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2012年有一篇報道:大年三十晚上,四川一位60歲的老太太吃了一個蘋果后腹痛,疼的死去活來,送去醫院,檢查說是膽囊炎爆發,即做膽囊切除術。誰知術后疼痛加重,持續一個多月,期間多次轉院,最後轉到中醫院,診斷為腸梗阻,需及時手術,開刀時發現大腸已被燒爛,切除大腸。術后不久患者不幸去世。兒女前後花費150多萬元,兒女不服,把醫院告上法庭。中醫認為:該患者最開始是大承氣湯證:早有氣結於大腸,脹氣不得外泄。最後釀成大患,可以說這是屁不得外泄造成的惡果,也是醫生在臨床上不能辨屁識屁的後果。漲知識:醫聖仲景論述大承氣湯而講矢氣,《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潮熱……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苦寒) 厚朴半斤(炙,去皮,苦溫) 枳實五枚(炙,苦寒) 芒硝三合(咸寒)很多醫家(包括古代的和現代的)並不重視屁。看病時醫生會問「吃飯如何」「睡覺如何」,確實少問「放屁如何」。在購書網站上搜索關鍵字「屁」,書名中有「屁」字的常是「小屁孩」「擦屁屁」,還有「屁屁超人」。跟此處所說之「屁」無關。都知道感冒傷寒能害死人,卻不想屁也能害死人。小屁日久就成大屁,若臨床不及時治療,就會釀成大患。屁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十分密切,人若每天能痛痛快快地放幾個屁,不臭或略臭,有響聲,但可控制,這是通氣,正如:氣通臟腑順,便通一身輕,表解精神爽,陽靜陰也平。這為正常之屁,這種人臟腑調和,氣血安寧,心情舒暢,不易生病,不易生氣,過得自在。平常無屁者,能吃能喝,說不定哪一時,砰砰放幾個屁,放后即無,這為「段屁」。這種人也多見,也為正常之屁。若小兒有段屁則為腸胃有積熱有的小兒自己能被自己的響屁嚇哭,如果這種情況日久不予以重視,小兒易腸道不通,出現夜裡出汗、睡眠不安、多夢、夢話、磨牙、嚙齒、多動不聽話、精力不集中、記憶力差,西醫講此為多動症,其實多數就是內熱,是由於感冒后誤治而成。在學校里調皮搗蛋,惹是生非,甚者暴怒不休,咬人、抓人、打人,管而無用,若見小兒有段屁,父母要及時帶孩子找中醫治療。若要熱病形成,后病難以想象。有些人有屁無聲,這叫悶屁,又稱啞屁。啞屁者熏人,這為大腸有積熱,所以很臭。這種人並沒有大礙,就怕日久不解釀成大病。若無屁可放,或屁放不爽,往往是臟腑不通,病態之相。這種人過得不自在,事事不順心,易發脾氣,飯後脹,大便不爽,大便黏。這為腸中有濕熱,濕熱常常不泄而引起氣滯腸垢,大便難解,腸道病變。實屁熱屁聲音響亮且急迫而味臭,人不可近,常伴有口臭、面赤、脈洪大等。臭屁為宿食糟粕腸垢積聚已久化熱而生之氣。這種氣有毒,若長期不重視、不治療,開始是結腸炎,後來則能引起肛門腫脹、肛門細小,解出的大便如筷子一樣粗細,最後大便難解甚至不解,甚者化為西醫所說結腸癌。乙狀結腸癌,肛腸癌形成,大便不下,氣也不下,氣逆而上行,引起少腹脹滿,氣從左邊肚臍向上而行,引起肚臍左邊疼,這叫大腸反流氣。→再往上行,左脾下常常痛,人就容易餓,想吃,吃后又撐脹,形成痞滿。這個痛點在胃竇,這叫臍上反流。引起胃癌,胰腺病變甚至胰腺癌。→若氣再不消除,還向上行,痛到左邊乳下,於胃的大絡相會,胃氣不降,痞氣不降,乳房增大,形成乳核乳癖,乳疽乳癰,乳岩腫塊,日久引起乳房腫痛潰爛,乳漏乳勞形成,乳腺癌變大抵如此。→氣還不下行,乳房疼痛能痛及左胸缺盆,肩俞肩井亦會疼痛腫脹。→再誤,左腋下痛,左胳膊能腫大到正常一倍,手指粗脹。→再誤,引起滿胸痛,高酸熱氣聚於胸中,形成反流食管炎。→再誤,肺癌。……所謂的癌轉移就是脹氣過盛無有出路,到處亂跑,氣歸一處,泛濫成災而成。(這不就是「扁鵲見蔡桓公」嘛!)虛屁寒屁聲音較小且不臭或微有臭味,這種屁可稱為兩感屁。肺為華蓋,有上口無下口,通毛孔。肺需要臟腑的蒸發之氣方能作汗、需要太陽的保護方能無病,太陽無能保肺,那必然是兩感之病。何為兩感?就是腎虛太陽病。兩感病為虛,虛不能作燒,就是有燒也是低燒,不過37攝氏度左右。骨空腎必虛,腎虛無能力鼓動太陽,太陽虛邪常常攜帶,太陽不能自保,那肺必然天天受涼。腎、膀胱、肺三經同病,如此就不能保護人體的外圍。病在經表,不能通過發熱散去,而化為鬱熱,鬱熱化氣,氣沒有出路,只能循經里行,歸於大腸,氣滿外泄為屁。如果大腸沒有宿食糟粕,屁放出體外不臭或微臭。腎與膀胱為表裡,肺與大腸為表裡,表裡之屁也就是這樣形成的。蔡老師在臨床上重視內部臟腑病變,對於一些危重且年齡大的患者,多從內向外診斷。先問屁是否多、是否響、是否臭。屁辨清楚,再選處方。如果裡面沒有病,沒有這些癥狀,再找六經的外感。多屁肺若失去本能,則不能保持津液,不能保持正常的精氣,不能作汗,不能發燒,邪無出路。氣歸於大腸,屁多,這種屁是長期不發燒形成的。古人講「三陽常實,三陰常虛」。三陽衰敗,不發燒的外感常常攜帶,經邪常帶,這叫三陽常實,實者為病。陽為熱邪,在經者化熱化氣,三經熱氣歸於陽明,陽明的本性是熱,熱氣多者歸於胃底。熱氣盛而下行,歸於空腸,空腸是聚氣的場所,大腸不實,放屁自然響而不臭,其聲響亮且高亢,甚至響聲如雷,無臭味或略有臭味。若宿食糟粕積於結腸,三陽經氣旺盛,放出屁來便又響又臭。三陽常實,乃三陰虛造成的。若是屁多屁響而不臭或略臭,平素還能食能喝,這種患者長期放屁,連年累月,患者不在意,醫生不知,此為少陰敗,三陰虛,大腸熱,陽明實,多發病在肝。《內經》講「邪氣滿布在大腸外面,留在肓膜,而肓膜的根源在肝臟之下,所以環繞臍部作痛。這種病不可用按摩法,否則會導致小便困難」。就是說:熱盛者,氣走旁流,傷腎陰,耗肝陰,乙癸同源,母不救子,二陰被耗,肝臟必生大病,突然檢查出肝癌晚期也不足為奇。再次強調:屁的事兒無小事!!<END…………以下是廣告時間…………本書從六經脈證、《神農本草經》藥物談、張仲景常用中藥分析友《靈樞》針刺,一步一步引領讀者,深入體會古人的思維模式,並在每章末設有同學提問,解答同學在學習經典過程中的疑惑。本書為作者讀經典所得,所講道理深入淺出,適合中醫院校學生及中醫愛好者閱讀參考。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