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風來清悶暑,葉綠近搖黃。不計臨蕭疏,凝羞果色旁。中元節來臨,對後人,不免又是一次相聚的機會。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個節日並為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相傳,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賜福,即元宵節。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即鬼節。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解厄。按照佛教的說法,中元節的來源是目連救母的故事,目連不忍母親在地獄受苦,廣施十方僧人,替母親贖罪,最終將母親解脫出來。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故事本身是孝道文化的一種表現,它所宣揚的便是報答父母、生前為善的信念。佛教徒每年中元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在,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地官節」相結合,流行道士誦經普度眾祖親,期使獲得地官赦罪,獲得解脫。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農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甚至豬、羊、雞、鴨和魚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祭祀活動在商周時期已經有文獻記載,它所反映的是人們最原始的一種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動在幾千年文化的演變之中,和後來儒家所倡導的孝道文化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從傳說到當今文化,我們便可體會到中元節的雙重意義:闡述懷念祖先的孝道,讓人們慎終追遠。發揚推已及人,救濟眾生的義舉,換得世界清平。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傳入日本。在日本又稱『魂祭』、『燈籠節』、『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日。盂蘭盆節已成為日本僅次於元旦的盛大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很多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會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此時像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等)街道多顯冷清,有點類似的清明節。相對於、日本的中元節較注重於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祭祖燒紙相傳七月十五日為祖先回家的日子。所以各家各戶,不論貧富,都要準備錢幣、果脯、美酒、時令之物祭祀祖先。有迷信傳說,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孟蘭盆會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誦經施食,宣稱可以使施主今生父母和七世父母得以度脫節厄。這與崇尚孝道的倫理傳統相符,因而得到歷代帝王的提倡。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們做燈放人水中,傳說可為屈死冤魂引路。放燈時用一塊木板鑽孔,上面用竹編織各式各樣的燈籠,其燈型多為蓮花燈,其含義為超度鬼魂。而在東南沿海一帶,會在燈中放置銀元,漁船爭相攫取,獲得者可以「一年大順」。送羊節在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相傳是沉香劈山救母成功后,沉香要追殺殘虐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為重修兄妹和舅甥之誼,於是每年七月十五都會送給沉香一對活羊,相傳是取其「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可見在古代,羊這種動物,一向代表吉祥之意。因而民間便流行舅舅送活羊的習俗,早先送的是活羊,後來送的是用白面蒸熟的「面羊」,再後來是麵包或者雞蛋糕烤的糕點羊。在以前,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后,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但后被認為是宣揚封建迷信,逐漸邊緣化。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傳統節日逐步回歸,祭祖儀式也已經簡化,只保留著祭奠形式,作為對祖先的緬懷和紀念。不管是燒紙送祝福,還是捧菊寄哀思,現在的人一起思念過去的人,共同送去對先人的祝福,是人靈性的自發,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或許人們也會逐漸懂得「祭而豐不如養而薄」的道理。涼雨驚秋,深山祭掃,飛螢撲火。焚香清坐,祭放河燈,祖考魂歸。夜色如水,紅燭獨卧,月冷西牆。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