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科技 娛樂遊戲 美食旅遊 時尚美妝 親子育兒 生活休閒 金融理財 健康運動 寰宇綜合

Zi 字媒體

2017-07-25T20:27:27+00:00
加入好友
最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經常聽到投資者抱怨以前那個大牛股恆瑞醫藥(SH600276)、格力電器(SZ000651)、貴州茅台(SH600519)為什麼沒有及早發現,沒有抓住?其實,這和散戶甚至包括機構在內,喜歡追漲殺跌有著極大的關係。任何投資風格,都需要見微知著。這個不是本領,這屬於一種心態。我們先來看看某位私募大咖說的話:網上信立泰的成功勵志故事多少有點軟文的意思,由於當時專利法不健全而搶先仿製上市形成一個大品種,這種事以後恐怕不會再有了。 論研發實力,信立泰和石葯不是一個級別。 話說恆瑞醫藥的氯吡格雷片正在評審,一定有人說恆瑞實力沒有信立泰強。 其實筆者在這裡並不是想力挺$信立泰(SZ002294)$,也不是力挺研究得比較深入的$翰宇葯業(SZ300199)$。只是想為大家揭示出$恆瑞醫藥(SH600276)$成長的歷程和未來。先看看近鄰日本的武田藥品,就是從仿製藥廠向原研專利藥廠的轉變典型。從武田藥品市盈率表現來看,在1994年以前武田藥品的市盈率基本維持在30倍左右,從1994年開始上升,之後從1997年到2000年一直維持在60倍左右,然後下降到25~30倍。令人意外的是,自從武田藥品能夠生產創新葯后,市盈率一直維持在30倍左右。某些投資者認為恆瑞醫藥會一直保持40以上高PE,其實可以多借鑒他國的經驗。恆瑞醫藥能夠快速成長的關鍵啟動點,就是提前發現了抗腫瘤藥物的巨大市場前景。抗腫瘤藥物是全球市場用藥金額最大的領域,這一點在10+年前,專業人士可以很容易認識到,而普通投資者卻意識不到。筆者也是以同樣眼光前瞻翰宇葯業(SZ300199)的未來市場空間。「多西他賽」對於恆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3年搶仿上市,是其最重要的兩個主導抗腫瘤葯之一,也是腫瘤化療藥物中的一線用藥;由於抗腫瘤葯市場的日益擴大,「多西他賽」以相對進口產品1/3的價格在2006年銷售總額已達3.2億元,單個產品占恆瑞銷售額的20%;而賽諾菲的」多西他賽「2005年全球銷售額已達20億美元左右,在2002年前後進入市場,2006年的銷售收入僅為2億元人民幣。 當年,恆瑞醫藥在國內搶先仿製成功多西他賽,從跨國巨頭手中奪走其大部分市場份額,取得喝頭啖湯的高額利潤時,也為國人能及早使用上相對廉價的國產葯做了貢獻。 但從跨國葯企的角度,這種搶仿葯則正是其專利葯的銷售無法在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無論是從專利名義維護還是經濟賠償,自然成為其狙擊的重點。恆瑞醫藥佔據了國內主場優勢,專利官司最後反敗為勝。即使到了今天,恆瑞醫藥的主要營業收入,仍然來源於抗腫瘤藥物。從歷史來看,恆瑞醫藥在開啟競爭的前幾年一直主動降低出廠價,然而銷售收入一直在上升,抗腫瘤藥物的巨大需求增速使得銷量大幅上升,完全抵銷了價格下降的影響。對於抗腫瘤葯這類原先非常昂貴的藥物降低終端零售價,會釋放原先由於高價而抑制的市場需求。所以,信立泰有著某種相似之處。恆瑞醫藥過去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但不可否認的是,2010~2012年,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速逐步放緩。原因在於急於轉型創新型葯企,步子邁得過快。對於有進取心的醫藥企業,最終的發展目標自然是成為原研葯生產廠商。但是,創新的歷程同樣可分為四個階段:me-too——me-better——me-first——me-only。每一個階段,並不會如投資者想得那麼一帆風順。2016年,國內新葯研發行業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新葯研發的嚴冬即將來臨。一系列的政策調整,急劇壓縮了新葯研發後市場盈利空間,新葯研發麵對當前國家醫保控費的一系列政策和國家CFDA加快海外新葯進入的政策取向,需要尋求新的方向和出路。本文僅供學術研究,不能作為投資憑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文由yidianzixun提供 原文連結

寫了 5860316篇文章,獲得 23313次喜歡
精彩推薦