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開欄語 耕耘與收穫相伴,責任與擔當同行,情懷與使命共生。全省第六批選派幹部從集結出發、到村任職第一書記的那天起,他們就迎來了自己人生中服務群眾的一次大趕考、能力素質的一次大檢閱。近三年的歷練,為他們的人生經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安徽廣播電視台五大廣播頻率推出「聽見:第一書記在咱村」大型系列報道,帶您走近11位「第一書記」,通過講述他們的故事,折射黨的基層幹部在廣闊天地里不忘初心、錘鍊黨性、增長才幹、提升境界的全貌。並謹以此獻禮即將勝利召開的黨的十九大!敬請收聽。產業獎補鋪就扶貧路連河村第一書記▲點擊上方收聽音頻▲張小松:合肥市政府辦公廳副處長,2014年10月至今,在廬江縣同大鎮連河村擔任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不到三年時間,他就帶領村民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被評為全省優秀選派第一書記標兵。 △連河村村委會7月29號,一大早炙熱的太陽就升得老高。連河村74歲的村民許從保在家裡做著家務。按慣例,張小松書記會在這天到他家裡走訪。於是,他一邊做事,一邊等著……上午十一點,張小松書記冒著酷熱到了許從保家。 △這一天不是一般的熱,張小松的襯衫已經汗濕了。張小松:今年那蓮藕可在賣呢?許從保:蓮藕估計還得個把月。張小松:就直接拿到街上賣吧?……許從保:是啊。—— 走訪許從保家庭 蓮藕什麼時候上市?今年的價格怎麼樣?這茬的韭菜什麼時候可以收割了? △連河村因處圩區,盛產藕、菱角,還有韭菜。☑☑☑這些都是張小松關心的問題……許從保五年前做過手術,身體不好,老兩口唯一的經濟來源就是家裡幾畝地,生活很是困難。張小松來村裡做了第一書記后,每個月都會到許從保家裡走訪慰問,把他家當做重點扶貧對象。每次走訪,他都會自掏腰包買些米、面和生活用品送過來。張書記對我們非常好,對我們關心、照顧、慰問。三年前,連河村像許從保這樣的貧困戶有一百多戶,張小松到村后一個個摸底慰問,把貧困戶該享受的低保政策、危房改造政策、新農合政策以及逢年過節的慰問金,挨家挨戶地送去。可是一年過去了,張小松發現,像許從保這樣的貧困戶依然擺脫不了貧困,這引發了他的思考。「你要靠上面的幫助,給一個錢兩個錢,只是臨時的。」通過走訪,張小鬆了解到,連河村的貧困戶,有的是因為年紀較大,無法外出打工;有的是因為家裡有重病人,因病致貧。大多數貧困戶有脫貧的意願,只不過家庭條件差,沒有能力更沒有信心發展產業。 △記者採訪連河村貧困戶首創「村級產業扶貧獎補」於是,張小松想到在連河村開展「村級產業扶貧獎補」工作,從村對口扶貧單位的扶貧資金以及村集體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專項獎補資金,凡是像許從保這樣的困難群眾,願意通過自己努力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村裡都會予以獎補。這個做法當時在合肥市是首創。就鼓勵他們發展種植、養殖,一畝田補助200塊錢,一隻家禽補助5元錢,這個脫貧資金呢,就是自己能把自己的產業提高上來。——村幹部鄭翠萍貧困戶種一畝韭菜、蓮藕等經濟作物,補助200塊錢;養一隻雞、鴨等家禽,補助5塊錢。「村級產業扶貧獎補」是一個創新做法,如何能讓貧困戶都了解、接受呢?張小松帶領村幹部們,一家家走訪,把上級的扶貧政策和產業扶貧獎補的具體做法耐心細緻地對貧困戶們進行講解。「像我們家農戶,從14年開始加上已經脫貧的,有180多戶,我們是四個村子合併的嘛,每一戶,真的是每一戶,他都一家一戶上了門。」——村民這樣回憶△記者採訪當地村民通過張小松的耐心解說,再加上有了相應的補助,許從保老兩口有了幹勁,除了家裡原本種植的韭菜和黃豆,去年又增加了三畝蓮藕,並順利脫了貧。2016年,共向35戶貧困戶發放產業扶貧獎補資金17430元,全村貧困戶累計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90畝、家禽養殖2700隻,增加收入約40萬元。與許從保相比,村民艾玉蓮家的負擔更重。艾玉蓮家裡有兩個孩子,女兒今年剛考上大學,上國中的兒子身患重病,一家子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在了看病上。他(我兒子)是腎病綜合症,兩歲不到生病的,平均一年看病花掉2萬塊錢,就靠他爸爸一個人在門口做點零工,一年兩三萬,就大部分給他看病花掉了。——記者採訪艾玉蓮為了照顧兒子,艾玉蓮不能外出打工,想要在家門口發展產業,卻害怕失敗以後連兒子的醫藥費都支付不起了。她長期思想消沉,覺得可能下半輩子就只能生活在貧困中了。就在這個時候,張小松書記到家裡來了。★他講的,靠給你們一千兩千,你們永遠脫不了貧,還是要你們自己干,鼓勵自己干,自己要有信心干。 信心從哪裡來呢?張書記給她介紹了村級產業獎補政策,並且鼓勵她說,只要你願意勞動,敢於吃苦,多種植經濟作物,就可以多補貼現金,有這部分錢兜底,就沒有後顧之憂了。★艾玉蓮:他給我們產業幫扶,去年有幫扶資金2000塊,今年有2000塊。許從保:經他這麼一鼓動,你自己想著要做一些產業了?艾玉蓮:哎,對了!張小松的鼓勵,使艾玉蓮有了脫貧的勁頭。她承包了20畝地種植韭菜,除了照顧兒子,她把大部分心思都花在菜地上,精心打理,小心伺弄。一年忙下來,家庭年收入一下子超過了4萬元。除去家裡的花銷,竟然還有了結餘。靠著不懈的努力,張小松用兩年多的時間,使連河村50多戶貧困戶通過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發展家禽養殖、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增收約40萬元。去年,連河村一舉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記者陪同張小松看望貧困戶村民們說,產業獎補政策扶的是看得見的產業,而張書記的鼓勵,扶的是我們脫貧的信心和志氣。他鼓勵我們做一些養殖業啊種植業啊,鼓勵我們回來搞農業,給我們開導,政策啊、發展前景啊,他都給我們講清清楚楚的,所以我們信心就足了,有張書記在後面給我們支持嘛!——村民熱情地請張小松吃西瓜再過半個多月,許從保家的蓮藕就可以採收上市了,他告訴記者,今年獎補政策又給他獎補了2、3千元,讓他進一步擴大生產。★今年補了2000塊錢不止,還有縣婦聯補了400塊錢,反正錢補了不少。反正你得自己干,不能(光)靠政府,可對!——村民許從保書記心聲「這三年來,我確實是在盡心儘力的,想去幫群眾做一些事情,不管是產業扶貧,還是生活上的小困難,我確實是在帶著感情,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身邊人在做這樣的一些事情。」△張小松的宿舍是用他在村委會的辦公室隔出來的,用一個布帘子擋著。「從另一個方面考慮,我覺得我自己的收穫更多,讓我對基層的實際情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時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思維、工作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