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導讀:「中醫不傳之秘在於用量」,古代江南醫門世家秘傳傷寒論,傳方不傳量,可見藥量差別與療效干係匪淺,本文探究藥量藥性的本質,闡述陰陽轉變規律方是中醫不外傳之謎,苦心孤詣,實乃中醫佳作。自古以來中醫(世醫)的神秘莫過於用藥的神奇,而用藥的獨到莫過於陰陽的轉變,何為陰陽的轉變呢?常聽人說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其實藥量只是一部分,我說其實中醫不傳的是藥物的陰陽轉變規律,為推廣我中華國術,提高臨床療效特將天機述於有緣之人。 陰陽轉換大法1.基本概念1)任何事物陰陽的屬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隨外界環境改變而改變的。2) 應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療的患者為基本參照物,而後立藥物的陰陽,而不是以藥物本身去立陰陽(很重要哦)。3)藥物陰陽的確立是以藥物的濃度、氣與味的厚薄、溫度為基本變數展開的。4)陰陽在藥物中的體現是以量變而變的,具體為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就是在一個太極中,陰陽平衡時,陰是陽的二倍或者陽是陰的二倍,比如陰是陽體積的二倍,而同時陽又是陰質量的二倍等等。5)改變物質的量就將改變了物質的陰陽屬性(在一定範圍內)2. 舉例應用如一人體溫為36.8度,你給他一杯水,如果水低於18.4度就是趨於陰性的水,陰則相下,向里,你喝下去覺得肚子里很涼快,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涼葯,為什麼是淡味的呢?這是與你身體的酸鹼度對比而言的。但如果你喝的是73.6度以上的熱水,那水就是趨於陽性的水,陽則上行,趨於表,你喝下去一會就出汗了,那水對你來說就是淡味的熱葯。同樣是水同樣是一個人,溫度變了,葯的陰陽屬性就變了,其實中醫很科學很簡單,其實內經中講的「要」也就是參照點的改變,一樣的葯在不同人身上藥性不同就是這個道理,中醫難嗎?很難不告訴你這個原則,你光研究葯那你研究去吧,這一輩子,未必能精通幾味葯,人有500變,有8萬4千演你就是窮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3. 陰陽法則陰陽各自有不同的運動規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應因性而辨,因辨而用。如味之薄者為清陽,清陽出上竅:味之厚者為濁陰,濁陰出下竅;如氣之厚者為陽;氣之薄者為陰。因有氣之薄者為陰,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陰陽轉變凡此種種,陰陽不在藥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陽則陽,人使之陰則陰,至此則葯無有陰陽矣,至此可知為何滋陰寒涼一派,與火神一派,用藥天差地別而能各自取效,而後輩仿之則不效而多出偏,實未得真傳也。今有緣者得之,仔細玩味,可造福一方,揚術,振興我中華,不辱歧黃之旨。以上僅為代言醫藥淺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僅供參考。「人心」為用藥者之心,用藥之人要明陰陽轉化之理,正所謂陰陽同根,如舉例的水,你要它呈陽性,它就是陽性,你要它呈陰性,它就呈陰性,全在人應用。心通陰陽轉化之理,可無葯不陰,可無葯不陽,故葯已無陰陽,而陰陽在人心。在比如咖啡,少量喝時能促進睡眠,多量喝時就是興奮了。有些人體質不同,多喝促進睡眠,少喝卻興奮,奇妙啊!記得王洪圖在講《內經》時也曾感言,治療失眠與多眠用的方子是一樣的都很有效,但劑量卻相差很大,就是這個道理。常言道物極必反,就是陰陽屬性在一定條件下轉換了,中醫是取象比類的科學,多觀察自己的周圍,隨處都是大道。在學中醫的方劑組成及其變化時,曾聽到過一位資深望重的老中醫告知:「中醫不傳之秘在於藥量」,同一種中藥,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個體不同,劑量也會不同。例如:黃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內明顯,30克以上就趨向抑制;其對血壓影響,15克以內可升高血壓,35克以上反而降壓。有氣虛癥狀時,用炙黃芪,無氣虛癥狀,則用生黃芪。柴胡——在小柴胡湯中為君葯,用量大於其它葯一倍有餘(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遙散中為臣葯,用量與各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補中益氣湯中為佐葯,用量極小(取其升舉清陽的功能)。白朮——常用量能健脾止瀉,大劑量用至30~60克,則能益氣通便。紅花——少用可養血,稍多則活血,再多則能破血。薄荷——用3克以疏達肝木,用至15克以發散風熱,清利頭目。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溫通陽氣,增加膀胱氣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則溫經散寒,解肌發表,以祛除在表之風邪。川芎——小劑量可使子宮收縮加強,大劑量反而麻痹子宮。枳實——小劑量能使心臟興奮,大劑量使之抑制。等等,不一一列舉。中醫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個個體的差異不同,用藥劑量也會不同。藥性陰陽為基礎,為不易,計量、方劑組合,人體環境等都會影響藥性發揮,此為變易,變易才是用藥最高境界。「中醫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個個體的差異不同,用藥劑量也會不同」,一句堪為中醫經典總結和升華。藥性陰陽論葯有氣味濃薄不同,輕重不等,寒熱相雜,陰陽相混,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清陽發腠理,實四肢,清之清者也。濁陰走五臟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清中清者,養榮於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氣為陽、氣濃為純陽,氣薄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氣濃則發熱。味為陰、味濃為純陰,味薄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味濃則泄。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酸苦涌泄為陰。辛甘淡之熱者,為陰中之陽,酸苦咸之寒者,為陽中之陰。如茯苓淡,為在天之陽也,陽當上行,何為利水而泄下?內經雲,氣之薄者,乃陽中之陰,所以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離乎陰之體,故入乎太陰也。麻黃甘、為在地之陰也,陰當下行,何為發汗而上升?內經雲,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所以發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離乎陽之體,故入乎太陽也。附子氣味俱濃,其性熱,乃陽中之陽,故經雲,發熱。大黃氣味俱濃,其性寒,乃陰中之陰,故經雲,泄下。淡竹乃陽中之陰,所以利小便。苦茶乃陰中之陽,所以清頭目。葯有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內經曰,補瀉在味,隨時換氣,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郁也。甘以緩之,緩其大熱大寒也。淡以滲之,滲其內濕,利小便也。苦以泄之,泄其上升之火也。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氣也。咸以軟之,軟其燥結之火也。春氣溫而宜用涼葯,夏氣熱而宜用寒葯,秋氣涼而宜用溫葯,冬氣寒而宜用熱葯,此特四時之正耳,若病與時違,又不拘此例也。假如夏月忌發散,苟表實極重之症,雖用麻黃一兩何妨,其餘可以例推。病在上而宜用升葯,病在下而宜用降葯,病在外而宜用浮葯,病在內而宜用沉葯,故經曰,升降浮沉則順之,謂順其升降浮沉藥味之性也。中醫時間觀與用藥擇時用藥符合中醫陰陽學說的觀念,以及人體內陰陽變化調節的規律性,是根據自然界的陰陽變化對人體的生理及病理的節律的影響,結合人體的氣機的升降和營衛的運行規律,考慮藥物的升、降、浮、沉及藥物寒、熱、溫、涼四性,扶正與祛邪及病邪的位置等,通過選擇最佳時間用藥,以使之最大限度地發揮治療作用,並減輕毒副作用和降低使用劑量的一種方法。《素問•六節藏象論》曰:「謹候其時,氣可與期,失時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內生。」《素問•臟氣法時論》云:「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指出治療疾病要順乎自然,擇時治療。《素問•刺瘧論》載:「兒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強調治療要善於把握時機。1、根據每年運氣的變化治療自然氣候由於有五運太過不及和六氣司天在泉的變化,對人體發病有一定的影響。在治療時應考慮到運氣的變化。《三因極一病方論》根據歲年運客氣的變化提出了每年的主用方劑和按時加減法,如辰戊之歲,主用靜順湯,加減法為大寒至春分去附子,加枸杞子,春分至小滿,原方加枸杞子,小滿至大暑原方去附子、木瓜、乾薑,加人蔘、枸杞子、地榆、白芷、生薑,大暑至秋分原方加石榴皮,秋分至小雪原方不加不減,小雪至大寒原方去牛膝,加當歸、芍藥、阿膠。如此嚴格按時用藥,表明因時施治在治療疾病中的作用。名老中醫蒲輔周,於1954年在石家莊以白虎湯為主治療流腦,取得了滿意療效。1956年,北京流腦大流行,醫療隊效仿蒲老的治療方法治療卻無效果。后請教於蒲老,蒲老認為治病要了解歲運的變化,1954年天氣乾燥,暑熱偏盛,故用清泄暑邪法能獲效,1956年濕氣偏盛,暑邪夾濕為患,當清暑泄熱、通陽利濕法治療,驗之果效。運氣學說既注意到了四時氣候往來寒暑的一般特點,也注意到了各個年份在氣候上和疾病的共同特點與不同點,而總結出來的一套規律和推算方法,是中醫獨特的時間治療學。由於疾病不僅受到時間的影響,還與生活條件、心理狀態有密切關係,在運用時需要靈活掌握,不能機械照搬。2、發病季節不同,治療有異《素問•六元政紀大論》就曾指出:「用寒遠寒,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熱無犯熱,寒無犯寒。」的用藥原則。指出了用溫葯勿犯天時之溫氣,用熱葯勿犯天時之熱氣,用涼葯勿犯天時之涼氣,用寒葯勿犯天時之寒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出:「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白虎湯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後不可服」等因季立法治療觀點;李東垣根據四季變化不同及發病不同制定了四季時方:「春宜補中益氣湯,夏宜清暑益氣湯,秋宜昇陽益氣湯,冬宜神聖復氣湯」等等。如感冒,由於發病季節不同,而治療方法迥異。風寒多見於冬夏,宜用麻黃湯、桂枝湯;風熱多見於春季及初夏,宜用桑菊飲、銀翹散;感冒見於夏季者,常偏暑熱,宜用香薷飲、白虎人蔘湯;感冒見於長夏者,因氣候多偏暑濕,方宜用三仁湯、羌活勝濕湯;感冒見於秋季時,因氣候多偏燥,方宜用桑杏湯、杏蘇散。就是同一證候發病不同季節,用藥也不相同。如風寒感冒,冬天輒用麻桂之屬辛溫散寒發汗,夏天氣候炎熱,腠理疏鬆,易汗傷津,麻桂就當慎用,宜用荊芥、薄荷發汗力較輕的藥物,暑盛則用香薷之屬。3、運用月節律辨證施治月用藥施治此法是根據病情選擇在一個月中的某幾日進行藥物治療,常用於婦女經、帶、胎、產等疾病的治療。《素問•八正神明論》強調「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廓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認為月生之時,機體氣血空虛,不可施用散瘀之劑,應施以補益氣血劑;月滿之時,氣血充盛,不應峻補,應施以散瘀、祛邪之治。後世醫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對月經病、帶下病及不孕症等婦科疾患的時間治療方案。中醫治療月經諸病,都主張在月經來潮前7日開始治療,至行經時終止。這是因為這段時間,沖脈任脈之經血下注胞宮,胞宮氣血逐充盈,功能旺盛,此時投藥治療能借胞宮功能旺盛之時增強抗病能力,排邪外出,有利於調整月經節律。4、運用日節律辨證治療根據晝夜變化擇時用藥是中醫時間治療學一大特點,並在這方面積祟了豐富的經驗,古人早已發現在自然環境周期變化影響下,人體陰陽氣血的消長盛衰晝夜變化,因而用藥也應根據晝夜節律加減、調整,以取得最佳療效。明•薛己《校注婦人良方》認為,補中健脾的補中益氣湯,益腎壯陽的金匱腎氣丸,益氣之六君子湯等溫陽、益腎、健脾方葯,應在清晨、上午服用效果最佳;《證治準繩》載「雞鳴散」有祛濕化濁、行氣解郁、通絡除滯等功效,應在平旦雞鳴時服用最好,又如「澤漆湯」治咳喘病脾虛不適、水飲內滯者,宜「溫服五合,至夜盡」;「菌陳五苓散」治黃疸病濕重於熱者,應「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棗湯」治懸飲症要在「平旦服」,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指出:「早用溫腎陽之葯,晚用補脾氣之品,晨滋腎陰,午健脾陽,早服攝納下焦,暮進純甘清燥。」俱是遵循晝夜節律,選擇最佳用藥時機,根據不同證型,在不同的時辰投入不同劑量的藥物,以得「天地之旺時而祛邪」的目的。5、根據病位擇時用藥★病位在四肢者宜清晨空腹服,早起後人體四肢血脈流暢,有利於藥力抵達病所,被人體迅速吸收,發揮療效。★病位在腰以上者宜飯後服藥,飯後服藥可減少藥液滲入大腸,利於藥力上浮而接近病灶。★病位在腰以下者宜飯前服藥,飯前服藥藥物不被飲食阻滯,有利於藥性迅速下沉吸收抵達病處。★病位在骨髓者宜夜晚(約21時~23時)服藥,此時人體代謝活動,氣血運行趨緩,藥物在體內代謝也相對趨緩,藥效相對延長,有利於腎臟和骨髓吸收。6、根據藥性、功效擇時服藥中藥具有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臨床用藥時,熱性、溫性葯宜乘藥液溫熱時服下;寒性、涼性葯宜藥液冷卻后飲服,此服藥之法,取其「寒則熱之,熱則寒之」之理,即寒性病用溫性、熱性葯而熱服之,以加強藥物的溫性而提高療效;熱性病用寒性、涼性葯而冷服;以達到更好的降溫和瀉火作用。★發汗解表葯宜午前服午前為人體陽中之陽分,此時可以發汗,增強藥效。王好古在《此事難知》中說:「汗無太早,非預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謂當日午以前為陽之分,當發其汗。午後陰之分也,不當發汗。故曰汗無太早,汗不厭早,是為善攻。」★益氣昇陽葯宜午前服午前為陽氣升發向上之際,投以升浮之葯,有利於陽氣的提升和祛除病邪;★催吐葯宜清晨服此時服藥借陽氣上升外達之機,加強藥物上達外透之力,使邪外出。★利水滲濕葯宜清晨服用此時人體胃內已基本排空,投以利水藥物便於體內吸收,加之人體此時陽氣漸漸升發,有助於氣化水濕,以增強藥效;★驅蟲葯和瀉下藥宜午後、晚上或入睡時空腹服根據寄生蟲的活動特點,結合人體陰陽消長和自然界陰陽節律,此時用驅蟲葯可促使蟲體與病邪隨大便而出;★滋養陰血葯宜入夜空腹服21時~23時人體腎臟最為空虛,補陰極宜,同時,空腹服藥也有利於被人體迅速吸收;★安神葯宜臨睡前服安神葯宜臨睡前服,以保證患者較快入睡。7、六經病的最佳服藥時間張仲景《傷寒論》中提出的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欲解向愈時間,分別是該經是旺盛之時,此時投藥能借經氣旺盛之時驅邪外出。六經病欲解時的「上」應作「前」理解。如「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未前面的時辰為巳午。因未時陽氣漸衰,巳不是太陽主時,再加上服藥后還有吸收發揮作用的過程,未時服藥已不最佳時間。因此,六經病的最佳服藥時間是:太陰病為巳午時,陽明病為申酉時,少陽病為寅卯時,太陽病為亥子時,少陰病為子丑時,厥陰病為丑寅時。中藥不傳之秘,在用量上。用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在確定用量時,應注意以下10種不同情況:體質不同:體質虛弱者,對藥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過大易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故宜酌情減量;體質壯實者,用量可稍大。病情不同:輕病下藥過重,藥力太過,反傷正氣;重病下藥過輕,則藥力不足,達不到治療目的。性別不同:男性用藥量可稍大一點;女性有月經、懷孕和哺乳等生理特點。故用藥量宜小。年齡不同:一般情況下,10歲以上兒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歲,可用成人量的1/2;2—5歲,可用成人量的1/3;1歲以內的嬰兒,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歲以上的老人藥量應低於中青年的1/2---1/4。藥性不同:凡使用毒峻烈葯,須從小量開始,再根據服藥後患者的情況而增減;如病勢已退,即停服,不愈則酌量增加。配伍不同:在方劑組成中,有主葯和輔葯之分。一般來說,主藥用量重,輔藥用量輕。如小承氣湯與厚朴三物湯,都由大黃、厚朴、枳實組成,前方重用大黃主攻下,後方重用厚朴主利氣。單味藥用於急救,如用大黃治療中毒性菌痢,用獨參湯救治血崩虛脫,用量均可加大。葯質不同:如花、葉之類質地輕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藥物,用量不宜過大;質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如礦石、貝殼之類,用量宜重。過於苦寒的葯易傷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藥用量可稍大。劑型不同:同樣的藥物,湯劑比丸、散劑用量要重;復方應用比單味用量要少;鮮藥用量比干藥用量應多一倍以上。地區不同:如用麻黃髮汗,南方氣候較熱,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氣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體質又較結實,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炮製不同:中藥的生品、炮製品及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變化,用量亦應有所區別。如鮮檳榔切片,檳榔鹼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個月(每日換水)再切片,其檳榔鹼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