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2017年將有哪些創新技術走進我們的衣食住行玩?外媒預測有以下這些: VR/AR(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娛樂消費的大熱門還是VR/AR,但預測說,2017年的硬體可能會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消費內容平台爆發,我們能看到更多的VR/AR遊戲、影視、直播……你的眼罩要升值了。 VR產品亮相2017海博會。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智能語音助手: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你可能擁有一個智能語音助手。比如蘋果表示,可能將Siri整合到廚房使用的家用硬體中,IBM也表示Waston也可以勝任大廚指導你做飯。 智能增強設備:科幻電影里的智能機器人走進現實仍需時日,但智能增強設備有望在2017年幫助更多殘障人士,比如藉助外骨骼和假肢,可以實現長時間站立、行走甚至運送重物等。 生物識別:密碼識別技術日漸式微,生物識別技術正通過手機上的指紋識別器推向消費市場。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藉助指紋、面部、虹膜甚至心跳來解鎖科技設備,保護自己的財務和隱私。 智能出行:2017年可能看到無人駕駛汽車逐漸走向主流,科技狂人馬斯克提出超級高鐵也展開實地測試,據說可以接近聲速「貼地飛行」。 智能服裝:真正的可穿戴技術可能在2017年誕生,從內衣到鞋襪都將深度整合科技元素,智能編織物將走出創新實驗室,或許你將要習慣身穿需要充電的智能服裝出門。 最具「錢」力科技趨勢預測 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預測,2017年全球企業在IT方面的支出將高達3.5萬億美元,增長的亮點在軟體和服務領域。綜合Gartner、IDC和Markets and Markets幾家機構的預測,最賺錢的科技趨勢包括: 物聯網:從汽車到牙刷,通過晶元、感測器或應用程序,數十億計的物品實現與互聯網連接、智能化識別和管理。5年內,物聯網市場規模預計將從1570億美元飆漲至6600億美元。 VR/AR(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VR/AR全球市場營收將出現井噴,從2016年的52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620億美元。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傳統巨頭和創業公司都熱衷將人工智慧植入新產品中,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從2014年的4.2億美元增長到50.5億美元。像Siri、微軟小娜等智能型虛擬助手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在7年內超過百億美元。 「打令小寶」機器人現身商場。中新社發 王岡 攝 區塊鏈和分散式賬本: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價值遠高於比特幣本身。它類似一個公共信息賬本,可以降低金融系統審核清算成本,讓金融資產的流動更加透明便利,很多金融機構已經開始研發如何應用區塊鏈技術,預計全球區塊鏈技術市場將在5年內增長10倍,達到23億美元。 數字克隆(Digital Twins):是指通過感測數據生成的現實世界物品的數字複製品,它能夠用來觀察物聯網對象、診斷故障、測試解決方案或創建新產品,今年我們會聽到更多這樣的產品,還難以估測市場容量,但3到5年內,數以萬計的物品將用數字克隆來展示。 最關心行業變革的「智慧商業」預測 哈佛大學技術與創業中心(TECH)與斑馬技術公司聯合發布報告稱,使用具有自然語言功能的虛擬助手、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可穿戴技術、智能標籤和3D條形碼、智能感測、自主系統和機器學習將成為今年的新興行業趨勢。其中多數技術已經應用到商業領域: 移動支付手環亮相福建泉州。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會「說話」的條形碼:2016年全球已有64億互聯之「物」,比2015年增長了30%,到2020年將達到208億。現在越來越多的物品被貼上條形碼、射頻識別標籤或感測器,通過支持物聯網的設備和可穿戴設備收集的數據進行解碼,還被賦予了能與人溝通的「數字語音」。 能被「感知」的城市:麻省理工學院可感知城市實驗室的創新實驗將感測器安裝到馬薩諸塞州劍橋市下水道中,能夠採集與病毒、細菌、化學物、以及人們的飲食與用藥等相關的各類生化數據。 可「私人定製」的公交:由太陽能供能的個人公共交通系統Transit X提供出行方式新想象。超輕型的軌道車能夠在空中的細軌下方滑行,最多可承載一家五口人。通過智能手機或自助服務終端輸入目的地,軌道車即會等候在像公車站一樣方便的小月台上,一站不停地將乘客準時送達到目的地。 物聯網醫療:從預防監測、病護到製藥方式,物聯網在醫療保健領域機遇無限。GE醫療集團目前已採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改進患者監測、醫護工作評估、制定用藥劑量等。 最「開腦洞」的未來5年創新趨勢預測 IBM發布的「未來五年的五大創新趨勢(IBM 5 in 5)」列出了改變人類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科技,帶來不少好消息,大家最關心的醫療和環保領域都有望在5年內實現突破性創新。 藉助人工智慧,語言將成為洞察心理健康的窗口: 未來5年內,我們說的話、寫的字,將成為判斷身心健康的指標。新的認知系統能夠分析說話方式和書寫模式,了解心理和神經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幫助醫生和患者更好地預測、監控和追蹤疾病。未來,精神疾病、帕金森病、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創傷后應激障礙(PTSD),甚至孤獨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動症(ADHD)等行為疾病的患者都有望獲得更準確的疾病預測和診療。 基於超級成像與人工智慧,人類將擁有「超人」視覺: 過去 100 年裡,科學家發明了許多儀器,可以釋放並感知不同波長的能量。現在其中的某些技術正應用在醫學成像領域、安檢設備、幫助飛機在濃霧天氣降落等。但這些價格昂貴的設備也只能看見某些特定波長的電磁波譜。未來5年內,基於超級成像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新型成像設備將能夠集成眾多波長的電磁波譜帶,極大拓展人類的視野範圍。這些設備還將因低價、便攜、易於使用成為我們日常體驗的一部分。無人駕駛汽車也可能因為「超人」視覺技術的進展走向普及。 巨式顯微鏡將幫助人類掌握地球的複雜狀況,呈現無限級細節: 得益於物聯網的發展,大量的聯網設備成為了新的數據源——從冰箱、燈泡和心率監測器,到無人機、攝像頭、氣象監測站、衛星和望遠鏡陣列。未來5年內,人類將對物理世界實施數字化,使用機器學習演算法和軟體組織有關物理世界的信息,分析利用數十億設備收集的複雜數據。IBM將之稱為「巨視顯微鏡」,這套由軟體和演算法構成的系統可以將地球的複雜數據匯總起來,分析背後的含義。例如,通過搜集和分析各種數據(氣候、土壤環境、水位),農民可選擇合適的作物、種植地點和最佳的增產耕作方式。更厲害的是,通過海量數據的搜集和分析,可以了解小型星的構成,預測它們相撞的可能。 圖片來源:IBM供圖 「晶元上」醫療實驗室將充當健康偵探,實現納米級疾病跟蹤: 像癌症或帕金森這樣的疾病在癥狀在出現前,信號已經隱藏在我們的身體內,唾液、淚液、血液、尿液和汗液等各種體液里包含的生物學微粒都包含著「健康信息」,但現有的技術很難捕捉和分析這些直徑只有頭髮絲幾千分之一的生物微粒。 IBM研究院的科學家正在開發「晶元上」實驗室納米技術,最低可以分離直徑20納米的生物微粒,足夠捕捉DNA、病毒和外來體。今後5年,完備的生化實驗室最終可能被壓縮到一個晶元上。將這種「晶元上」實驗室技術整合到攜帶型的手持設備中,人們便可以通過唾液等分析生物指標,再上傳雲端交由人工智慧系統分析,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第一時間狙擊病魔。 智能感測器以光速探測環境污染: 多數污染物都是人眼無法看到的。5年內,價格低廉的新型感應技術將被部署到天然氣開採井、運輸管道等可能的污染源附近,以便隨時精確查找肉眼無法識別的氣體泄漏。另一項處於發展過程中的硅光子學技術則可以通過「光」來傳輸數據。這些晶元內置在地面或基礎設施的感測器網路中,甚至可以安裝在無人機上,污染一旦發生,便可以「光速」確定源頭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