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在美國生活學習一段時間,發現在職業選擇上中美兩種文化存在有趣的對比。我們的文化中對職業選擇是非常重視的,俗語有「男怕入錯行」一說,尤其在以前大多數人一輩子就從事一種職業的情況下。但是個人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職業方面所得到的指導和資源實在有限。很多人是任由家人作主或是憑著自己的想象選擇職業。職業生涯規劃這個詞為大家所熟悉恐怕是近一二十年的事。起碼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早期我讀大學期間,沒有得到任何這方面的指導。現在的國內大學倒是基本都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或是提供服務,以期為學生的就業助一臂之力。而反觀美國呢,大多數人並無存著終身從事一種職業的想法。美國一流的大學也並不屑於提就業為導向,甚至耶魯大學的校長說,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后,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象從普林斯頓歸國的清華副校長施一公,也深受這種思維的影響,曾說過「研究型大學,從來不以就業為導向,從來不應該在大學里談就業。」 他認為清華大學的大學生從入學開始就接受就業引導教育是一種太不可思議的做法。可是據我的觀察,美國人的職業生涯教育早就從娃娃抓起了。第一次有這種觀察是早在2013年6月我在麻省總醫院學習時,親眼見到了「帶孩子上班日」。那天,大廳里張燈結綵,給孩子準備了豐盛的早餐和禮物,還有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參觀大樓。當時問了一下工作人員,說是每年一次這個活動,每個單位的時間是自定的,全國沒有統一時間。所帶的孩子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親戚朋友的。這種活動應該挺受孩子歡迎的吧,想起自己小時候對父母的工作總是充滿了好奇。在國內的學校工作時,每年總有一些小朋友提前放假,跟著爸爸媽媽來學校上班,成了我們的小助手,幫著去複印,還有爭著幫我們改試卷上的選擇題,過一回當「老師」的癮。象我家兒子祺祺,小時候總說我學校食堂的飯好吃,其實是覺得跟著媽媽上班有趣吧。他現在對老師的工作不再好奇,但對他老爸的工作還有一定的探究的慾望。有次跟我討論,要不要上大學前去老爸那兒實習,就當「gap year"? 這次回國前,又跟他老爸提要求要跟他去實習幾天。記得孫瑞雪老師也跟我們說,老獅子帶著小獅子打獵打多了,小獅子就學會打獵了。所以她建議爸爸媽媽將「打獵」的過程採取不同的方式展現給孩子看。這可以算作是最早期最貼身的職業教育吧。但這還是太局限了。這個「帶孩子上班日」咱可以效仿,肯定受年輕爸爸媽媽和孩子的歡迎。據朋友介紹說,很多美國國小還會有「Career Day (職業日)」,請從事不同職業的人來學校跟小朋友交流。上網一檢索,果真發現不少有趣和圖片。還發現了一個專給孩子進行職業教育的網站:https://kids.usa.gov/teens/index.html。到了中學階段,活動內容就更豐富更有深度了。如祺祺告訴我,他們很多同學都對工程師這個職業感興趣,所以他的化學老師就邀請了當地一個退休的環境工程師來學校跟同學們交流。到了12年級,他們學校還開設了一門 Experienced-based Career Education (EBCE)課程,姑且翻譯為「基於實際經驗的職業教育」,讓學生在1000多個工作崗位中,申請實習崗位,每周去實習2到4天,每天1到3小時。5到6周輪換一個工作崗位。暑假也是學生進行職業探索的好時機。美國的各個機構有接收暑期實習生的傳統,尤其是各大學及研究機構。我記得在麻省總院的TBRC學習時,每年的暑假實習生有十幾人,有大學部生,也有高中生。TBRC對他們相當重視,從院士到大教授親自上台講課。有個醫生教授開場白講道,他的女兒在TBRC做過兩期暑假實習生,終於明白自己不喜歡實驗室工作,更喜歡跟人打交道,所以後來報考了護理學院,成為「一名很快樂的護士。」聽到這兒,我們都笑了。他很嚴肅地說,知道自己不喜歡做什麼也很重要。大學部階段的職業生涯教育,我沒有第一手資料,不敢瞎寫。博士階段,按理說都是成年人了吧,職業生涯教育可以不用那麼花心思了吧?按我的親身經歷來說,學校在這一方面還是很花心思的。比如一年級時每個月都會至少請一名從事生物醫學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跟我們共進午餐,叫"monthly luchenon",我之前有多篇公眾號的文章都提到了這個活動。交流的主要內容是他們博士畢業以後的職業路徑。那些講者不一定都是位高權重的成功人士,交流的內容都很接地氣。象一位女教授講到,faculty 工作的最大好處是時間上比較彈性,她自己一邊帶孩子,一邊做科研。她提到一個很生動的場景,搖籃放在電腦桌旁,踢一腳搖籃,然後在電腦上看文章,寫申請。還有系裡兩周一次邀請其它大學的教授來作學術講座,必然會安排講者與博士生和博士后共進午餐交流,交流的內容仍然是他的職業成長,他的經驗和教訓,他的建議等等。最近我們系全體二年級的博士生到芝加哥參加了一個學術會議。第一天的安排是職業生涯教育的一個工作坊,內容之豐富和詳實,嘆為觀止。早上是十幾位來自不同行業的專來人士跟我們介紹他們的工作,有學術研究的,有在地方性大學從事教學工作的,有在製藥公司從事藥品研發的,有在FDA從事行政審批工作的,有在學術團體從事相關工作的,有從事科普寫作的,有在科學博物館工作的.....中午還要自己從上述人員中選一個講者,跟他同桌進餐。我當時琢磨是不是根據我將來的就業意向來選擇一個相關行業的講者進餐,以達到network的目的呢?我問了問同行的一個美國學生,她告訴我說她選了博物館的那位女士,因為她之前從沒接觸過這個職業。她的選擇倒是給我一個啟發,不要太功利,應將此作為一個開拓眼界的機會。所以我最後選擇了一個在專門研發「孤兒葯」的製藥公司工作的博士,因為我知道,「孤兒葯」在由於市場小,沒人願意研發生產,經常出現斷貨。所以很好奇美國是怎麼做的。工作坊的下午安排是教授溝通技巧,如準備「電梯談話」,也即如何在短短的一兩分鐘內跟別人進行學術上的交流,如何寫e-mail, 如何進行network。這些技巧非常實用,就算對於我這樣有多年工作經驗的人而言,依然覺得受益非淺。我將這些技巧在隨後的幾天會議中進行了應用,效果自己挺滿意的。雖然交流的人數量不多,但質量頗高。這兩種不同的職業選擇方式是否也影響了我們對自己從事工作的態度呢?據一項調查說,國人的敬業精神在被調查的國家中是倒數的。而且按照老獅子教小獅子打獵的理論,消極的工作態度也是會遺傳的啊。咱們得想想如何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吧。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或是我的分享會讓你及你所關心的人受益,請不吝分享。可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微信號:「敏行de母子留學記」,看到更多文章。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