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孔子一生曾教過3000多學生,其中可稱為賢人的有72個,而子路是賢人中最有個性,最有色彩,故事也是最多的。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或季路)是他的字。有典籍稱子路是「卞之野人」,卞地(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當時在魯國國都和鄉郊之外,屬於「野」的區域,棲居在這裡的人稱之為「野人」、「野民」或「鄙人」,他們大多以種田勞作為生。子路早年家境非常貧寒,一家人常要靠野菜充饑。為了能讓父母吃上米飯,子路曾經「為親負米百里之外」。後來子路當官從政,過上「列鼎而食」的好日子,想到父母已故,再欲奉養而不得,不禁為此感傷不已。可能是「為親負米」的緣故,子路經常「漂」到都城曲阜,因此得以結識孔子。司馬遷《史記》記載孔子與子路初次相遇,子路「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頭上插戴著雄雞的羽毛,身上佩掛著野公豬的牙齒。子路這身行頭夠威猛、奇異的。不知什麼原因,他竟對孔子拳打腳踢動起野來。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子路以拳腳作為「見面禮」,跟他未來的老師相識了。當時孔子二十八歲,子路十九歲。對這位野性的小兄弟,孔子自有一套辦法治他,辦法就是禮樂之類。從小生活在鄉野的子路最初可能只是覺得新鮮,但經不起孔二哥循循善誘,到後來竟卸掉奇裝,穿上了斯文的儒服。不過,子路的秉性還是一以貫之,至死未變。孔子對子路也是知根知底,他對這個大弟子的基本評價是:勇(勇敢)、果(果斷)、喭(魯莽)、野(率性)。子路因其獨特的個性,因此和孔子有一種特殊的師徒關係。面對「望之儼然」的夫子,子路似乎從來沒有畏的感覺,有時他還要跟夫子頂嘴、抬杠。例如,子路打算讓高柴去當費宰(費邑行政長官),孔子指責他是害那個年輕人,子路不以為然,說那裡有民人、社稷在呢,為什麼一定要讀書才叫做學問?夫子很不高興,罵他是個狡辯的傢伙。又如,子路問孔子如果為衛君治政,先要做什麼,孔子說先得「正名」,子路脫口而出「子之迂也」(「夫子迂腐呵」),夫子立馬回他一個「野哉由也」(「真放肆呵仲由」)。像這樣和老師抬杠,別的弟子是不敢的。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或季路)是他的字。有典籍稱子路是「卞之野人」,卞地(今山東泗水縣泉林鎮卞橋村)當時在魯國國都和鄉郊之外,屬於「野」的區域,棲居在這裡的人稱之為「野人」、「野民」或「鄙人」,他們大多以種田勞作為生。從《論語》記錄來看,弟子中子路是挨罵最多的,不過好在子路不是那種麵皮薄、心理脆弱的人。無論夫子怎麼斥罵和敲打,他都扛得住,並且不在心裡留下一點疙瘩。而夫子也知其直率無忌的個性,且心理素質甚好,因此亦不必太擔心其承受力的問題,有時說話的口氣較重,似乎有點像教訓自家的兄弟。從這當中可以看出他們師徒之間其實是非常親密的。這種親密,孔子有一句話尤其昭示無遺,這句話是:「自吾得由,惡言不聞於耳。」王肅對此有註解:「子路為孔子侍衛,故侮慢之人不敢有惡言,是以惡言不聞於孔子耳。」正是因為有子路常在孔子身邊當侍衛,那些傲慢無禮的人便不敢對夫子說難聽的話。子路與孔子相伴二三十年,「直言不諱」成為他們表達師徒情的特殊方式。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