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華大基因的上市以及連續19個漲停,把基因檢測行業熱度推到了頂峰。然而,很多體驗了基因檢測的消費者,覺得報告遠沒有達到他們的預期,基因檢測依然行走在科學和玄學的交叉口。市場還未成熟,價格戰卻已經打響。2017年8月8日,23魔方把"全套基因檢測」(祖源+遺傳健康)降價到499元,一天後,直接競爭對手微基因馬上同價跟進,都吸引到了大量客戶。投資過基因公司的楊守彬認為,目前該領域的現狀特別像2002年左右的人工語音識別。當時說10句話8句都識別錯誤,SONY卻拿它做了機器寵物,結果還是賣的很好。因為對著寵物說話,說10句能聽懂2句,你就爽的不得了。一位剛離職的華大基因員工對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直言:「這種「爽」,其實只是娛樂和科普。」01科學還是玄學?不重要,不貴還可以拿來炫耀25歲的陳菲(化名),有精緻的瓜子臉,但臉色暗沉無光澤,痘痘此起彼伏,皮膚粗糙不堪,用了好多護膚化妝品也沒有改善。朋友慫恿她,通過基因檢測可以知道自己身體特質背後的根源,包括皮膚、肥胖,還能獲得定製化的解決方案。陳霏覺得不可思議,「這也太玄乎了吧!」然而,幾百塊錢的價格還是讓她怦然心動,這可比找「塔羅牌」大師算個命還便宜。陳霏最後選了一家叫「久久基因」的公司,根據檢測流程,她用公司寄過來的採樣棉簽,在口腔內壁上採集脫落的表皮細胞,等待風乾後放入樣品袋,重複一遍這個動作后,兩份樣品被裝入回寄袋,算上清洗漱口的時間,全程不超過20分鐘。15天後,陳霏就拿到了用一個粉紅色袋子裝著的分析報告,整個過程就跟海外代購一個包包差不多。對陳菲來說, 朋友的圍觀和驚嘆滿足了她的虛榮心,但是報告關於皮膚問題的結論,卻讓她充滿懷疑:叫我洗臉不要洗得太乾淨,還推薦了幾樣本來就常見的護膚品和一份飲食清單,感覺跟我媽平時的嘮叨也沒什麼區別。那位華大基因的離職員工認為: 之所以大眾對基因檢測會有那麼多的誤解懷疑不滿意,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不清楚產品的定位。基因檢測領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一個是科研醫療相關的專業級,另一個是消費級。想要靠1000元以下的消費級產品來解決健康問題,本來就是痴人說夢。23魔方的創始人周坤說:檢測健康、預知疾病這樣的功能遲早都會有的,也許是五年後,也許是十年後,但絕對不是現在。02野蠻時代的倖存者,身上都帶著原罪在當下,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不計其數,僅國內就至少 200 家,它們涉及的領域五花八門,測試水準更是良莠不齊。在周坤看來,這個市場誕生的第一天,就伴隨著混亂和野蠻。十年前,被認為行業開創者的聯合基因就打著「復旦大學」、「高科技」、 「預知未來疾病」、「原始股」這樣的旗號售賣基因檢測,實際上用的卻是傳銷的手段。至今在浙江溫州等地,還有商家為了謀取暴利,以「美國人都在用的高科技」為名,向當地土老闆們高價販賣基因檢測產品。甚至把基因檢測與科學算命畫上等號,「買個車輪胎都要萬把塊錢,能預測你性命的東西,你說說該多少錢?」硬是把萬元產品賣出高好幾倍的價格。一位熟悉基因檢測推銷的業內人士說:別指望基因檢測公司有良心,他們本來就跟賣假藥的是同行。在行業最野蠻生長的那幾年,所有的公司都逃不過兩個模式:傳銷和保健品推銷。在C端銷售乏力的情況下,大量基因公司直接改編保健品公司銷售人員,湧向醫院,通過醫生向患者推銷各種基因檢測產品。其實醫生也不懂基因檢測,但是有巨大的利益誘惑,風險又比推新葯要小很多,所以很多醫生都願意向患者推薦。夾雜著巨大利益的銷售鏈條,讓整個市場都瀰漫著一種瘋狂的氣氛,並隨之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楊守彬說:由於大眾對基因檢測不了解,做了基因檢測后發現什麼都改變不了,滿意度就會非常差。他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一位江蘇老人,花20多萬購買了一家保健品公司的基因檢測產品,結果得到了一大堆沒有價值的保健品,以及6大本完全不考慮用戶體驗的基因檢測報告,最後老人想不通,竟然跳河自殺。2016年,國家醫療改革方案出台,規定醫務人員薪酬不得與醫院的藥品、耗材、檢查、化驗等業務收入掛鉤。緊接著,百度「魏則西」事件爆發,過度商業化的醫療行業成了敏感地帶。「醫藥代表」模式的基因檢測營銷鏈條,瞬間崩塌。久久基因的創始人劉玎當時就預判,產業可能要出現斷崖式洗牌了,於是在2016年五六月趕緊剎車,停止擴張。 「如果剎車再晚一個季度,久久基因也不存在了。」現在能活下來的公司未必是產品有多好,很多就是因為當時剎住了車。03基因檢測的互聯網營銷時代,追逐熱點是為了掌握數據結束了野蠻的「醫藥代表」時代,基因檢測公司紛紛向互聯網轉型,劉釘們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了客戶的需求。他說:「我們這一批 80 后 90 後有五大需求,變美變瘦養娃運動和健康, 護膚的人關心怎麼護膚,養娃的人關心怎麼養,預防疾病的人關心怎麼避免,這一切其實都能在基因里找到解決方案,而且是因人而異的定製化方案。」可以發現,劉釘的著眼點並不是技術,而是追逐營銷的熱點,這也是消費級基因公司們的普遍做法。華大基因CEO尹燁就曾經對媒體說過:這些基因檢測產品「普遍都具有善於捕捉市場熱點的敏銳慧眼和優秀的文案營銷能力」。創業者們繞開艱深的醫療領域,瞄準消費級娛樂市場,開發出了一系列童話般的基因檢測產品:檢測酒量、檢測唱歌跑調,甚至檢測你的體質是否抗霧霾。這樣的無所不包卻使人更加質疑檢測結果的科學性,這些五花八門的檢測項目和報告里精確的數字到底有什麼科學依據?鋅財經創始人潘越飛曾在久久基因體驗過一個煙酒損傷的檢測產品。報告顯示,潘越飛的煙損傷風險比普通人高49%。潘越飛有點懵:為什麼是49%而不是48%,也不是50%?諮詢客服后得到答覆,是檢測了用戶兩個「煙相關基因」,比對已統計人群的基因資料庫的平均值得出的。而這個資料庫,一部分是在線的公共資料庫,沒有精確的樣本量統計;另一部分是久久基因公司的自有資料庫,樣本量卻只有上萬例。上萬例是個什麼概念?楊守彬表示,今天掌握的基因數據和互聯網公司掌握的用戶行為數據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很多公司在做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時,潛意識在忽略或逃避技術成熟度。23魔方的周坤說:一篇基因檢測論文就可以做一個產品,但是這些論文里的結論卻還需要公司自己的數據論證。他說,23魔方已經把原來的300多項檢測縮減成了200項,去掉的就是他們驗證后發現不準確的項目。23魔方會檢測客戶的73萬個位點,但是現在真正用到的只有幾千個。未來的基因檢測競爭其實就是大數據的競爭,而周坤認為:數據最集中的消費場景一定不會是醫院和研究室,而是消費級基因市場。所以,那位華大基因的離職員工一再提醒我們,不要小看了這些做營銷的公司:他們雖然是市場里的低級玩家,但是基因檢測未來拼的就是大數據,只要他們掌握了數據,未必不能後來居上。光是劉玎的久久基因,在2017年的預計銷售額達到2000萬,積累了近10萬例的年輕女性用戶群基因數據。04服務還不靠譜,你只是一隻「小白鼠」那麼,究竟基因檢測能給陳菲這樣消費者,帶來什麼實際的改變呢?不少公司都推出了後續的服務,比如飲食清單、保健品推薦。然而後續服務恰恰是最讓人懷疑的玄學環節:多睡覺,多吃蔬菜,多運動這樣的建議更像是老中醫溫柔的叮囑。23魔方堅持不做相關產品的推薦,在周坤看來,開啟基因檢測後續服務,以及所有的健康管理,現在還沒有到時候。今天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連讓客戶了解自己都做不到,談服務還是瞎扯。化妝品企業梵琳創始人葉琳琳也表示,目前的基因檢測業務,化妝品企業還找不到結合點。「現在的量,根本不足以讓廠商定製產品,也沒有科學支撐。」在那位華大基因離職員工說:「我們對基因檢測的期待還是太高了,在她眼裡,現在參加基因檢測的人,都是在為人類未來做貢獻的『小白鼠』」。很多人都把安吉麗娜朱莉看作是基因檢測改變人生的成功典範,然而,在業內人士的眼裡,雖然她的行為教育了市場,但是為了突變基因去割掉乳腺,太極端了,並不是理性的選擇。她也只是一隻激進的小白鼠,作為一隻小白鼠,與其去擔心後續服務是否有效,是否能改變未來,還不如擔心一下自己的基因數據是否安全。未來的基因數據會比你的身份證更重要,甚至跟你的人身安全直接相關,選擇一些不靠譜的小公司,是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行為,現在很多小公司都有轉賣基因數據的行為。技術不成熟,市場混亂,這些都是消費級基因檢測面臨的現實。然而,周坤堅持了基因檢測是科學:說基因檢測走在科學和玄學的交叉口,本身就是對基因檢測不了解的錯誤提法。他覺得未來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會越來越規範:其實現在已經比兩年前好多了,像我們499的產品其實也是行業規範化的一個標誌,以後誰再想用信息不對稱賺錢就難了。基因檢測不是玄學,而是正在被論證的科學。從左到右依次是劉玎,楊守彬,周坤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