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指尖摩托」,第一時間品讀機車保養、維修新鮮資訊!有些機車發動機潤滑油變質較快,曲軸箱內的潤滑油無緣無故地被稀釋,呈灰色或灰白色稀液狀,且更換過多種品牌的機油都無濟於事。這種情況估計有些車友遇到過,但可能從未意識到這是什麼問題,只知道修理工解釋是進水了,車友百思不得其解,因為他這並不是水冷機,不存在水套漏水的可能,那麼這進入機油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呢?修車過程中,總能遇到一些奇怪的事,看似不合理,但細究其理,也能找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上面講的就是這種情況,下面,我們就細究其理。大家都知道,機車燃燒的是汽油,這是一種碳氫化合物,其燃燒后的產物是二氧化碳(CO2)和水(H2O)。燃燒后的大部分隨廢氣由排氣管排出。但在一定條件下,水汽會凝成水液。水汽凝成水液時的溫度稱為「露點」,而露點溫度與當地的濕度和壓力有關,濕度大、壓力高,露點溫度就高。汽缸內的露點溫度可高達100℃左右,所以汽缸上部的缸壁溫度以140℃左右為最佳。但發動機各部位溫度並不是均勻的,活塞頂部的溫度有300~320℃;汽缸中部的溫度有180~270℃;曲軸箱的機油溫度(指滿負荷工況)在90~120℃之間。即使同一個部位,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也就是通俗所說不同轉速情況下,其溫度也是不同的,這很好理解,剛啟動車怠速狀態下,缸內溫度肯定遠遠高於長途高速行駛狀態下的溫度,發動機在燃燒爆炸的瞬間,最高爆發壓力達30~50Kg/cm2;最高燃點溫度達到2000~2500℃。這各部位、各工況不同的溫度差,就會導致一些水汽的凝結。當機車發動機停止運行時,由於發動機的溫度與環境溫度相差較大(相對於夏季而言),其排氣管和曲軸箱的溫度下降較快,同時發動機內的空氣在溫度下降過程中驟然收縮。此時,排氣管和曲軸箱內形成一定的負壓,會對空氣中的水分有個抽吸作用。若機車行駛的區域空氣濕度較大,被吸入的水分將增多,再加上冬季溫差大,形成的水汽必然比其它季節多得多。當次日再行啟動車輛時,你就會發現從排氣管最低處的小孔內流出水滴。而進入曲軸箱的水汽,只有隨著車速的增加,發動機機油溫度不斷升高,才能變成水蒸氣從曲軸箱通氣管排到大氣中(水汽從油中蒸發的最佳溫度在80℃以上)。由於冬季環境溫度低,發動機經常在中低負荷工況下工作,曲軸箱的機油溫度難以上升到80℃以上。水汽不易蒸發並越聚越多,最終冷凝成水液落到曲軸箱的潤滑油池內,在曲軸箱內的運動零件旋轉攪拌作用下逐漸形成乳濁液狀。它和各種不同的氧化物以及污染物混合形成了一種穩定的軟膏狀稠液,慢慢地增多並沉積於曲軸箱壁、曲軸軸頸、機油濾清器、潤滑油管路及曲軸箱內的幾乎所有零件。潤滑油有水時,不但會引起發動機零件的腐蝕,而且水和高於100℃的金屬零件接觸時會形成蒸汽降低潤滑油膜的強度,併產生泡沫直至乳化變質。故障嚴重時還會使潤滑油中的添加劑分解、沉澱。所以,水是生成這類沉積物的關鍵。這樣解釋,能明白導致機油變質的水是從哪裡來的嗎?有其它見解的技術高手們,歡迎留言探討!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