014年4期全文轉載)80《管理之初》,1萬字,《清華管理評論》,2013年4期81《晚清社會經濟制度之改變:從內在角度進行的考察》,1.4萬字,《清史研究》2014年2期82《戊通公司的興與亡》,1萬字,《清華管理評論》2014年5期83《試論輪船航運業興起前的清代木船業》,1.8萬字,《國家航海》第8輯(2014年8月出版)84《清代木船業的衰落和輪船航運業的興起》,1.8萬字,《安徽史學》2014年6期85《試論清水江文書中的「股」》,1.7萬字,《經濟史研究》2015年1期86《試論漢冶萍發展與近代資本市場》,1.8萬字,《社會科學》2015年4期87《抗戰勝利后的輪船招商局與民生公司》,1.7萬字,收入《招商局與企業史研究》,社科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88《論貴州青溪鐵廠的失敗原因》,1.5萬字,《貴州社會科學》2015年9期89《抗戰時期的國統區農村金融——以農村合作金融事業為中心》,1.8萬字,《安徽史學》,2015年5期90、《 「調匯」經營:大生資本企業集團的突出特點—以大生棉紡織系統為中心的分析》1.8萬字,《廣東社會科學》2016年2期91《關於行業史的筆談》,1萬字,《近代史學刊》15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4月出版92《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證券市場與企業之間的關係》,2萬字,《社會科學》,2016年6期93《從江南機器製造局財務角度看晚清軍用企業的經營(1865-1894)》,1.7萬字,《上海檔案史料研究》20輯,2016年8月出版94《早期現代化:與日本的比較》,1.2萬字,《社會科學》2016年9期95《試論近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與體現》,1.7萬字,《承先啟後—王業鍵院士紀念論文集》,台灣萬卷樓圖書股份公司2016年11月出版 其它(文章、譯文及小論文):1、《近代航運史資料》第一輯簡介 ,《近代經濟史研究資料》第一輯 1983年12月2、《盧作孚的成功—技術、管理、人才》,《青年報》1984年5月20日3、《應該擴大考察的範圍》,《經濟史研究》1989年3期4、〈譯文〉《十九世紀下半葉在華外國銀行操縱控制金融市場的歷史本質》,《近代》第二輯 1991年12月出版5、〈譯文〉《近代經濟史研究中一些問題的再思考》,《經濟史研究》1991年4期6、《聶寶璋先生傳略》,《近代》第一輯 1991年4月出版7、〈譯文〉《轉承包關係》,〈合譯〉 《經濟研究資料》 1990年5期8、《章有義先生傳略》, 《近代》第三輯 1993年4月出版9、《兼容眾法,切入熱點—如何深化近代史研究的討論》〈筆談〉 《學術研究》1994年4期10、《研究傳統市場 重視國家干預》〈關於傳統市場與市場經濟的筆談〉,《經濟史研究》1995年2期11、《彭澤益》, 《歷史年鑒》1995年 三聯書店1995年12月版12、《從傳統文化角度看「亂收費」現象》, 《改革內參》1998年18期13、《第三屆商業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述評》,《經濟史研究》2000年第四期14、書評《首部優秀完整的經濟通史――評介《經濟發展史》,《全國新書目》2000年第5期15、《新舊儒商漫議》, 《經濟學家茶座》第二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16、《泡沫經濟的版――近代橡膠股票風潮》,《經濟學家茶座》第四輯,2001年4月出版 《文匯報》2001年5月25日第11版全文轉載17、《近代商戰第一捷》,《經濟學家茶座》第七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18、《「學而優則賈」——晉商大院考察隨感》,《經濟學家茶座》第十集2002年12月出版。19、《社科院經濟所經濟史研究室介紹》, 台灣《近代史研究通訊》第34期, 2002年9月出版20、書評:《科學闡釋近代經濟歷史發展的演變過程》―《近代經濟史,1895-1927》評介 《社會科學院院報》第80期,2002年10月29日,第2版21、《評「晉商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年第4期 22、《近代銀行界的海歸派》, 《經濟學家茶座》,第12輯,2003年4月出版。23、為日本學者久保亨著《走向自立之路——兩次大戰之間的關稅通貨政策和經濟發展》一書中文版作 「序言」,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24、「近代第一股」,《經濟學家茶座》,第18輯,2004年12月出版。25、為宋美雲《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一書作「序言」,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26、「導致晚清政府倒台的股票」,《經濟學家茶座》,第20輯,2005年3月出版27、招商局史研究會編《招商局印譜》,「序言」,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28、《大生企業股票:晚清狀元張謇下海辦實業的見證》,《經濟學家茶座》,第22輯,2006年2月出版。29、《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紀念《經濟史研究》雜誌誕辰20周年》,《經濟史研究》,2006年第2期。30、《如何評價近代的國家資本企業》,《學術月刊》,2006年第8期。31、《「申報」上的攬儲廣告》,《國企》雜誌2006年11月創刊號32、「山西保晉礦務公司股票」,《經濟學家茶座》第26輯,2006年12月出版33、「航運業與金融業研究文獻的介紹」,日本《企業史研究會編《企業史研究的成果與課題》,汲古書院2007年4月出版34、《汪老吳老九十壽誕感言》,《經濟史研究》2007年2期35、《經濟參考報》2007年7月6、13、20日12版,8月17日12版連載「老股票的故事」(1-4輯)。36、《錢莊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背後的故事》,《經濟學家茶座》第30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版,經濟參考報2007年11月23日12版全文轉載37、《19世紀80年代首現股票買賣高潮》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1月4日12版38、《1910年上海橡膠股票買賣高潮》0.5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1月11日12版39、《1921年:上海爆發濫設交易所風潮》,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1月18日12版40、《「信交風潮」後遺症:股票遭冷落,公債偏紅火》,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1日12版41、《曇花一現的滬外證券市場》,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15日12版42、《眾業公所緣何成上海投機家的大樂園》,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22日12版43、《抗戰八年:上海華商證券由陪襯轉入主角》,0.6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2月29日12版44、《詳說上海華商證券市場的三大特點》,07萬字,經濟參考報2008年3月21日12版45、《老股票的故事6—從老股票看50年代工業企業的社會主義改造》0.6萬字 ,《經濟學家茶座》第37輯,2008年10月出版46、《老股票的故事7—從老股票看50年代的農村股份制企業》0.5萬字 ,《經濟學家茶座》第40輯,2009年5月出版47《老股票的故事8—從老股票看大躍進時期的城市街道辦企業》0.6萬字,《經濟學家茶座》第43輯,2009年11月出版48、《老股票的故事9—中央蘇維埃根據地的老股票》0.5萬字,《經濟學家茶座》第48輯,2010年9月出版49、《近代工業化進程中活躍的民間金融》,0.6萬字,《經濟學家茶座》第54輯,2011年12月出版50《懷念吳老》,0.5萬字,《經濟史研究》2012年2期。51《與時俱進,繼往開來——祝賀《社會經濟史研究創刊三十周年》,0.5萬字,《社會經濟史研究》2013年1期。52《的市場經濟始於何時?》0.5萬字,《經濟學家茶座》62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53《回憶和感念汪敬虞先生》,0.7萬字,《經濟史研究》,2013年4期。54《十九世紀的股票買賣》0.4萬字,《金融》,2014年13期55《近代的第一次股災》0.4萬字,《金融》,2014年16期56《1921年的「信交風潮」》0.4萬字,《金融》2014年20期57《輪船招商局:新興企業的早期歷史》,0.6萬字,《清華管理評論》,2015年3期58《早期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官商關係》,0.5萬字,《清華管理評論》,2015年7-8期59《太平洋戰後上海證券市場與企業的關係》,0.3萬字,《金融博覽》,2015年10期 承擔及已結項的課題:1、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經濟史1895-1927》卷,汪敬虞主編(人民出版社已出版)2、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經濟史1927-1937》卷,吳太昌、劉克祥主編(人民出版社已出版)3、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經濟史1937-1949》卷,劉克祥主編,(進行中)4、 集體項目:國家經貿委九五重點課題《企業史》第二卷(近代部分,任副主編,承擔交通、金融領域企業的寫作,已出版。)5、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資本的歷史分析》(與吳太昌、武力等合著,已出版)6、 集體項目:社科院重大項目《近代企業史》,承擔金融和股份制企業部分(已結項)7、 國家社科基金2004年項目《近代的股份制企業研究》(已出版)8、 主持國家清史工程項目《清史·近代工礦志·礦業篇》(2011年已結項,22萬字,另提交100萬字史料長編)9、 主持國家清史工程項目《清史·近代工礦志·航運篇》(2012年已結項,18萬字,另提交80萬字史料長編)10、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項目《近代資本市場現代化歷程研究—以證券市場為中心的分析》(進行中)11、 主持復旦大學985三期項目《貴州清水江文書研究》(已結項)12、 上海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上海通史(新修)子課題:晚清中期(1863-1899)》,(進行中)。13、 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金融市場發展與運行研究》燕紅忠主編,主持子課題四「近代資本市場的運行機制研究」,(進行中)14、 主持招商局招標項目《招商局之弊》,(進行中)季我努學社文字編輯:山西師範大學2015級歷史學大學部生李蕾 (歡迎讀者來稿!)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