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你沒長耳朵嗎?叫了你多少遍,你還不聽。」「你怎麼還沒穿衣服呢?我十分鐘前就告訴你要準備了!」「你到底打不打算寫作業,再打遊戲,我就把它們都刪除!」面對你的要求或者馬上就要遲到的時間,孩子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依然我行我素,這是讓很多媽媽苦惱和起火的事情。怎樣讓孩子能配合你的安排,或者主動按照時間表執行,這是一個同樣需要技巧的問題。一、孩子為什麼會「拖延」?1.檢查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的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初為人母的我非常緊張、焦慮,對孩子爸爸也有諸多的不滿情緒,每當孩子爸爸叫我的時候,如果我正在和他慪氣,為了避免自己不合時宜地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我常常裝作沒有聽見,沉默不言。沒過多久,我就感受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去接幼稚園小班的寶寶回家,被老師留校談話了。老師說,經常是喊寶寶的名字,寶寶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叫三四遍還繼續做自己的事情。老師特意和寶寶面對面,叫寶寶的名字,然後要求她馬上應答,練習了好幾遍,效果也不很好。回家的路上,我意識到是我的問題。我是用特殊的方式,向孩子爸爸表達憤怒不滿的情緒。但避免一個問題的同時又造成了另一個同樣嚴重的問題。我只給了她一個不好的示範:爸爸叫媽媽,媽媽可以不應答;爸爸讓媽媽做事,媽媽可以不理睬。這個不良的示範,也同樣讓我自己嘗到了苦果。我們在家喊她做事情,有時是她不情願的,她也是用假裝聽不見的方式對付我們。言傳身教這個古老的話題,在尚未形成習慣的孩子身上特別適用。於是我趕緊調整了自己,但改變寶寶習慣的過程,並不是一蹴而就,比調整我自己更加艱難。所以,勸告家長們,不希望寶寶出現的問題,自己也一定要格外注意。檢視自己有沒有以下情況:說著,馬上就來,又拖延了很久;早上,鬧錶響了,又按下再睡五分鐘;在電話或談話裡面,提及自己的某些「拖延」,一直沒有完成……爸媽們任何有意或無意的言行,都會不經意間影響孩子,檢視自己的行為習慣,是刻不容緩、毫不能懈怠的事情。2.不能令出必行,沒有明確的時間概念「天晚了,我們就出去玩半個小時,馬上回家」,本來是這樣的約定,卻被「再玩五分鐘」一再拖延,最後多玩了好久,還有一堆附加條件才回家。這樣的場景大概家長們都經歷過。究其根源,在於第一次和孩子的約定之後,又有了時間的延長和讓步。孩子在潛意識中覺得,一再要求就可以放寬要求,於是會希望得到更多的讓步。那麼此時威脅恐嚇呢?也許一兩次會有效果,但是孩子的逆反心理會引起更大的哭鬧,而且潛意識覺得,上次怎麼就可以,這次就堅決不行了呢?這種時候,除非武力解決,讓步的大多是家長。而且威脅的結果,是讓孩子也學會這個方式。結果更加棘手。家長:「再打遊戲不吃飯,就把遊戲刪了!」孩子:「哼!你都刪了,我就更不吃了!」所以,堅持令出必行,從根源上避免拖延的方法。還有的時候,確實是孩子小,沒有準確的時間概念。我們口中的十分鐘、半個小時,對孩子來說是沒有實際概念的,他們答應的時候,注意力只集中在還可以繼續,而不是時間!那麼,怎麼辦呢?大一點的孩子,可以指著鐘錶上的分針,告訴他們,錶針走到哪裡,就是時間到了。最好的辦法,是買一個廚房用的卡通定時器。孩子對新鮮玩意本就好奇,利用孩子的新鮮感,教他們用定時器設定時間,聽到叮鈴的響聲就意味著停止。以此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二、幾個小技巧,讓孩子配合你「動起來」1.用簡單的、提示性的詞語叫寶寶起床之後,寶寶還是百般不樂意、千般磨蹭,刷牙,穿襪子,穿鞋,拿小書包,每一樣都各種不情願,各種拖延。千般口舌也無用。我出差的日子總是聽見奶奶抱怨孩子難弄,早上送幼稚園總是遲到。即使是我自己來送,也經常被她磨蹭得「起大早,趕晚集」,手忙腳亂,幾乎遲到。後來,我看了書里的建議,不嘮叨、不抱怨,用遊戲的方式安排寶寶的進度。比如,穿好衣服,我拉寶寶到洗手間,我和她一人一把牙刷,一人一個杯子,我說「漱口」,示意她和我一起做;再說「牙膏」各自把牙膏擠上;「開始刷」,一起刷牙。走到門廊,指著我們倆的外套說「一起穿」,然後又一起換鞋子,背各自的書包。在路上,寶寶問我:「媽媽,明天咱們還一起刷牙好嗎?」我心裡暗自得意,嘴上鄭重同意。有一點讓孩子期待的事情,哪怕是一個小細節,也能促使孩子自覺自愿地行動起來。後來,寶寶上了國小,早上我又增加了做早點、切水果、裝飯盒多個任務,都靠我一個人動手,孩子在那裡磨蹭拖後腿,就真的太累人了。因為從小習慣好,起床后聽了我的口令,基本都能利索地完成。只是出門前,丟三落四,今天忘記豎笛,明天忘拿水杯,有時一著急穿了拖鞋竟然走到電梯口。有時我數落她幾句,總是惹來她更多的不滿,兩個人互相埋怨,耽誤時間。「帽子」我指著桌子上的太陽帽說,她不好意思地一笑,帶上帽子跟我走到門口。你看,用短詞語提示她忘記的東西,能更快地走出家門。每次我們出門前,都在門口穿衣鏡前檢視一番:「帽子,紅領巾,書包,小飯兜,換球鞋,好,齊了!」後來,她也學著我,自己念叨這些物品,我更省事了。嘮叨和埋怨,只是表流露不滿情緒,結果經常事與願違。一些不帶感情色彩的短語的提示,孩子在被提醒時,經常更容易接受。但有時使用時,要有一些小技巧,不要讓孩子覺得在強制地命令。2.一同商討制定時間表孩子媽媽的每個晚上和休息日,總是被安排得滿滿當當,還不一定每項任務都能完成。例如給孩子洗澡、陪孩子練琴、輔導孩子寫作業(當年我家寶寶幼稚園中班就有數學計算的「作業」)。有一天,事情太多,就拿了筆和紙在餐桌前列工作項目。五歲的寶寶好奇地走過來看,我靈機一動,就表示我在列自己的工作表。問寶寶,你想不想把今天明天想做和該做的事情都列出來。寶寶非常高興。於是,我列她必須做的事情,如洗澡,洗頭髮(那時她頭髮很長,洗起來很麻煩又不配合,還臭美不同意剪短髮),練琴,練口算等等。她拿一張紙,畫出她想乾的事情,比如去吃有冰淇淋的自助餐,去公園騎車等等。再後來,我們認真商量了每一件事需要多長時間做完,周末兩天每天各做哪些事情,然後我們把時間表用磁鐵貼在醒目的位置。那一次,寶寶每做完一件事情,都拿筆鄭重地來畫一個對勾。就連洗頭髮,練鋼琴,這樣平時反覆催促也不願做的事情,都很主動地做。與孩子商議,讓孩子認同安排,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看似兒戲的過程,讓孩子感受意見被重視,其實激發了孩子從小培養自主能力。3.用寫便條的方法提醒可能有我的影響,寶寶對文字特別敏感,很早就開始讀大街上的路標,廣告牌,我們也鼓勵她這樣,於是認字比同齡的孩子早一些。有一段時間,她總是玩過之後,把娃娃放在地上。我多次提醒也沒有用。有一天,我用她的手工紙剪了一個心的形狀,寫上「地上涼,我想睡在沙發上」,然後把卡片別在熊的胸前。我假裝做別的事情,觀察寶寶的反應。寶寶剛要喊我,又停住了,盯著卡片看了半天。沒說話,若無其事地把熊抱到沙發上,去干別的事情了。那個卡片一直別在熊身上好久,甚至我聽見她,煞有介事地念給閨蜜女兒――一個小她一歲的妹妹聽。好像讀懂卡片的話,在寶寶看來,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4.及時反饋與讚賞我們大人,寫了文章發在簡書里,還希望看到點贊呢。何況是孩子,只要求,不反饋;只能做好,沒有讚賞,孩子的成就感哪裡來?自信心怎麼培養?但如何正確的表揚,又是另一個話題了。記住,讚揚孩子的具體行為表現,而不是籠統地說「好」「聰明」「棒」這裡的詞語,才是讚賞的正確打開方式。當然,每個方法的適用都要因情境而定,因寶寶性格而定,因不同的成長階段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有時,還要各個方法綜合權衡使用。千萬注意選擇方法的時候,不要讓寶寶覺得你侮辱了她的智商,把糊弄小孩子的辦法用在了他(她)身上,效果會適得其反的哦!由於篇幅問題,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微信端搜:xueba211,朋友圈有更多關於孩子教育,學習方法,學習資料,提高記憶力的文章。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