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2017年至今,在跑步界最火熱的事情就當屬「Breaking2計劃」了,耐克攜手3名運動員挑戰全馬世界紀錄,讓三位運動員突破 2小時 這個大關。雖然最後計劃破產了,但運動員最後以 2小時25秒 破了 2小時2分鐘57秒 的世界紀錄,或許有的人覺得這只是一次營銷,儘管如此還是不得不承認這是最成功的營銷,就連 adidas 也發去賀電。隨著「Breaking2」的熱度狂增,耐克隨後就推出了與「Breaking2」相關的跑鞋,分別有 Zoomfly、Vaperfly 4%以及 Pegasus 34,本期跑步測評時的主角就是 Pegasus 34,但是配色並非是「Breaking2」,而是黑金的配色。Pegasus 可以說是耐克比較長久的一個系列,關於這個系列的歷史戳藍字查看☞足下的飛馬-Nike Air Pegasus系列的歷史,在這裡就給大家提一提吧,小編我穿過Pegasus 29,Pegasus 29 是一雙很棒的鞋,自從這雙鞋壞了之後,小編一直沒有被「滿足」過。Pegasus 30和Pegasu 29 差別不大,在我看來 Pegasus 30 的鞋型比較胖一點,之後推出的 31代 鞋面的塑料感太強,使得扁平化的鞋面變得帶有褶皺感,32在31的基礎上去掉鞋面的熱熔材料,採用了飛線,美觀度增加了不少。而 Pegasus 33 在32的基礎上,將外置的飛線變為半內置, 中底配置由后掌的 Zoom 變為了前後分離 Zoom。講完這些前話,下面就開始我們的這期的測評。▼開箱一如既往的白色耐克紙帶,橙色的「NIKE.COM」以及提手,沒有大多的特色,袋子的下面放置有硬紙板,用來強化袋子的立體感。鞋盒的規格是 320×200×100 只能放下 Pegasus 這一類比較瘦小的鞋款,橙色的盒子並沒有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傷,所以這個盒子看上去非常完美。鞋盒的左側是側標上面有鞋碼信息以及英文的配色信息,鞋子的全名叫做 NIKE AIR ZOOM PEGASUS 34,貨號為 880555 017。在鞋盒的背面,有中文的信息,顏色的描述為「黑/金屬星金/煤黑/白」,其實對於我這種「色盲黨」來說,很多顏色都叫不出名字。打開鞋盒之後,鞋子被防塵紙裹住,鞋子並沒有紙皮的鞋撐,僅僅塞有兩個紙團(買到有鞋撐的朋友要在識貨好好驗一驗了)。鞋面&鞋身Pegasus 34 鞋頭和 33 類似,33和34 相對於 32 的偏平化鞋面設計要更加立體,這樣可以減少腳趾趾骨與鞋面的不契合導致的不良摩擦,每個人的腳趾形狀都不同,如果鞋面過於扁平化,穿上之後鞋面會很明顯有腳趾的突起。從整體看來 Pegasus 34 的鞋型偏向於細長,但它又不會產生壓腳背或者是偏碼的情況。34 的鞋面採用了 Flymesh 面料,Flymesh 的特點就是透氣和輕盈,無論是用手觸摸還是上腳之後,都可以感覺到強烈的質感。鞋面、鞋身和鞋口還採用了大網眼設計,橢圓形的網眼讓鞋子的外形更加具備速度感, 對比於上一代 Pegasus 33,Pegasus 34 的的網眼要更加大,並且分佈的地方更加廣,從鞋頭一直延伸至鞋身金色的 Swoosh 處。鞋面可以分為兩層,一層是外層的大網眼布,而內層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填充布料,用手擠壓感覺有一定的柔軟性。鞋身金色的 Swoosh 上面印有金色的三角形,這樣的三角形應該就是鞋盒上面所說的「金屬星金」。Swoosh 是採用了熱熔技術熱熔在鞋面的,這樣的一個 Swoosh 不僅僅起到美觀的作用,還可以加強鞋面的支撐,讓鞋子在激烈的加速中也能固定雙腳。鞋身也採用了動態的 Flywire,Pegasus 34 的動態 Flywire 從鞋底一直延伸到鞋身,與鞋帶聯合。32到34代 都有採用飛線,32 是霸氣外露的飛線,33 則是半內置飛線,而 34代 則是採用了完全內置的飛線。完全內置飛線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飛線的損傷,面對比較惡劣地形也不怕飛線由於不小心的剮蹭而斷。鞋帶&鞋舌鞋舌採用的是半一體的鞋舌,上面耐克的標誌以及「PEGASUS 34」字樣,下面則是細眼網孔,以此來增加透氣性。半一體鞋舌的優勢在於它既可以使得鞋舌具有穩定性,在跑步過程中不會兩邊倒,防止兩邊倒之後包裹性變差,以及防止兩邊倒之後產生的不良摩擦。Pegasus 34 的鞋帶還算是比較精美,鞋帶頭是金色半透明的。透過金色塑料頭可以看到鞋帶的編織紋路,就像蛇鱗一樣。鞋帶是偏向於偏平並且不寬,但是彈性比較好。我用它和 Pegasus 29 的圓形鞋帶做了一個對比,34的鞋帶編織紋路比較粗,拉扯的時候感覺摩擦比較大,而 29 的橫紋感覺摩擦要遜色一籌,但是相差並不會很大。鞋墊&鞋底個人還是挺喜歡紅色的鞋墊,拍照的時候光打上去感覺很柔和很漂亮。鞋墊上面印有金色的「RUNNING」字樣,後面跟著一個 Swoosh,鞋墊的厚度還算很不錯,大概有 3.5mm。Pegasus 的中底是一個很值得說的地方,首先配置方面是前後分離 Zoom,后掌的 Zoom 比較厚,厚度甚至超過了 1cm,后前掌的 Zoom Air 氣墊為扇形,厚度約為7mm。中底從外觀看來相對於上一代沒有多大區別,中底的上部分採用了斜線設計,一條一條斜線像斑馬線一樣隔開,在中底內側的中部可以明顯看到斜線長了不少,說明這個部分要更加高,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加足弓的支撐,黑金這個配色最大的特點也在於中底的紋路,具體是什麼紋路官方也沒有給說明,小編覺得有點像大理石的的紋路,黑白灰交錯。其實 Pegasus 系列驚艷之處不僅僅 Zoom Air 氣墊,Cushlon 泡棉也是一樣很強悍的科技。Pegasus 29 的超軟腳感就是因為這種泡棉的存在。Cushlon 這個名字前面是 cushion,意為緩衝,而後面是泡棉的後綴,從它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它擁有著別的泡棉無法所及的緩震性能。Cushlon 需要一段時間去踩開,並且根據發泡程度的不同,軟度也不一致,手按壓的時候感覺 Pegasus 34 並沒有 29 那麼軟。Pegasus 34 的外底採用的是耐磨的碳素橡膠,摸上去比較硬,和 pegasus 29 類似,感覺耐磨性能很不錯,因為之前的 Pegasus 29 伴我壓馬路和慢跑半年,鞋底並沒有磨爛。外底的設計採用了分掌的設計,內側採用的是六邊形螺母塊設計,外側也有分紋路,最外側腳掌部分為橫紋,這些橫紋向內是按照跑鞋鞋底走線設計的豎紋。這樣橫豎交錯的紋路有助於提高抓地力,前掌處有分割凹槽,可以增加啟動性能和方面跖骨發力。從整雙鞋看來,它適合於高足弓以及正常足的跑者。按壓鞋底「NIKE ZOOM」字樣可以感覺得到 Cushlon 的軟度。對比環節看完上面的開箱環節,大家都應該大概了解了Pegasus 34,或許很多對於 34和33 抱著很大的疑惑,這兩款鞋不是一樣嗎?小編的感覺就像當年的 Pegasus 29和30 一樣,兩雙鞋是有挺多相似之處,但也有改良之處。在做這次測評之前,我特地跑去專櫃試穿了 Pegasus 34和33。上腳之後感覺腳感的差異並不是特別大,在包裹方面感覺 Pegasus 34 的里料要更加厚,舒適度也好一點。下面就講講 Pegasus 33以及34 的差異:①34的網眼更多更加大,相對的透氣性能會更加好。②33為半內置飛線、34為完全內置飛線,34的耐久度應該會更高。③34後跟沒有反光設計,而33有,夜跑的話33更加有優勢。④33的鞋帶為圓形橫紋,34為變形編織交錯紋,34的鞋帶比較沒那麼容易鬆動。⑤33的後跟是網紗設計,而34為熱熔材料,耐磨以及穩定來說34更勝一籌(因為鞋口的存在,後跟其實沒那麼強調透氣)。By the way,講一下 Pegasus29和34 的區別,畢竟 29 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它的外觀設計十分機能,特別是中底的切割。29 這雙鞋的包裹其實可以忽視,跑快一點就很容易側翻,雖然它只有后掌 Zoom,中底總體來說超軟,軟到超乎你想象,比這雙34要軟。但是它的支撐、反饋以及加速啟動要比 34 差很多。實跑測評這次測評跑的地形為環島綠島,途中有塑膠道以及木板道。鞋子沒有偏碼,按照正常的尺碼選擇就可以了。上腳之後可以明顯地感覺包裹感,腳趾有剛好可以鬆動的空間,飛線從中底到腳背的感覺還不錯,可以感覺到中底中部以及飛線固定的鞋身,給足弓帶去的貼合以及支撐,但總體來說並不是特別滿足(我的腳對支撐是比較刁)。後跟的 Zoom 十分明顯,前掌的 Zoom 要比較遜色,但也凸顯了啟動加速的不拖沓。後跟的填充剛好可以扣住腳跟,在跑步之前,我就赤腳穿過鞋子去體驗它內襯,感覺比較柔軟順滑,並且後跟的填充會使得腳踝上部不予鞋口接壤(也就是貼在一起),所以不用擔心會磨後跟(下面的圖片為了凸顯鞋子的形體感,所以會有所不一樣)。跑動起來,在塑膠地以及木板地上的抓地力都很強悍,跑步過程中鞋子不會發熱,這應該是得益於 Flymesh 以及大網眼的大面積覆蓋。鞋子的總體重量並不重,但它也算不上輕量級跑鞋,畢竟鞋內的填充還是做到位了。當腳步在落地時,即使是新鞋,也可以清晰地感覺得到 Zoom 回彈與反饋,但並不是特彆強悍。加速過程中,前掌的發力凹槽可以讓鞋子迅速形變,有助於加速,即使是突然加速,鞋子也不會有拖沓感。對於鞋子的抗扭轉性,基於它的全掌碳素大底和中底上層材料加硬,可以說抗扭轉很強大,小編也是出了很大力才將它扭轉。我在跑步過程中沒有出現側翻的情況,所以它的穩定性也是相當好的。對於整雙鞋的總體評分如下小編拍了很多挺不錯的照片,最後放給大家欣賞,作為本期測評的結尾。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