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僅剩300多米,海子山隧道就可貫通了!」作為石馬路項目建設常務副指揮長,眼見攻克5年之久的最後節點即將打通,廖琪斌興奮不已。省道217線石渠至馬尼干戈公路改建項目於2012年開建,由廳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代建。項目全線217公里,其中長2公里多的海子山隧道是公認的甘孜州地質條件最差、最難建的公路隧道。在「爛豆腐」上打洞每天掘進2米左右海子山隧道有多難建?廖琪斌打了個比方:「我們就是在一塊爛豆腐上打洞,而且,這塊爛豆腐還有一部分泡在水裡。」從地質圍岩劃分而言,Ⅴ級是越嶺隧道地質最差的級別,而海子山隧道圍岩幾乎全為Ⅴ級,甚至其中還有較長段落為Ⅴ級特,需要進行特殊設計才能開挖。圍岩極軟,不僅不能爆破,連挖掘機開挖都得小心翼翼,以防止坍塌。滲水嚴重,多處斷裂帶甚至涌水,加大了施工難度。從建設初起,涌水、突泥、坍塌等多種險情就一直伴隨,開挖掘進特別困難。一般地質稍差的隧道,分兩個作業面開挖即可,還能利用爆破加快進度。而海子山隧道地質極差,必須採用三個作業面甚至更多作業面開挖。施工隊伍只能把一個工序分解成多個循環來完成,用挖掘機開挖時,只能像考古一樣,一點點、一點點慢慢挖。同時,海子山隧道所在地海拔超過4370米,高原、高海拔、高寒「三高」突出,每年的有效施工工期僅6個月-8個月,加上在高原缺氧、低溫等環境下,機械設備效率低,因此隧道施工進度十分緩慢。目前,兩家施工單位分別從兩頭同時往裡掘進,每天可掘進2米左右,而在普通的地質條件下,隧道每天可以掘進5米—8米。環境惡劣留不住人5年累計有3000多人施工不過,這些客觀環境的困難,在廖琪斌看來,都不如「留不住人」難。挖掘、操作機械都需要施工人員,但石馬路項目整體海拔在4000米以上,平時「走路都喘」;在缺氧的條件下還要幹活,難度可想而知。雖然各標段設置了集中供氧室,但工人流動仍十分頻繁。5年來,累計在海子山隧道施工的工人已有3000多人。流水的工人,鐵打的營盤。工人可以走,但負責項目管理的人卻不能走。石馬路是省道217線的重要組成路段、甘孜州主要路網組成路段之一,沿線串起了石渠縣、德格縣的10個鄉鎮,項目建成后對當地經濟帶動效應大;這條路也是四川通往青海玉樹的大通道。在甘孜州交通建設集中攻堅的關鍵時期,受甘孜州委、州政府之邀和省交通運輸廳之託,省交通運輸廳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伸出援手,由院領導挂帥,抽調技術骨幹組成該項目建設管理指揮部進行代建。為了推進建設,指揮部在海子山隧道附近就地設置活動板房駐地,靠前指揮。指揮部管理人員住在工地上,每兩個月才回家一次,就這樣過了5年。「到工地要缺氧,回成都就醉氧。」廖琪斌笑說,每次來回都要頭疼幾天才能適應。目前,石馬路項目除海子山外均已建成,海子山隧道建設也在推進中,力爭今年年底貫通。轉載請註明出處長按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