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投資人的壓力下,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宣布辭去CEO職位。據《紐約時報》報道,包括Uber最大的風投機構Benchmark在內的五個主要投資人聯名要求卡蘭尼克辭職。Benchmark合伙人之一BillBurley也在Uber的董事會成員中。《紐約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稱,卡蘭尼克在與投資人進行數小時的談判后,最終同意離職。不過,他將繼續留在Uber的董事會中。你怎麼看?據外媒報道,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辭去CEO職務。消息人士表示,卡蘭尼克受到了來自投資方的壓力。在辭職的前幾小時中,卡蘭尼克與投資方發生了爭執。卡蘭尼克在聲明中表示:「我對Uber的愛超過世界上的所有一切。在個人生活的這段困難時期,我接受了投資者的要求,選擇離開,讓Uber可以回歸常態,而不是因為又一場鬥爭而分心。」卡蘭尼克上周宣布,將無限期休假。這部分是由於他母親的去世。上月,他的母親在一場船隻事故中遇難。他當時宣布,由10餘名高管組成的委員會將負責Uber的日常管理。點評:僅今年年內,Uber已經損失包括總裁、公關總監、財務主管、自動駕駛部門主管、工程高級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地圖部門副總裁、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亞洲業務總裁和產品及增長副總裁等約10位高管。於是就有網友在Twitter上調侃:「Uber不再有COO、CFO和CEO,簡直就是一家『無人駕駛』的公司。」據報道,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辭去CEO職務。在此之前,僅今年內,Uber已損失包括總裁、公關總監、財務主管、自動駕駛部門主管、工程高級副總裁、人工智慧實驗室主管、地圖部門副總裁、全球汽車項目副總裁、亞洲業務總裁和產品及增長副總裁等約10位高管。從大紅大紫到如今「流落街頭」,Uber和Uber創始團隊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比當年喬布斯被掃地出門還要迅猛和徹底。很多人認為,是因為Uber業績不佳和發展乏力才導致了這樣的創始團隊離開的結果,也是資本力量強大到影響創業的典型案例。我們應該看到,從Uber誕生開始,就處在與政府監管博弈和出租司機口水戰之中,也不僅僅是Uber,國內的滴滴在合併了快的與Uber之後也陷入到了同樣的境地,如今,滴滴的處境並不比Uber更好。應該承認,Uber開啟的出行變革非常具有社會意義,也大大提升了整個社會的運營效率,作為目前最成功的純移動互聯網經濟樣板,是一次偉大的探索,也沒有失敗。但是,要說這種探索成功了,也未必。Uber創始人被踢出局,可能只是成了行業的先烈。一方面,移動互聯網自從成為社會焦點之後,就一直被認為前途無量,可到現在為止,那些互聯網公司的套路在移動互聯網上都難言成功,商業模式缺乏,贏利能力太差,賺的了用戶卻賺不到錢,只要靠理想和燒錢來堅持,不會長久。第二方面,共享經濟雖然充分利用了移動互聯的很多能力,卻面臨著必須深入改造社會的重擔,如果發展太快勢必引發整個社會生存方式的重塑,而各國政府不僅要注重效率也得重視公平,既要發展也要穩定,盲目加速的Uber們遭遇打擊就理所當然。從長期來看,共享經濟和網約車一定會是發展趨勢,但步伐會逐漸慢下來,節奏也會有所調整,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必須給社會留出充分的自我調整呼吸的空間,才能實現共贏,也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投資者的短期利益與創業者的夢想都會遭遇危機,管理團隊的鬥爭也還會持續。創業公司CEO被迫離職肯定有很多原因,被投資人逼迫我覺得只是原因之一或者是Uber能夠對外公布的比較體面的原因之一。投資人對所投資公司的CEO不滿意肯定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從認可到拋棄。我認為Uber最大的問題不是CEO做了什麼讓投資人不滿意,而是C2C模式不賺錢的天生缺陷,公司也蠻的擴張顯露出對出行舊格局的破壞性強大,但對建設新秩序沒有正向貢獻。這位CEO過去相當長時間也在努力讓Uber公司更像個科技公司,更具有建設性,但是方法可能也像其拓展一樣過於簡單粗暴引發了諸多危機。對於的現實意義就是我們的滴滴出行該何去何從?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