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經濟周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經濟周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經濟周刊-經濟網 記者 張璐晶 | 達沃斯現場報道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 (經濟周刊首席攝影記者 肖翊 攝)6月28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一屆新領軍者年會現場關於人工智慧的討論引發持續熱議。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7全球風險報告》指出,大部分受訪者對於技術風險和利益的平衡普遍持樂觀態度。但受訪者仍在新興技術的監管方面明確指出所需有限關注的領域為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與生物技術。相比於生物技術,目前人工智慧領域所受到的監管很少,幾乎處於空白,而這一領域一旦被運用到武器等領域將產生不可預估的後果。對此,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告訴《經濟周刊》,這是一個短期和長期風險的問題,短期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會對就業有所衝擊,但長期會改變整個社會結構。「人工智慧開發的一系列領域,包括網路空間安全等都有很大的潛在風險,這是一個國際治理問題,需要各國投入力量來討論和研究進行監管的平台。」朱民說。與此同時,朱民認為在人工智慧如火如荼的當下,具有眼光的長期投資者將獲益,短期的投資者會遭到淘汰,同時,在今後的兩三年裡,新一輪的淘汰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