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看點 教育改革的進程中,最焦慮最累的就是家長,有時想把一切的愛給孩子,送他們進最好的學校,幫他們規劃好一切,但又小心翼翼怕埋沒了孩子的特長。紐西蘭學者在Lance G. King在日本日本橫濱IB全球年會,關於如何做好家長進行發言,IBDP協調員,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國際部副校長李晗將發言整理成下面這篇文章,希望對家長有所啟示。註: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北大附屬嘉興實驗學校」(ID: pku_jx)。在過去近20年一波又一波的教育改革洪流中,我所見到的對於教育的理解與實踐,可能唯一比孩子更累和更困惑的就算是家長了。做學生這個角色則較為輕鬆,只要是聽老師、家長的話,成績又不差,別人無可厚非;但是如何做家長,做好家長,大家可能莫衷一是。從曾經主流的尊孔尊儒,到學蘇聯、學美英,再到仿德國、日本,以及最近的效法芬蘭,到頭來的家長跟孩子既做不成傳統意義的「一言」和「家長制」,也不敢成為「最好的朋友」和「最好的閨蜜」,進入到了打不得,也親近不得,說不得,也誇獎不得的尷尬境地。此外,家長家庭教育的定位和職責的不清楚,所帶來的就是壓力和危機的外化和傳導,用很多教育專家的話說,結果就是孩子遭殃,學校和老師受牽連。這樣的例子在過去的10年裡屢見不鮮。家長定位不清和家庭教育的危機,其實也是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對此,國際教育領域也出現了眾多教育專家進行專題學術研究,其中來自紐西蘭的教育學者LanceG. King提出的觀點得到了很多一線國際學校教育工作者的認可,也受到了許多追隨國際化教育家長的青睞。此次在日本橫濱舉行的IB全球年會上,LanceG. King進行了家長培訓主題講座。在這裡,結合教育和家長的特點,我將他繁博的學術觀點重新整合給大家分享:1、家長自身要養成精準的規劃能力,同時教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確保孩子在一整年的校歷上清楚地標出各類關鍵考試、活動,參賽和假期安排時間節點。同時,跟孩子一同監測每個時間節點任務的準備和完成的情況。好的方法是,家長將自己每月、每年的工作計劃(生產目標、績效目標、日程安排等)拿出來與孩子分享,樹立榜樣。2、與孩子討論教育的目的和目標。避免過多地談論分數、排名和升學,不要與孩子計較99分和100分的區別;取而代之的是討論為什麼要接受教育,為什麼要在學校表現優秀。好的方法是,不斷給出積極正面的榜樣範例、英雄故事和自己的經驗,將其中的優秀品質提煉出來,鼓勵孩子如果要想獲得優秀,這些品質就是他們必須要具備的。3、激發孩子清晰描述未來自己夢想的職業或工作,並以此為目標。倒推出各個階段的目標,這樣鼓勵孩子一步一步來實現可實現的近期目標,孩子會更有能動性和目標感。好的方法是,家長作為啟發和提示者,討論和規劃的主角是孩子,目標由孩子自己來定,倒推由孩子自己來完成。4、家長幫助孩子將學習的動力調整到其最本質的特性上來。鼓勵人類不斷學習的動力源於成功感、完成感,克服挑戰,發現自身能力,獲取知識和技能,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更多的選擇;切莫一味地將金錢、物質、地位和名譽等作為激勵孩子學習的誘因。重要的是,這一點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了為什麼我們那麼多的孩子沉迷於網路,如果父母能夠同樣的關注孩子的動力來源,那麼孩子便會更加享受於現實世界而非虛擬的遊戲空間。5、和孩子好好聊聊勇氣。勇氣是可以通過訓練所能獲取的一項基本生存技能。教育孩子,人的一生中會面臨許多困難,學習的一個特性就是困難,勇氣是用來解決這些困難的;多跟孩子聊聊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勇氣是如何扮演克服困難的關鍵角色的。6、逐漸培養孩子養成享受自己小成就的習慣。只要是成功完成既定目標,就可以讓孩子享受下這一小成就帶來的喜悅和自由,並逐漸地幫助孩子養成習慣。好的方法是,享受的內容可以讓孩子來定,最好將他們的興趣愛好與學習成就的享受關聯起來,這樣可以平衡他們的生活。7、家長應該學會如何誇獎孩子。為了孩子更好地學習,家長應該將誇獎集中在兩個方面,努力程度和技巧策略,因為這兩點是孩子有完全支配能力的領域。家長應將溢美之詞都集中在孩子如何努力地,和如何聰明地選取不同角度、策略或技巧來處理問題;而要盡量避免誇獎孩子的聰明和天分。8、如果孩子學習新知識有困難,家長應該更多關注過程而非結果。適當提醒孩子調整學習方法、策略,嘗試不同學習資源(試試請教同學,利用好小組討論,請教高年級同學,請教其他學科老師,問問校長,單獨跟學科老師聊聊等)。9、如果孩子學習跟不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進行學習規劃。具體來講就是跟孩子一起將學習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組成任務,並且製作圖表標註時間節點,最好是能貼到家裡的牆上。10、教育的核心在於讓孩子擁有優秀的品質。耐心、堅韌、決心和專註,這些也是判斷教育品質優劣和擇校的標準。此外,在面對挫折上,家長和孩子所持不同態度的結果,也是LanceG. King所研究的重點,經過多年對十餘所學校、上千名學生家長數據採樣研究,他發現面對挫折后表現持續下滑的孩子及其家長往往會存在以下態度和行動:拒絕承認失敗的存在用能力來解釋失敗沒有從失敗中獲取經驗,並用來調整策略選擇學科和學習任務時,不再去選擇有過失敗經歷的選項避免任何有可能遭遇失敗的情況相信任何行為都有可能遭遇失敗,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拒絕承認有任何成功之處與失敗的領域斷絕聯繫滿足於不佳表現的狀態將失敗和挫折歸咎他人而相反地,挫折後學習表現能夠有迅速的提升,則得益於家長和孩子採取以下的態度和行動:十多年教育領域的經歷,使我有幸接觸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家長,其中部分家長會在不同情況下或多或少提到「我們家長是很現實的」這一論斷,其中「現實」一詞我看來無非是與分數、成績、排名、入學和名校等緊密相連,「現實」一詞可能也是與現今風氣、價值觀和生存之道有所關聯的,這也無可厚非。但是,教育要不要太「現實」?教育能不能辦得「現實」?家庭教育是不是另一個現今風氣和生存之道「現實」的延續?LanceG. King在很大層面上獲得國際教育界的認可,恰恰就是他找到了家庭教育的本真,而沒有去盲目追逐「現實」;而這樣的效果是不是會更好些呢?點擊下圖,了解更多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